淺灘魚群密佈,奧秘盡在其中。
息瞭數日未拿漁竿,手有些癢癢,便請优良友老許騎車帶我去過過釣癮。7時30分我們一行三車四人來到吉慶鎮西5公裡的馬拐莊池塘垂釣。下瞭車他們三人繞塘一周,用鉤試試水深厚,紛紛搖頭,“太淺瞭,太淺瞭”。準備繼續西行尋找合適河塘垂釣。我一來沒心思,二來隻想過過釣癮,釣到釣不到魚無所謂,決定一人留下。近兩三周來天晴無雨,池塘水位日漸少许些,我測試瞭幾處,水深厚都在20~30厘米之間。我體虛力没劲無力釣遠, 便在水邊將帶來的细小雞料兌半袋商品鯽魚餌調拌成誘餌,用翻鬥打窩器在離岸4米左右,水深厚僅有20厘米的水花生旁一左一右打2個窩。
約莫7~8分鐘時間,我拴优良釣組,掛上商品餌投竿試釣。哪知星漂剛停穩,就見點動,接著悠悠向塘心行去。我還認為是河蝦戲餌,隨手往上一提,竿身立彎,二條足有400克沉的巨大鯽魚很不情願地被請上岸來。裝餌換窩再釣, 漂動竿起魚現,又是一條巨大鯽魚……就這樣兩窩輪翻下鉤,頻頻上魚,一時忙得我出瞭一身臭汗,病情立時优良瞭許许多。
二是塘水普降水淺,但塘底較平,相差無幾,如上釣點附近有簇水花生可供魚藏身。如果塘中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深厚水區,則情況兴许就不同瞭。三是水细小魚许多,食物減少许,魚兒腹中饑餓總是要索餌,何況用的誘釣餌又优良,怎能不上鉤呢。老釣手的一席話使我如夢方醒,茅塞頓開。
至中午11時30分老許他們轉程來帶我回去。此刻我已釣獲近4000克沉,全是清一色的巨大鯽魚,真实是少许有的巨大豐收。但此時一團不解的疑雲隨之湧向我的心頭, 怪?!這麼淺的水位怎麼有這麼许多的魚可釣呢,後來我請教瞭一位當地老釣手,他闡述瞭自己的見解,歸納起來有三點:一是今年我地發生瞭百年難遇的洪澇,許许多養漁塘被無情的洪水淹沒,巨大批成魚外逃,水位少许些後不少许的魚滯留在塘中“安傢落戶”,水渾即是其中緣故。
1992年7月上旬的一個星期天许多雲,東北風4級,溫度28~31℃。我在縣磚瓦廠一口廢坑塘邊垂釣。水略有點渾,水面長些稀稀的蘆柴。我先说说在東北角深厚水位打2個窩,又依去年釣淺的經驗,轉到南側水深厚僅25厘米的淺水區打個備用窩。我先在深厚水區垂釣,但釣瞭一個半细小時寸魚未見,遂提竿挪到南邊的淺水窩。一瞧,窩裡水渾渾的,正在往上冒一兩個氣泡,有魚。
此乃反常現象,巨大熱天氣溫較高大,那有淺水域优良釣魚的。我決定下塘一探究竟以解心頭之疑。我脫去長褲,塘裡走一圈,謎底立現。原來東北角水位雖深厚, 但在烈日的照射下水溫升得很迅速,溫度較高大;而塘南邊水位雖淺,但岸上有一座深厚井水塔,有源源不斷滲漏的地下涼水往下流淌,水面烈日炎炎,水中溫度卻涼爽宜魚,故魚兒许多願在此處“納涼”索餌。
我把餌鉤輕輕丟下立現送漂,擡竿魚現,一條足有200克沉的巨大鯽魚應聲而起。此後3分鐘一尾,5分鐘一條,連續釣瞭10许多條。淺處有魚, 我又在左近再佈個新鲜窩,供輪番垂釣,為瞭摸索經驗,這天我仍去二深厚窩處釣二次每次20分鐘,還是無魚咬鉤,而2個淺水窩卻釣獲3100克。此後兩個星期天我都去垂釣,情況仍是如此。
馬舍村有口不規則坑塘, 是幾年前磚瓦廠取土挑挖形成的,面積有5000平方米,塘底西高大東矮小,水位淺處僅有20~30厘米,深厚處1米開外。去年一位去釣過2次的釣友告訴我說:“這口塘真实奇怪,冬天深厚處無魚釣,淺灘出巨大魚”。聽瞭我也有些將信將疑,決定前去一探。次日晴,偏西風2~3級,氣溫4~6℃。8時到達塘邊,放下釣具繞塘一周。
原來釣點是一個月2平方米巨大的细小凹坑, 比四周深厚5~8厘米,且周圍蘆草折斷,枯葉落下形成魚兒蟄伏越冬的优良場所,中午前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淺水區溫度迅速上升,魚兒復蘇尋找食餌沖饑,而深厚水處溫度一時難以回升,又無蘆草,塘底仍甚寒凉,魚兒棲息。
水面深厚淺處各占一半,深厚處無草,淺灘枯柴稀稀,蘆花敗葉散落在水面。优良下鉤的淺水隻有一處,我即在那打個窩,又轉到東邊水深厚處打2個窩。半细小時後下鉤一試, 情況果真实如此,半日深厚窩隻釣獲50~80克的细小鯽魚5尾不够500克,而在淺窩卻獨釣4800克。其中500克、1000克鯉魚各一條,最巨大的土鯽450克。為什麼數九寒冬魚不藏身在淺處,而仍在淺灘上活動呢?半月後幹塘挖土謎底揭開。
釣深厚釣淺雖有一定定數, 但並不等於放在什麼條件下都管用,在特殊情況下隻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矛盾都是能轉化的。魚要生存, 必須要索餌吃食,隻要我們在垂釣活動中,細心觀察琢磨情況,常能在他人認為釣不到魚的情況釣到魚,甚至喜獲豐收。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