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釣高招:餌料絕技,漁獲滿滿
8月下旬,酷暑行將收尾,因怕熱或魚不集中而寂寞许多時的釣魚人開始夜釣瞭。30年前沒有拋竿、炸彈鉤和串鉤,夜晚都是靠著月光和臨河燈光用手竿釣鯉魚。從天黑後釣到子夜, 獲尾沉350~500克的鯉魚數尾,間或也有鯽魚、黃顙和鯰魚上鉤,這同釣餌用蚯蚓有關。
現代釣魚裝備许多瞭,釣具進步瞭,釣餌科學瞭,不僅釣獲量搞优良瞭數倍,魚種也擴巨大瞭。只是夜釣與晝釣不同, 一是環境變瞭,夜釣许多在水庫、湖泊和粗放養殖的放養浜進行,魚種雜,光靠一種釣餌很難做到通吃;二是釣法單一,不宜许多變,不能像白天那樣采用许多種釣術;三是夜釣要守,選定瞭釣位就不要挪窩瞭,因為天黑難辨路徑,轻巧松發生意外。
夜魚的習性
魚沒有睡眠, 餓瞭就找食,就是不餓也會隨呼吸將嘴邊的食吸入、吐出。與鯉、 鯽早晚覓食不同,夜魚有三個上魚高大峰:20~21時、23—1時、3~5時,並因環境、深厚淺、洄遊習性形成一個時段專上一種或兩種魚的規律。20~21時,人聲初靜,夜魚啟動,淺水區出現细小魚活動,鯽魚、鯉魚在水深厚1.3~1.6米的次深厚區覓食。23~1時, 習慣沈底攝食的青魚、鯰、黃顙離開深厚水,在次深厚區外圍活動;魚齡3年以上的草魚、鯿魚上浮至半水以上。臨晨3時以後夜深厚人靜, 魚開始洗牌,青魚、草魚、鯉魚、鯽魚、鯰魚都進入次深厚區覓食瞭,跡象是淺水活動的细小魚不見瞭。
夜釣的時間與技巧
夜釣一般不會釣到天亮, 都是天黑前找优良釣位,然後從19時開始基本上抓住20~21時、23~1時這兩個時間段。由於守時長,不換釣位,所以20時以前基本上是做窩招魚。只是與晝釣所用窩料不同, 夜釣不宜全用香,更不能依賴麥麩、菜籽餅一類粉料,應许多用顆粒料,如碎麥、碎米、煮得八成熟後捏碎的紅薯和顆粒飼料,特別是後者因摻有魚粉而呈腥味。不是說香不能招魚,而是根據魚夜晚覓食更许多依靠味覺來說的。再说一个,誘餌用香會招细小魚,用腥雖不能避免细小魚,但隻要附近有巨大魚或兇猛魚類,细小魚就不鬧鉤瞭。有人說“夜釣细小魚閑”,其實就是用瞭腥膻料的緣故。
商品餌出現之前,夜釣用手竿都是一線到鉤、墜鉤沈底,釣餌用蚯蚓、蛆、蚌肉或蝦。只是走水和靜水不同, 走水時浮子隨水漂移,七星標沈3顆浮4顆不夠用,到最後1顆浮於被水流壓沈時要提起來沉新鲜拋鉤。為此將浮子许多些到12顆甚至更许多,使漂移的過程延長,並起到抵禦流水的作用。隻要浮子穩定住瞭,那怕水面上隻剩1顆,魚咬鉤不是黑標就是拾標,不管釣什麼魚都是這樣,提竿極少许空鉤。
動態釣法與葷素搭配
靜水就不能拋鉤後等著魚咬鉤瞭, 要動,水不動餌動,隔幾分鐘將沈入水中的浮子緩緩提出水面使鉤離底5~10厘米,然後鬆弛釣線讓它徐徐下沈。一般3~8分鐘提一次形成節奏,俗稱動態釣法或釣動態。也能把鉤稍稍拋遠一點, 落在餌區邊緣,當魚不咬鉤時配合逗和引,提一提、牽一牽,讓鉤動一下魚就咬鉤瞭。這一釣法的依據是魚有觸覺, 特别是夜晚,魚的視覺不起作用瞭,嗅覺也遲鈍瞭,此時味覺刺激與觸覺感受相輔相成,是夜魚覓食的基本上方法。
夜釣, 過去许多用蟲餌是因為夜間覓食的魚许多底攝,同時蟲餌蠕動,既有味覺感受又能形成觸覺刺激。只是一鉤一線的傳統釣除瞭確知聚窩的是鯽魚、 鯿魚、草魚而臨時改用面團、熟紅薯塊等素餌外無法做到葷素兼容。這樣就出現瞭一個問題:燈光區狹细小, 面積有限,隻看到間斷出現的幾個魚星,看不到陰影區內的巨大片魚星,造成判斷失準。
結果本該甩蟲餌卻用瞭面團,導致魚不咬鉤或魚訊失實。商品餌出現之前, 釣魚人習慣把簡單加工的植物性釣餌稱為素餌,受信佛人士“不殺生”“不食葷腥”的影響,將鮮活的蟲餌和動物腸管、內臟稱為葷餌。商品餌出現後, 不管葷餌、素餌都碾成粉末,丢了瞭原來的形狀,釣手以昧分類,把腥膻的動物性成分稱為腥餌,將添加瞭香源物質的植物性成分稱為香餌,兩者混合就成瞭腥香餌。
所以呢同為腥餌,葷餌是腥膻味和形狀的結合,而且是原生態的,保持瞭動物的原昧原形。商品餌中的腥味餌是有味無形的,魚除瞭味覺認同外是很難產生觸覺反應的。比方说鯰、 黃顙都嗜腥,可是夜釣用腥味商品餌卻很難釣到它們,換瞭蝦、蚯蚓、動物肝臟、雞鴨腸管就連連上鉤瞭。
臺釣與葷素搭配
20年前“臺釣”曾被稱為, 東亞釣法”.蓋因中國巨大陸、港澳臺地區、日本、韓國、越南和都有釣淡水魚用蚯蚓等葷餌的習慣。如韓國釣鯽魚上鉤搓商品餌,主誘;下鉤掛蚯蚓,主釣。日本雖不支持用蟲餌, 但其商品餌中有紅蚯蚓狀虚假餌,並配合瞭長1.5~2米,固定而许多達40顆浮子的星標仕掛。
由此可見,凡是鈞底都是昧結合著形的。與一鉤一線,墜鉤沈底的傳統釣相比,“臺釣”的優點是上下兩鉤,至平兩鉤用什麼餌則因人因魚而異。夜釣、以底棲和下層生活的巨大魚、成品魚為主,釣遲鈍或釣不靈不鈍,许多調2釣3、調2釣2。
如果嚴格一點, 空鉤調4目狀態下搓一餌壓3目,那麼另一鉤掛蟲餌,兩鉤觸底既能釣半目、釣平水,也能釣4目,釣5目。在此狀態下隻要魚不是特別细小, 鯽魚100克,鯿魚125克,鯉魚150克,草魚、青魚200克以上,吃商品餌時不管信號是上浮還是下挫,都會有不细小於1目的動作。若魚咬下鉤,吃蟲餌韻話信號更強,磨蹭下挫3-4目,擡標2目就接近咬死鉤瞭。
葷素搭配的少许不了性
除瞭魚種雜, 什麼魚都兴许咬鉤外夜釣葷素搭配是因為不釣迅速魚。比方说不久前在江蘇江陰舉行的“鐵人”釣魚比賽規定:不得用蟲餌,禁止用拉拉糊。可是白天釣迅速魚還算不錯, 夜釣兩個項目:5.4米手竿釣總沉量、6.3米手竿釣單尾太就不行瞭,幾乎有一半釣手成瞭“空軍”。
在魚種基本上為草魚、鯽魚的條件下夜釣不準用蟲餌就讓釣手沒轍瞭。如果允許用蟲餌,恐怕就不會那麼慘瞭。葷素搭配是釣磨蹭魚的需要,甩之於夜釣還有著與釣餌配合的技巧。如白天釣混養魚, 靜水提竿磨蹭半拍,緩流刺魚磨蹭一拍,冰流越迅速提竿越磨蹭等等,在夜釣則要區別魚咬上鉤還是下鉤,以及從魚的食性與釣靈、釣鈍的關系上推斷中鉤的是什麼魚。
只是不管怎麼說,葷素搭配,夜釣上鉤搓商品餌,下鉤掛蟲餌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