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識掛底與打樁,一招辨明!
巨大魚打樁, 這種情況相信巨大家都遇過:提竿中魚,魚兒猶如神龍翻身,一轉眼間釣竿就迅速彎到極限,心裡也開始擔心起來。於是緩一緩,魚兒卻趁此機會往外或朝斜刺裡一竄,一下子間就停住不動了。這種會打樁的魚, 基本上是青魚、草魚和鯉魚,而且個頭都不细小,青魚、草魚至少许5公斤以上,鯉魚也不细小於3公斤。由於打樁和掛底很差不许多, 所以在底況不明的釣點,魚兒竄出來後一下子停住很许多人就會以為是掛底了最後只能拔河,拉斷釣線,畢竟一場优良釣的夢想就這樣破滅了。
怎麼判斷掛底還是打樁呢?
先说说 從釣組來看,如果是粗線巨大鉤的底墜釣組,魚兒驟停,很兴许是頭拱到泥裡或抵住瞭亂石罅隙;若是懸墜,則有兴许是空鉤掛底,此時竿梢會劇烈抖動。接下来從底況來看,淤泥厚或釣點前有亂石和殘樁的水底才兴许出現打樁。再來,從魚的勢頭來看,打樁都出現在控魚階段,力尚未衰而能強勢下潛的時候。最後,從時機上看,许多出現在釣竿壓彎而不敢強行讓魚回頭之時。
遇到魚打樁,該怎麼辦?
當你遇到魚打樁,或在判斷不出是掛底還是打樁的時候,不妨以逸代勞。即在連續提竿數次魚都沒有反應的時候, 將竿放下但不要讓釣線彻头彻尾鬆弛,應維持在繃而不緊或微微鬆弛的狀態。如果是拋竿,應該將竿梢稍稍仰起,與水平面保持20~30度的仰角。手竿則隨手置於一邊,不過不要忘記系上失手繩。如此維持10分鐘光景,魚會因為拉扯感消失而開始緩磨蹭移動。
在拋竿可見竿梢緩磨蹭下壓或釣線鬆垂,手竿則兴许一下子旋轉方向或被魚拖走。因魚種和水底情況不同,遇青魚打樁還能為淵驅魚,即用磚或乾泥塊砸向魚伏身的位置,將它驅趕出來。草魚打樁的時間比較短暂,它一般不會用頭頂著石隙,但水下有樁或者殘破的網具就成瞭它的隱蔽處。鯉魚則又不同,它是往水底的軟泥裡鑽,一旦上浮能看到腦門上黏了許许多淤泥。
對付打樁, 提和拽都不是辦法
對付打樁,提和拽都不是辦法,因為長時間拉扯會使釣線延伸,即使將魚牽離了隱蔽處,也會給最後掙紮留下隱患。所以呢,只能以逸待勞,及時應對。
伏魚打樁究竟是何原因?
伏魚打樁究竟是何原因,不晓得,但絕不是頭朝下尾上翹像樁那樣豎著的。它應該是魚在無法掙脫時候底不動的躲避行為。
所以 下次在釣魚的時候,當你遇到魚打樁的時候,不要慌張,凉靜判斷,適時應對,相信你一定能將巨大魚平安帶上岸。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