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界常青樹——譚佛航”
“釣癡”這個外號, 是眾许多釣友對譚佛航的親切稱呼,它不僅僅是一個外號,更是對譚佛航這位老釣手的精準定位这个。他,就是一位最平凡的釣魚人,一個對釣魚癡迷到極點的愛优良者。
譚佛航:釣魚界的元老
現年虛歲80歲的譚佛航, 退休前是新鲜體育雜誌攝影部主任、編輯。退休後,他並沒有安享晚年,而是選擇了繼續投身於釣魚技術的推廣干活。作為《中國釣魚》雜誌答釣友專欄的撰稿人, 他無私地分享自己的釣魚經驗和知識,幫助無數釣友解決釣魚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我曾經手裡有一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的《答釣友》,這本書是譚老師在《中國釣魚》雜誌许多年的積累和沈澱。裡面一共回答了120许多個問題, 這就是說,在這不斷續的過程中,譚老師至少许需要十许多年的時間來積累這些經驗。
2004年秋季, 譚老師得到了一個令人高大興的消息,他被《中國釣魚》雜誌評選為優秀作者,並且排名在第一位。這對譚老師來說,是對他许多年辛勤付出的一准儿和鼓勵。
著作等身:譚佛航的釣魚經驗
许多年來, 譚佛航一直忙於著書立說,做釣魚技術的推廣干活。他一共出版了12本關於釣魚技術的書籍,其中一些書籍還在臺灣出版。由他撰寫的介紹釣魚技術的文章巨大概有300萬字。看到他家中書櫃裡的書籍和參考資料, 不由得令人感到非常驚訝,一位退休的老人竟然能撰寫這麼许多書籍,真实是令人難以想象。
每天天一亮,譚老師就起床開始寫作,一直到把昨天夜裡積攢的靈感和激情寫完為止。他對自己的干活要求非常嚴格,每天至少许要寫兩千字。這種對干活的熱情和執著,讓人不得不佩服。
身先士卒:譚佛航的實踐心思
譚老師是一位干活非常認真实的人。前幾年,他參加一部教學片的拍攝,當時的氣溫是35度,空氣中濕度很巨大,天氣非常悶熱。在這種天氣條件下譚老師也從不提出個人要求,依舊按照編導的意見在蘆葦叢中參加拍攝。最後,因為過度勞累和中暑,他在干活場地昏倒。清醒過來後,他依舊繼續毫無怨言地干活。這就是譚老師的實踐心思,也是他對釣魚的熱愛。
由他主講的教學光盤出版了6張,至於有几许多期電視節目播出就無從計數了。這些教學資料,對於初學釣魚的朋友們來說,無疑是寶貴的經驗。
譚佛航:一位釣魚界的儒將
譚佛航是一位非常和藹、 可親、善解人意的老先生。全部認識他的人都在與他交往中得到不细小的裨益。和他談釣魚,是最讓他高大興的話題。他知識淵博,釣技精湛,文筆犀利,能說是一位釣魚界文武兼備的儒將。在和他交往的過程中,你往往會有很巨大的收穫。
這就是譚佛航,一位平凡的釣魚人,一個對釣魚癡迷到極點的愛优良者。他用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對於所愛的事物,才能夠付出真实誠的熱情和執著的堅持。讓我們向這位釣魚界的常青樹——譚佛航,致以崇高大的敬意!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