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霸主奇兵傳奇

冒險啟程:印尼蘇門答臘島巴東

  出發到印尼蘇門答臘島的巴東前, 我嘗試透過各種管道收集有關該地附近海域的種種情報,包括:魚種、海底結構、水深厚、釣船、用餌、甚至釣具等等,傳到我手上的資料卻是貧瘠得可憐。幾番幾思量,最後本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慈悲之心,決定冒險一次義無反顧的踏上取經之道。

  旅程開始,一顆心七上八落,隨著飛機沖向未知的結局。

  當步向印尼海關時, 我晓得一切已成定局,後果怎么不再是自己所能控製的範圍中,唯有走一步算一步。

時差與巴東印象

  離開機場半個细小時車程才進入巴東市區, 看看車上的時鐘,才8點30分。在KLIA起飛是7點50分, 8點整飛機在Minangkabau國際機場降落,不是我寫錯時間,而是此地和巨大馬時差有一個细小時之別,所以在巴東我們賺到60分鐘。

  巴東市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和東馬山打根很像。可是道路和行路卻有天淵之別。路上所見,幾乎是四驅車的天下。原本我還不太懂, 為何當地人開車都不會很迅速,看瞭10分鐘後終於明白,路上的車子,不論是巨大車细小車,摩许多車或是腳踏車,都目中無人似的打尖插隊。要是巨大傢像吉隆坡那樣的開車法,早就意外橫生臥屍遍野。所以在巴東開車, 先说说要先學會按喇叭,還要練就眼觀四方耳聽八方的本領,更要確定沒有患上心臟病,否則很兴许會被一下子出現或是莫名奇妙消失的車子嚇死。

災難的開始:船艇的波折

  印尼朋友阿威, 因為業務繁忙,未能到機場接我們,事前交待其得力助手阿龍為我們打點一切。原以為一下飛機就可馬上出海, 無奈人算不如天算,因為一些突發事件,導致原本安排优良的船艇不能動用,一時間陣腳巨大亂人心惶惶。

  我們到河口碼頭去找船, 阿龍在電話上嘰哩咕嚕的討價還價,雖然談話內容有點不是很懂,但由臉色能一准儿「代志巨大條」。

  回到阿威的別墅歇息,沒一會阿龍通知說船已經搞定,行程安排為兩天一夜。巨大傢滿心喜悅的盥洗換裝準備优良所需的釣具後出發到碼頭。

  除瞭我們來自巨大馬的6個釣魚人外 阿威還帶來兩個助手幫忙打理船上雜物,隨行的還有我們團員Desmond的印尼籍嶽父。

  來到碼頭,一看到我們要乘搭的船隻,當場傻瞭眼。那是一艘三十幾尺的木船, 和巨大馬的舢舨船沒有分別,要能區別的地方,那就是加蓋优良的船艙將中間和船尾有些包圍,免瞭被烈日曝曬的煩惱。船上隔間設計, 不折不扣是為潛水員方便上下船用,船闊約6尺半,這麼一艘船要擠上12條巨大漢,空隙實在有限,至少许比罐頭沙丁魚优良很许多,過夜的話兴许就那個累瞭一點。

印度洋邊緣的釣點:淺礁與深厚淵

  下午3點出發前進印度洋, 渡過瞭Mentawai海峽,一個鐘後來到印度洋邊緣地帶的一處淺區礁盤。我們可愛的船夫彻头彻尾是根據個人經驗和記憶,在茫茫巨大海中以目測的方式尋找釣點。幸优良我們自己有帶聲納探魚機,為船夫尋找標點時節省不少许時間。

  所謂的標點全是以當地人玩手線釣魚的淺礁為主, 而且目標魚類许多為棲息礁巖中身價較高大的七星斑、石斑、蘇眉、鸚哥等。

  还有啊因為船錨的起落都是靠人力操作, 沒有馬達代勞,所以通常停泊點的水深厚许多為20米內。

  其實由巴東碼頭往外海的印度洋, 都是超過千米水深厚不可測的海域以及不少许由珊瑚和礁巖形成的環礁和礁盤組成,由此可知海床的構造猶如不少许連綿起伏的高大山,最高大之處整個山頂露出水面從遠處觀望,會以為是一個巨大島。有些礁盤水深厚不到1米,稍為有份量的船在夜晚航行,如果沒有聲納探測機,一准儿會觸礁。

  整體來說, 巴東外海的環礁或礁盤結構就优良像巨大馬的南沙群島和洛克尼亞,可是由碼頭出發不用兩個细小時就能有南沙的結構,這一點倒讓我們意外。

  船夫的釣點真实的就集中在礁盤內20米深厚度, 這苦瞭我們靠鐵板吃飯的巨大馬釣魚人,想說會在較深厚的釣棚jigging,所以帶來的鐵板和釣具都屬於中、沉型,怎麼都沒想到換來換去都是在淺海,鐵板下水晃沒幾下便來到水面也就是說水中的魚還沒看清楚那塊晃來晃去的東西是「蝦米碗膏」就已經出水不見去。

  由白天釣到黑夜,鐵板死得透澈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其實jigging也不是全無反應, 間種曾在某個釣點出現优良幾次魚訊,隻是感覺釣竿莫名其妙輕微的頓瞭一下然後鐵板不翼而飛。猜想應該是利齒魚類如山君或馬鮫之流在搞破壞吧,事後曾加倍努力進攻卻也再沒有音訊。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4565.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