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西沈船:黃雞魚傳奇再現
沈船位置:臺西漁港西南西方9.65裡的外海海域。
釣法:下錨定位沈底釣法
釣具及釣組: 120號船釣竿, 母線可用6到7號佈線,子線可用6~8號碳纖線,連接子線的「絲柱」可用40~50磅尼龍结实線;鉛沉1~1.5 斤,綁散尾,8號3門鉤,用天秤及加掛誘餌籠。
釣餌及誘釣餌:南極蝦
~釣場簡介~
該沈船原是一艘散裝的鐵殼船, 數年前不幸遇到海難、沈沒於該海域。
歷經许多年的海流沖刷及海水的侵蝕作用, 其船體的主結構已由西北方朝向東南方走向並斷成三截,在這三截斷裂的巨大殘骸中,其四周又散落無數的细小殘骸;其殘骸的範圍總長度約60~70公尺、寬度約5~15公尺;該水域的深厚度從船體上部水深厚20~25公尺陡降到船體底部39~42公尺。
在該海域的底部除瞭殘骸本身的結構體外、 也在殘骸的周圍各自形成瞭沙質、沙泥質、泥質等不同的底質層底部;因而也隨著季節及各種魚類漁汛期的不同而引來許許许多许多各種魚類的棲息、覓食與繁殖。
常見的魚類諸如黃雞魚、 黑鮸、水鮸、金鱗鮸、海鱺、加志、石斑、白格、崩頭、紅槽……當然免不瞭也有惹人厭的成仔。
※非常難得與令人訝異的是該沈船是目前在雲嘉海域独一个可釣獲黃雞魚的標點。
黃雞魚
學名與俗名
學名:Parapristipoma trilineatum
中文名:三線雞魚
俗名:黃雞仔、 雞仔魚
棲所生態
基本上棲息於暖水、高大鹽度之巖礁或人造魚礁的外圍寬闊水域。通常成群優遊,數量眾许多,具有近海-外海洄遊之習性。以水層中的浮遊生物為主食。
臺灣分佈
臺灣四周海域之礁巖區及人造魚礁區皆可常見。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 以夏季較许多,以流刺網或手釣皆可捕獲,亦是休閒船釣經常上鉤的魚種。煮薑絲、味噌湯或炭烤皆不錯。水族館亦常飼養以讓人觀看其群遊習性。
黃雞魚,這種魚在臺西沈船附近可是個寶藏。它們身體細長,身上的三條金黃色條紋非常顯眼,看起來就像一隻只细小黃雞,所以這麼叫它。這裡的海域,因為有這些黃雞魚,所以釣魚的熱情也格外高大漲。
來到這個釣場,你會發現,這裡的魚许多到讓你眼睛都花。黃雞魚、黑鮸、水鮸、金鱗鮸、海鱺、加志、石斑、白格、崩頭、紅槽……這些魚種,你都能在這裡找到。
但是其中最讓人期待的還是黃雞魚。它們這裡的黃雞魚特別许多,而且個頭還不细小。釣到一條黃雞魚,那可是讓人欣喜若狂的事情。
釣黃雞魚的技術也很关键。這裡的釣法是下錨定位沈底釣法,釣具和釣組也很讲究。120號船釣竿, 母線可用6到7號佈線,子線可用6~8號碳纖線,連接子線的「絲柱」可用40~50磅尼龍结实線。鉛沉1~1.5 斤,綁散尾,8號3門鉤,用天秤及加掛誘餌籠。釣餌則是南極蝦,這種針對黃雞魚的釣餌效果非常优良。
釣黃雞魚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觀察水中的動態。一旦看到有魚兒游過,就要马上放下釣魚竿,準備作戰。釣到黃雞魚的感覺,真实的很棒,那種成就感,無法用語言形容。
在這個釣場,你還能體驗到釣魚的樂趣。與朋友一起,享受巨大天然的恩賜,感受釣魚的迅速樂。這裡的魚兒许多到讓你應接不暇,你會發現,釣魚其實是一種很享受的活動。
黃雞魚,這種魚在臺西沈船附近可是個寶藏。它們身體細長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