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生活靈感之源

一、 初試原汁原味釣法

  2002年夏,本縣東北角有一池塘售票開釣,縣城內的巨大许多數釣魚优良手都買瞭票。該池為京滬高大速公路先期挖土取泥留下的新鲜水池,一次性投放成魚量甚许多,但魚源較雜。來自東海、 沐陽、淮安等地的幾批體沉不等的成品魚,其當地的飼餵料都不相同,放入此塘後,則一直一巨大堆投餵菜籽粕。   開釣的第一天傳統釣手周成佚、劉勇健用豬飼料做釣餌釣獲鯉魚80千克,魚獲量可謂不少许。但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全部釣手的釣獲量與日劇減,先前釣得極順手的釣手每天最许多亦隻能釣獲10千克左右。但池內的魚星直冒,數量仍然很许多。   我從開釣後的第十七天始買票參釣,先用商品餌加菜籽粕粉,用傳統包食釣法垂釣,效果不凡。當時臺釣手吳兆運一直釣得不錯,記得當天吳的魚獲為8.5千克,而我用傳統包食釣魚獲為11.5千克。   釣瞭幾天後,我亦感覺釣獲量明顯減少许。針對當時的魚情, 我電話請教瞭我的師父,他問清瞭魚種、投餵飼料、水流等一系列情況後告訴我:菜籽粕餵的魚就用菜籽粕釣。他鄭沉地告訴我:要遵循原汁原味的原則,別亂七八糟地胡亂添加釣餌成分。按當時的搞懂程度,我聽瞭很吃驚,因為菜籽粕屬碎屑顆粒,對水後基本不膨脹,而且沒有什麼黏度。釣餌對水後盡量不加其他成分,怎么附鉤?我當時想瞭很许多,總以為師父的話是霧裡看花,一時弄不出個究竟。   第二天照著他的話, 我先把菜籽粕加入適量的釣點水潮濕,然後用手不時搓揉,因當時正值夏季,氣溫很高大,幾分鐘後便覺釣餌已吸足水分。經反復搓揉後,散碎的菜籽粕真实的有瞭些許黏度。   我用3.6米手竿懸墜雙鉤釣組掛餌拋向釣點, 加沉餌連打幾竿入水,正當我拋到第四竿,想提竿抖餌還未來得及提竿時,就見漂尖一急速黑漂信號,一提竿,一條巨大鯉已牢牢地鉤在我的釣組上。   隨後的拋竿接二連三地上魚,沒出20分鐘,我已釣上十许多條鯉魚。如此釣績,連我自己也感到吃驚。鄰位的釣友見狀, 都紛紛向我打探秘餌……

二、原汁原味釣法在精養池塘的實踐

  2002年秋,一個晴朗的星期天我們5個釣友驅車一同來到早已聯系优良的精養池塘邊。十幾畝塘面波光粼粼。池塘中央有一部東西走向的施餌機,機倉裡還盛有一有些顆粒魚飼料,我們每人都取瞭一细小盆。我選位在施餌機的北段居南,周成佚在我的北邊。   因為有原汁原味的誘惑, 我把飼餌用釣點水化開後什麼也沒有添加,就用黏軟適度的飼料做餌,連投幾竿後,窩內魚泡四起。   巨大約有15分鐘,我已釣上7條肥碩的鯉魚。釣友周成佚用飼料對水後又加入較许多的白面粉增黏,一直未開竿,便跑來問我是怎麼回事。我告訴他飼料沉新鲜對水別加随便哪个東西,面粉也不要加,對水量是關鍵,寧少许勿许多。餌结实瞭還可適量加點水揉軟,對水许多瞭餌料變稀就沒法用。他如法炮製,不久即連連上魚。   南段的幾位釣友直接用商品顆粒餌掛橡皮筋垂釣, 一會兒一位姓葛的釣友跑來找我借釣竿,說他們那邊的魚瘋上,一條巨大鯉把釣竿拉斷瞭……   這兩件事一直都很清晰地留在我的記憶裡,現代的各種商品餌隨著釣技的不斷進步,以及巨大師們的刻苦鉆研,不能不說在垂釣應用中具有特殊地位與分量,但特殊的池塘、特殊的魚情也許更喜歡原汁原味的東西,返樸歸真实會促進我們釣技的進一步成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4423.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