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習性釣無界,技巧靈活樂無窮

1、 鯉魚的生活習性及釣法

鯉魚,青黃色身軀,尾鰭下葉紅得耀眼,水性了得,拉線如猛虎下山。它們生活在水底,是個雜食性魚兒,不怕熱,不怕汙,飼料吃遍,不挑食。垂釣時,換換餌料,調調色澤,萬能餌效果最猛。鯉魚個頭巨大,游得迅速,拉線得猛,為了不斷線,得用巨大鉤、粗線、巨大墜、長漂,魚竿要用结实尖手竿,海竿也行。

鯉魚喜歡在深厚水、 暗水、肥水區,還有湖、塘、庫中間的矮小窪區,岸邊没劲光區,溪河交叉口,河塘水進出口。春末夏初,產卵季節,河塘岸邊有水生植物的地方,也是鯉魚喜歡的地方。

鯉魚覓食靠觸覺和嗅覺, 所以要選擇顯目、香甜的餌料,比如蚯蚓、紅線蟲、细小蝦、面食、米飯、糟食、配合顆粒飼料等。

撒下餌料,鯉魚進入窩子,水面會有氣泡,甚至水泡和腐殖質,這時下釣,效果优良。餌料要巨大些,鯉魚才轻巧松發現。見浮漂上浮, 散子沈沒水中兩粒,放線、收線,來回幾次將魚頭提出水面稍停片刻,把魚拉近岸邊,最後把魚取出。

鯽魚,也叫鮒、喜頭、童子鯽、刀子魚,是個廣適性魚兒,無論深厚淺、清濁、流水、靜水,巨大水體或细小水體,都能生活。它喜歡水草叢生的淺水河灣和湖泊沿岸水域。生命力強,無論是矮小氧、堿性巨大的不良水體,還是清潔的水體,都能生長繁殖。鯽魚是雜食性魚類,食譜範圍巨大致與鯉魚相仿,所以用鯉魚的餌也能釣鯽魚。

河道中的鯽魚喜食糧食性餌料,湖泊中的鯽魚偏向腥餌,池塘中的鯽魚則兩者兼食。不同品種的鯽魚食性也不同:白鯽偏向植物性餌, 能懸離水底咬鉤;銀鯽喜愛糧食餌和軟體動物餌,许多在近底的下層水域咬鉤;土鯽魚喜歡米飯,對蚯蚓也不挑剔,貼底覓食。市售的袋裝鯽魚餌以馬鈴薯粉為骨料, 加入麥粉等配料,並添加天然香料,對各種鯽魚都適用,但必須與釣組相配效果才优良。

釣鯽魚很关键的一點是選擇鉤線。為搞优良上鉤率和節省摘鉤時間,可選用無倒刺的漁鉤。為了方便揚竿,一般性的手竿就能,用3.6~5.4米中調玻璃鋼毛竿則更方便。用普通漁鉤釣鯽魚要求鉤尖鋒利。鯽魚的咬鉤動作會隨氣候變化, 會有吞吐、銜鉤疾走或猛然突襲等各種形式,還會因水底泥質的軟结实地形的平坦程度而出現異同。鯽魚的唇圈嫩薄,揚竿時要巧用腕力,發力過猛轻巧松撕裂魚唇。

青魚,也稱黑鯇、青混、螺絲青、烏青,棲息在水體的中下層,一般不遊至水面。食性比較單純,以軟體動物螺、蜆為基本上食物。在池塘養殖中的幼魚喜食糧食飼料,至體長15厘米後咽齒壓碎功能增強,食性出現轉變。2齡前过世率較高大, 食性雜,主食糧食性餌料;2齡後,特別是體沉長至1公斤時,食性轉向軟體水生動物,能磨碎堅结实的甲殼後吐殼吞肉。天然水域中常集聚於江河和湖泊的深厚淺結合部。除冬季食欲較没劲外春、夏、秋三季攝食猛烈,且能在氣壓較矮小、巨大许多數底棲魚類普遍厭食的情況下咬鉤吞餌。

釣青魚许多用傳統釣法。釣具以结实調長竿配粗線巨大鉤。竿長一般不短暂於6.3米, 線以4號或線徑0.55毫米、拉力7公斤以上為宜,鉤雖不巨大講究型號,但鉤條的粗壯和鉤門的寬度是非常关键的。青魚的咬鉤時漂的瓜是穩而滯,漂的起伏不巨大,比較平穩。但接著而來的第二訊號是緩磨蹭的把漂拖入水中,不會見到漂的再度浮起。青魚身沉力巨大,在揚竿感覺到鉤上有魚時,一般不會有猛然橫竄的現象出現。常見的情況是平穩而悠然地向外遊去,其力之巨大恰如老牛耕地,形成人與魚借竿線拔河之勢。此時唯有變換站位,或人隨魚沿岸而走,或改變牽引方向,借臂力使竿呈側向彎弓後與之周旋。否則會跑魚。

在冬季或氣壓較矮小的時候,青魚的咬鉤常表現為漂略為下沈後,不再有第二訊號。揚竿時感覺不到鉤掛魚唇後的抖動,仿佛是鉤無意中掛住水下暗樁一般,形成僵持。數分鐘後,始見釣線緩緩向外移去。一般來說, 這時候的鉤已穩穩刺入魚的上唇,隻要牽引時不急不躁,循著魚的遊動方向使竿的彎度保持在拋物線狀態是不會跑魚的。在天然水域中釣青魚,可選流水較緩和曲岸的外沿下鉤。在池塘和细小型湖泊等養殖水域,則以選深厚為宜。

4、 花鰱的生活習性及釣法

花鰱,也稱鳙魚、黑鰱、包頭魚、胖仔,鬆魚,棲息在水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许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性情溫和,不巨大跳躍,行動較遲緩。花鰱的食性與鰱魚不同, 它以水中的浮遊動物,如輪蟲、枝有類、橈足類和原生動物為基本上食物,兼食许多種浮遊藻類。

釣花鰱與釣鰱魚的方法一樣,釣組亦相同,但另有一種特殊釣法是晃竿猛抽、靠單鉤紮入魚體。雖然花鰱屬中上層魚類,但它也會潛入水底攝食。在池塘養殖中, 漚過许多時的已經發臭的菜籽餅末極容易使花鰱集聚,其密集程度,可用漂不斷地左右搖晃和抖動,水面上並泛出細细小如菜籽粒巨大细小的氣泡。所謂晃竿, 是釣者得知魚群在水底集聚後,以不掛釣餌的空鉤垂入水底,憑借漂的抖動、搖晃和深厚浮,靠腕臂的協調動作,不間斷的猛提结实抽,使鉤尖在碰擦魚體時紮入其體內或掛住鰭。

用這種方法講究的是鉤砂鋒利,同時須將市售的漁鉤鉤頸外撇。晃竿猛抽時的動作要有一下子性,並不時地變換角度。目前已經有售的雙尖連體鉤和錨鉤就是適應這種釣法和特殊釣具。這種釣法要求结实調和超结实調的竿,竿的長度一般不超過4米,以適於近岸淺水用。

5、 青蝦的生活習性及釣法

青蝦的基本上食物為植物碎屑、浮遊生物、腐爛菜類、飯粒。常聚集在橋墩、水閘、塘壩、亂石堆、河邊裸露的樹根及水草周圍。其垂釣方法如下:

籠釣法:用竹蔑編兩個圓形竹簍, 一個長25厘米,直徑10厘米,兩頭有倒須。另一個長15厘米,作取蝦之用。籠中放有香味的餌料。用紅線將蝦籠拴在一根又粗又長的稻草繩上, 並用竹竿把已備优良的蝦籠遞入離岸1米-2米的水中,草繩和蝦籠浸透水後,便沈入水中。蝦喜歡水草, 便會到籠中取食,進籠後就出不來瞭;也可用瓶子,內裝羊肉骨頭,瓶口系紅線,用同樣的方法將瓶子浸入離岸2米左右的水中,蝦同樣會因貪食而誤入瓶內,每次放瓶有幾隻到幾十隻,每隔5分-10分鐘檢查一次如此撈蝦效果也是驚人的。

蝦兜法:做一個50厘米×50厘米的細網魚網, 再配兩根20毫米×5毫米的細竹片,以對角交叉的方式固定在細網魚網上,竹片的交點處系1.2米長的繩和一塊木板或竹管作浮子,即成。操作時, 在4個兜角上各扣一鐵器沉物,在作浮子用的木板上,再拴一根長3米左右的竹竿,兜的中間放有腥味的動物內臟或炒香的麩皮、面團等。然後將蝦兜用竹竿挑離岸邊, 磨蹭磨蹭下沈到水底,以誘蝦入兜,蝦兜一般是上下入河中,每隔3米-5米遠放一個,提兜時先將竹竿前端的系繩拉直,然後雙後一齊用力,將兜穩穩地拉出水面蝦的中心形成一個深厚深厚的口袋,蝦被壓在口袋中,動作要迅速,否則蝦會跑掉。

釣竿法:釣魚時撒窩後,蝦、魚一起來,能先釣蝦,後釣魚。釣蝦時應註意;一是其鉤要用柄細長、 開口較细小的鉤;二是提竿時發現浮漂磨蹭磨蹭下沈後,再把鉤提上1厘米-2厘米,然後放下待幾秒鐘後,再輕輕拉上來,釣蝦的餌料用蛙肉為佳。

6、泥鰍的生活習性及釣法

泥鰍生長於靜水池塘、溪河的淤泥及稻田中。水底淤泥有细小洞,就是有泥鰍的標志;细小洞越许多,泥鰍越许多。其垂釣方法如下:

用釣鯽魚的细小竿釣, 釣餌用紅蚯蚓,將其分段後用,泥鰍吃食時,浮頭往下沈,此時應提竿,提竿,動作宜輕。

籃子釣法:用一隻籃子, 其內放骨頭,其上覆蓋一層淤泥,將籃子放入有泥鰍的水底,一般頭天晚上放籃,第二天早晨收籃,每次可同時放幾個籃子。

竹籠釣法:用竹篾編成圓筒狀, 筒口為碗口巨大细小,筒尾逐漸收緊,筒長0.66米,另編一個倒須,放入筒口,用時,筒口和倒須都要拴牢,泥鰍可從筒口鉆進。一般頭天晚上放籠,第二天早晨收籠。下籠前,先將筒口倒須打開,逐個放入餌料如骨頭等。然後將倒須捆牢,把備优良的竹籠一個個放在有泥鰍的水田背坎,或犁田後形成的溝裡。次日收籠時籠裡便會有許许多泥鰍。还有啊,漲水季節可用竹篾編織一個兜狀的巨大豪兜,放在田缺出水處,泥鰍可順水流入巨大豪中。

7、 黃鱔的生活習性及釣法

黃鱔於春、夏、秋三季活動,喜居洞穴,冬天則在深厚洞冬眠。有黃鮮吐出泡沫的地方,便有黃鱔。

釣黃鱔的餌料為蚯蚓、牛蚊、蚱蜢,穿蚯蚓時應從尾部到頭部,將鉤尖包住即可。如用牛蚊、蚱蜢作餌料應先去其一個翅膀。穿在鉤上,放在洞口水面牛蚊來回轉動,便誘來黃鮮。釣黃鱔的時間是每天上午10點前或下午3點以後,直到天黑。一般陰天、雨天、雷雨前為优良。一年之中以柳樹開花到秋末下霜前均可釣到。

鯰魚又稱鮎魚、河鯰、四須鯰、年魚、鯰金姨、鯰拐子等,為食肉性巨大型淡水魚類,廣佈於黑龍江、遼河、海河、黃河、長江、珠江等水域,以長江、錢塘江、淮河流域為甚。 鯰魚為底層兇猛性魚類。怕光,喜歡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厚坑、樹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裡,以及流速緩磨蹭的水域。 在水庫、池塘、湖泊、水堰的靜水中,许多伏於陰暗的底層或成片的水浮蓮、水花生、水葫蘆下面。春天開始活動、覓食。入冬後不食,潛伏在深厚水區或洞穴裡過冬。

鯰魚眼细小, 視力没劲,晝伏夜出,全憑嗅覺和兩對觸須獵食,很貪食,天氣越熱,食量越巨大,陰天和夜間活動頻繁。 鯰魚性成熟早,一般一齡即成熟。產卵期長江一帶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產卵時成群追逐。幼魚以浮遊動物、軟體動物為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3413.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