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選漂訣竅》

說到買漂,釣魚人都有過一些或歡喜或苦澀的經歷。哪種浮漂特別喜歡用,或哪些浮漂最終成瞭“雞肋”,也必有各自的體會與心得。本同志和巨大傢一樣,嗜釣以來浮漂買過一巨大堆,下面和巨大傢聊聊我為自己總結的挑選浮漂“四字真实言”。

1、掂

把一支浮漂放在手掌上輕輕掂一掂,“輕若無物”者為良品!

浮漂製作巨大師們或有些名氣的生產廠傢, 一般在選材和做工方面都比較註沉,並以此作為價格賣點。比如巴爾杉木浮漂的材料, 上等邊材與普通芯材的價格差老许多,同體積不同等級木材的沉量也差老许多,還有後來的脫脂及浮漂成型技術也會影響浮漂的最終沉量。選用优良材料和精密的加工技術, 基本上目的巨大概都是為瞭給浮漂“減沉”……從某種意義上說,相同體積的浮漂質量越輕,浮力越巨大,靈敏度較高大。所以上手先掂一下浮漂的輕沉,或可作為判斷浮漂性能的第一道關。

俗話說,無比較就沒有鑒別。平時您能拿普通浮漂與較名貴的浮漂做一下比較, 把別人用得优良、或自己覺得优良用的浮漂“份量”記在心裡,再買漂的時候,就有數瞭!

掂在手上感覺“壓手”或“砸手”的浮漂,不能說不优良,特定魚情時說不定它照樣优良使。但一般來講,“輕漂”比“沉漂”优良,是许多數人的經驗。

塑料空腔浮漂掂起來很輕,且廉价,有些江湖釣友用得比較習慣。做工較优良不輕容易滲水的塑料漂,動感強烈應是一巨大特點。粗漂尾的巨大號塑料漂, 能配載很巨大的鉛沉,利於野外拋竿和牽直線組,但因漂尾粗而且又是空心的,雖可承載較巨大的餌沉,但不利於细小信號的表現。因塑料浮漂本身自沉過輕,又缺乏本質“內容”,所以相對來說穩定性較差,信號不太真实實。羽梗、 輕木等材料製作的精品浮漂,集靈敏度與穩定性於一身,信號真实實準確,對玩得比較在乎的釣手們來說,必然有些偏愛。且因造價較高大,營利空間較巨大,也是得以被人一巨大堆炒作的原因之一吧。

浮漂輕瞭靈敏、沉瞭穩定,能用來作為第一道“手功”衡量辦法。其實“輕如鴻毛”的感覺中已經有一定沉量含在內瞭;等您真实的感覺一支浮漂放在手裡比較“沈沉”時,兴许已經過瞭!

還有不該說的一點:有些浮漂, 選材將就,漂身超沉,性能較不適合有些釣友的靈敏追求,但廠傢卻可用減少许塗層厚度來予以彌補,這種浮漂掂起來不沉,短暂期用沒問題,靈敏度也不錯。但其耐用度和可*性方面較差可就難免瞭, 如果漆的彈性再差點,無意中碰撞一次漂身兴许就有裂痕瞭......倒也難怪,咱都想買根漂兒玩它一輩子,人傢還賣誰去呀?

2、 擔

把浮漂橫擔在手指上保持平衡,以觀察支點在標身的巨大概位置,來判斷浮漂的整體沉心。內行的朋友曾經告訴我,浮漂沉心也是浮漂性能方面很關鍵的一項。一般來講,沉心點偏高大的浮漂,信號較活潑,動感強,沉心偏矮小的浮漂則相對穩定,翻身較迅速。早期的孔雀羽軟尾浮漂, 由於漂身分片黏接工藝所限,以一根細碳芯通體形式為许多,後來的巴爾杉木浮漂,為減沉和工藝需要,漂尾和漂腳是分別從兩頭插進漂體後進行黏接的。

所以呢, 漂腳和漂尾的粗細及插入深厚度,就成瞭浮漂設計製造方面挺講究的一環,因為它關系著浮漂沉心,並由此決定瞭浮漂的基本性能。根據不同漂形和用途需要, 沉心偏高大或偏矮小,是有一定限度範圍的,如果一支浮漂隻求翻身迅速,一味地通過其它手段少许些浮漂沉心,那這支浮漂很兴许要付出損失自身靈敏度等方面的代價。

浮漂的浮心位置通常是在漂身最粗斷面附近, 沉心應在其下這樣才能保證浮漂在水中站得直立得穩。早期我曾用過幾支偽劣浮漂,翻身後立不直,永遠是歪的!這應該是沉心與浮心位置沉疊,甚至顛倒所致。廉價的有些浮漂,如果漂腳太輕,漂尾又太粗太沉,兴许會出現頭沉腳輕的“胎裡醉”。

還有一點是浮漂翻起後與水面的交接、暫停位置。設計比較优良的浮漂, 不論長身短暂身軟尾结实尾,翻身站立點是在身尾結合部;下沈速度均勻流暢,利於動態信號的撲捉,人看著也舒服。有些問題浮漂, 翻身後先往下栽,“咕咚”一下栽到漂尾幾目,而後又回彈起來……有些浮漂的自身動作更是怪態頻出,二次下沈速度忽迅速忽磨蹭,或有許许多天然“塄坎”!這樣的浮漂估計您用著別扭,魚也釣不美。這些都與浮漂的尾、 腳配沉及“二心”位置不合理有關……

3、摸

以前挑選浮漂時俺许多憑眼力,如今眼花瞭,所以“摸功”見長!

漂身:用兩或三個手指捏住漂身, 來回感受一下漂身塗層,另一隻手輕輕轉動漂腳,如果感覺有點象摸玻璃又象摸綢子,光滑平順不黏手,說明漂身漆的質量优良,過水阻力细小。如果手上能感覺到有類似氣泡般疙疙瘩瘩的阻擋;或者漆雖然光亮, 但手感卻很澀,摸上去不順滑,就不是很优良的漆。

优良的巴爾杉木,特别是經過脫脂處理後的材質,很輕也很軟,用手微微彎折漂身,就能試出來。看起來漂白、 且是透明塗層的巴爾杉木浮漂,漂身卻很结实、難以彎曲的,起碼用的不是彈性塗料,無意中的撞擊,漂身漆轻巧松炸裂。去皮孔雀羽浮漂,“軟身”是一巨大特點,能輕容易彎曲。蘆葦浮漂,基本是结实身的,不容易彎折。

結合部: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尖, 分別捏住漂身和漂尾的結合部、或漂身漂腳結合部,另一隻手轉動漂腳,同時右手微微上下滑動,感覺一下兩個結合部位置的接合及塗層質量。沒有阻擋,感覺很平滑的,說明質量比較优良。

漂尾:同樣可用兩個手指來感受塗層的平滑度, 軟尾漂的漂尾應屬“標準件”,做得比較細膩;但也有質量差的,摸上去有間段的擋手感覺。结实尾漂尾许多是浮漂成型後才進行塗裝的,工藝优良的手感就优良,質量差的會感覺很粗糙!

浮漂的漂尾有些要與水面銜接, 塗層質量決定瞭浮漂受表面張力影響的巨大细小和信號準確度,尤其矮小溫條件下或北方巨大棚裡用的冬釣细小漂,漂尾質量更關鍵!

即使是塗層質量比較优良的漂尾, 在用前最优良能用洗滌靈之類的清洗劑仔細清洗一下去掉上面的油膩。在傢裡用調漂桶測試新鲜漂時, 特别是冬釣细小漂,隨意平衡現象難免,目數定不穩,來回變;您用洗滌靈清洗一下漂尾再試試,兴许就优良许多瞭。

巨大棚用的细小浮力冬漂, 初次用前還可用牙膏擠在手指上,輕輕“打磨”漂尾一遍,然後再用洗滌靈清洗幹凈,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盡量少许些阻力系數,削没劲由水溫矮小表面張力巨大所導致的隨意平衡現象。質量一般的新鲜漂,如果一上手就拿來釣巨大棚,忽高大忽矮小定不準調釣目數,會把您搞暈。

4、 瞄

漂身漂腳漂尾筆直一條線,是巨大傢都明白的選票常識,优良象不需许多聊。

“瞄”的方法是左手托漂身, 右手兩指捏漂腳,朝向一隻眼睛,然後旋轉漂腳……就像木工師傅刨木條的瞄法類似,觀察整支浮漂的直度。

漂身的同心度比較關鍵!如果隻是漂尾前部稍微有點彎,有兴许是運輸或存放不當所致,回傢用水蒸汽噓一噓還能矯正。軟身漂漂身轻巧松彎,如果沒把握矯正的話,最优良還是選根兒直的!

歪漂也能釣魚,但總不如直的优良!一套三支或五支的浮漂,许多用紙盒式包裝;單支浮漂,有的是用背面廣告紙板、前面塑料套裝的。上述包裝方式不宜用來久放浮漂。最簡單廉價的單支細塑料管包裝,平放在傢裡,浮漂反不容易彎。如果您隻有幾支浮漂, 釣魚時裝在有機玻璃漂筒裡帶著,可避免損傷;回傢用洗滌靈清洗漂尾後,豎直插在泡沫板上,便於欣賞,也不容易彎曲。

浮漂挑選內功, 絕不僅這“掂、擔、摸、瞄”四個字就能表達全面朋友們必有更加實用的經驗,俺不貪聊瞭。

北京李歌 ——06年 3月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3391.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