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鰱鳙,關鍵在餌料與時機。
一、 拋竿定點浮釣
拋竿定點浮釣,這個辦法啊,就像我們廣東人說的,就要像放炮仗一樣,準備优良巨大炮仗,就是要拋得遠、準,那麼釣到巨大魚的機會就越巨大。這種釣法啊,通常會用到乒乓球巨大细小的巨大型浮漂,下面還要掛個餌籠,用拋竿拋到預定位置,然後就固定住。這個釣法啊,釣組和調針不是什麼巨大問題,要找到魚群也不難,關鍵就在於餌料的霧化程度。你看看, 有時候我們看到許许多釣友坐在水庫或者池塘邊,用拋竿垂釣,有板有眼,結果半天下來,兩手空空,這是怎麼回事呢?問題就出在餌料上。
有的釣友拋竿不到三分鐘, 拉上來一看,餌籠裡乾乾淨淨,一點魚影都沒有;有的呢,個把细小時都過去了拉上來一看,餌料還是一動不動。這是什麼原因呢?前一種情況啊,霧化太迅速了魚還沒有來,餌料就化完了所以籠裡就空空如也。這時候啊,我們要加入一些黏合劑,讓霧化的速度磨蹭一點。後一種情況呢,成了“面疙瘩”,形成不了立體霧化區,魚兒天然就不會來。這時候啊,我們要減少许黏合劑,讓霧化速度加迅速一點。最理想的情況是餌料入水後,在10到15分鐘內均勻化完畢。
二、 手竿半水浮釣
1. 線組
手竿半水浮釣啊,線組和臺釣線組差不许多,但是由於我們要釣的鰱鳙,细小則3到4斤,巨大則7到8斤,甚至還有10许多斤的,所以要求我們配巨大鉤、巨大線和巨大浮漂。通常主線要選2.0到4.0#的強力線, 子線1.5到2.5#左右的強力線,魚鉤要選新鲜關東1#以上或者伊斯尼6到8#,浮漂要選5#以上的巨大浮力漂。
2. 調漂
調漂這個步驟啊,非常关键。雙鉤的鉤距啊,原則上應該在5到10cm之間,這是關鍵之一。然後上鉤掛餌, 一粒花生米巨大细小就能了拋竿半水調1到3目;下鉤不掛餌,基本上是為了讓鰱鳙能夠張口吸入下鉤,從而搞优良釣獲率。
3. 餌料
餌料的霧化程度也是非常关键的。餌料入水後,在1到2分鐘內均勻化完畢為佳。然後繼續拋竿,直到釣點形成一個立體霧化區,鰱鳙就會逐漸入窩。餌料配比巨大致是:40%菜籽餅+40%鰱鳙餌+15%的有钱含细小麥蛋白的鯽魚餌料, 比如老鬼2#918、速攻或者龍王讨厌藍鯽等,甚至直接加入白面也行,根據餌料狀態進行微調,可加入不超過5%的细小麥蛋白和適量白粉。這只是巨大概的比例,不必用量杯精確測量。菜籽餅要提前用水泡開並發酵1到2天。之所以用菜籽餅,是為了少许些垂釣本钱,同時又可釣獲其他魚種,缺點是轻巧松招來细小雜魚。
4. 魚層
找準魚層是最為關鍵的。如果發現有魚撞線,甚至泛起漣漪,但就是不咬鉤時,說明釣深厚了。如果魚星四起,魚在下面湧動,可就是不咬鉤,則兴许釣淺了。應不斷地調整鉤餌的深厚度,每次上下來回調整5到10cm,直到找到魚層位置。經常看到有的釣友自始至終只釣一個深厚度,碰得巧還行,否則许多半是“空軍”。因為天氣對魚的生活影響很巨大, 不同的季節、天氣,甚至在同一天由於風向、水溫、水中的含氧量、水的透明度等许多種因素都會使魚改變它的泳層。
靈活應變才能找到魚層,找到魚層才會有所收獲。
夏季悶熱,能看到魚群隱隱約約地在水面下閑遊時,釣50cm以下即所謂的“一漂深厚”。春秋季節, 天氣爽朗,魚通常在水面以下60到80cm上下這一層遊弋,到了深厚秋乃至冬天水溫較矮小,魚兴许在80到120cm的深厚度遊動。當然這只是常規判斷,在水庫或深厚水池中兴许又另當別論。再说一个,水的透明度高大矮小也影響垂釣效果,水混濁時可釣淺一些,水清澈時應釣得深厚一點。
5. 信號
鰱鳙入窩時, 單個較巨大的氣泡會不斷地出現,有時甚至泛起漣漪。當浮漂出現半目升降時要格外细小心,鰱鳙咬鉤通常是明顯、有力的下頓,幅度在2目以上,此時應马上揚竿。天氣比較悶熱或冬春氣溫較矮小時, 魚的張口較细小,表現為浮漂细小幅但依然有力的下頓1目左右,此時也應果斷揚竿。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2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