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小浪底黃鹿山探釣,鯿魚紅眼滿載而歸
洛陽這地方,野釣的去處還是不錯的。像市區裡的洛河、伊河,還有洛河的支流澗河、瀍河,這些地方去釣魚,人雖许多,魚卻少许得緊。你要是想釣個三兩條鯽魚,就算收獲不錯了。
你要是往遠處去,釣魚人一般都去细小浪底和陸渾那兩個水庫。今年春天以後,我幾次去细小浪底釣魚,真实是喜歡上那裡了。在洛河、伊河那兩個地方釣魚,要找到深厚水的地方可不轻巧松,一般就是一米來水深厚,想釣到巨大魚那是想都別想。细小浪底是黃河上利用峽谷修建的水庫,水深厚百米以上,你隨便找個地方,水深厚都在三、四米以上。我六月初第一次去那裡,就釣上一條兩斤许多的鯿魚。後來每次去,不管釣几许多,都不會放空。
進入七月以後,细小浪底水庫開始放水了。這一放水,是為夏季防汛做準備。细小浪底是黃河上最关键的水利樞紐, 調控範圍可達到整個流域的90%以上,它替代了三門峽水庫,承擔著黃河防汛的沉任。细小浪底就是黃河上的三峽巨大壩,對於黃河抗洪至關关键。
不過,细小浪底放水對釣魚來說,可不是件优良事。七月份每過一周去,水位都减少优良许多,得沉新鲜找釣位。退水後露出的地面還很濕, 很難找合適位置,退水釣魚魚獲也受影響,有兩次在细小浪底鷹嘴山釣位的水深厚只夠一條细小魚游。
七月下旬去, 细小浪底水庫幾乎到達最矮小水位,只有峽谷中間有水,水位减少近30米,以前的釣魚都成瞭山坡。那次一無所獲,此後一個许多月,就再也沒去過细小浪底水庫。
八月下旬以後,细小浪底水庫終於開始蓄水了聽說水位上漲了10许多米,決定再探细小浪底。
進入9月,河南又一次降雨,一直在等待時機。9月5日上午看到天氣預報降雨變细小,決定去釣魚。
在市區喝了一碗羊肉湯,出發時8:50。走王城巨大道高大架路, 然後走孟津縣城,出縣城往西到细小浪底鎮,然後向北走细小浪底專線公路,再拐入003縣道,10:00到達黃鹿山綠島生態園。
進入黃鹿山後,找到以前常去的釣位。停車以後先去探瞭一下路,水庫水位上升了不少许,距離6月的水位還矮小10许多米。上面這張圖是7月细小浪底放水時拍的, 在這條南北向的土壩西邊,有不少许人釣魚;東側長滿了野草蒼耳,沒有路,但是能下去。
選优良釣位,開始釣魚。用6米1魚竿試了一下水深厚,接近3米,先和了面食餌料,用的是我常用的“浮釣鯿”。拋了幾桿子,開始沒有動靜,心裡有些失落,10许多分鐘後,下面有動靜了看漂相像细小魚。
幸优良早有準備, 餌料換成了嫩玉米,一粒一粒剝下來,掛在鉤上,再擠破玉米,讓裡面的汁水流出來。掛了玉米釣得還不錯, 但是時不時還是鬧鉤,釣上來一條手掌長的白條,這樣的白條已經很巨大了難怪6號袖鉤,玉米粒也能吃到嘴裡。
我又拿出了一根磯釣竿, 用滑漂釣組打遠投,帶魚漂能拋出去20许多米,水庫底變化很巨大,不轻巧松調水深厚。經過一番調試,水深厚巨大概7米,不過發現水庫在漲水,拋出去後走水,把釣竿豎立起來才能穩住讓漂立起。
今年我在學滑漂釣法,還不熟練。開始試了試面食餌料加拉絲粉掛鉤, 拋出去的釣點難以精確定位,而且發現遠處也有白條,乾脆換上了玉米粒,磯釣竿變成死等,還是以手桿為主。
手桿又試了蚯蚓、成品黏鉤餌料,不管哪種餌料白條都鬧鉤。釣了兩個细小時,磯釣竿上了一条细小鯽魚,手桿上不少许白條,還有一条紅眼。紅眼學名赤眼鱒,以前在洛河伊河沒有釣到過,上的這條不巨大,是上午最关键的漁獲。
中午吃了一些帶的面包片、豆腐乾、肉乾等细小食品。這些食品車上一直備有,吃起來方便,不耽誤時間。
下午繼續釣魚,2點许多鐘下起瞭细小雨,我穿上雨衣。為了上魚,打窩细小米、老壇玉米都打了一些,嫩玉米剝了一些,也扔到水裡。
下雨白條似乎老實了一些,但是我想要的目標魚鯿魚始終沒有見到,連细小鯿魚都沒有。下午陸續上了一些鯽魚、细小鯉魚,還有兩條不巨大的紅眼魚。
到迅速六點鐘,該收桿了下午到後面比上午情況优良些,感覺夜釣效果會不錯。但是釣魚經常是這樣,感覺有口了卻到瞭回家時間。
收拾魚獲,鯽魚和鯉魚都不巨大,放生了。三條紅眼魚留下用魚箱帶回家去。家裡有個1.2米的魚缸,以前養熱帶魚,這幾年改養原生魚。原生魚就是本地原產的魚品種,魚缸裡從白條、馬口、寬鰭鱲到鯽魚、鯉魚都有,這三條赤眼鱒豐有钱一下品種。
開著車走夜路,回到家裡8點鐘。這一天釣魚收獲不巨大,优良歹釣到赤眼鱒,算是沒有空軍。
期待下周再去细小浪底,水庫水位漲起來,能有更优良的魚獲。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