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誘餌,靜待黃顙魚上鉤。”

》黃顙魚的釣法《

黃顙魚是很漂亮的一種魚,它屬於底層的小型魚類。它又名黃頰魚、黃刺、盎公魚、黃臘丁和黃骨魚。多生活在靜水、江河湖泊的緩流自然水域中,我們常見近緣種有岔尾黃顙魚和江黃顙魚等。它更喜歡到清潔於凈無汙染的環境,河流中生活的黃顙魚更喜歡卵石水底,便於其藏身。冬季的時候氣溫太低瞭,它就顯的不十分的活躍,春季到來,等到氣溫有所回升的時候,特別是在菜花金黃時節,它們便開始四處出來活動去覓食瞭;而春汛的到來更是黃顙魚活動的高峰期。黃顙魚一般晝伏夜出,因汛期河水渾濁,白天很少看到它們出來活動。

  它對於環境的適合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它主要是攝食小魚、蚯蚓、浮遊動物和水生昆蟲的幼蟲和螺螄等,偶爾還會吃些水生的植物。這些年由於環境的惡化,人們的過度捕撈,特別是非法電魚、毒魚等現象的蔓延,黃顙魚已是日見減少。不過在一些生態狀況良好的地方,黃顙魚的數量還是不少的,也這就給瞭我們一個垂釣它的機會。

  我們在釣黃顙魚的時候,一般多以蚯蚓為釣餌,可選用皮厚體壯的紫色蚯蚓或紅蚯蚓,如果有條件,用孑孓拌糠粉製成的釣餌則更為理想。在黃顙魚咬鉤時,它的動作幅度較小,在浮漂上的反應,常表現為捧一下再小捧一下的一緊一鬆的動作,或緩緩地斜向入水。雖然此魚遊動不快,咬鉤時也是不急不慢的,但它對於食物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垂釣者大可不必性急,應該耐著性子等待浮漂顯示出更大的反應。黃顙魚咬鉤後就不再會吐出,可以等到它將餌鉤完全吞進後再起鉤也並不遲。偶爾也會遇到黃顙魚將鉤吞至咽部而造成摘鉤困難的情況,這是因為它的口裂寬大,還有加上它的吞食不顧後果而發生的。

  傳統鉤黃顙魚方法一般多使用臥鉤。\"朝天鉤\"因鉤柄較短不適宜用來掛蚯蚓,而更適用於掛螺螄肉。用高靈敏懸墜釣法來對付黃顙魚的笨拙,既顯得多餘,又不能正確瓜咬鉤狀況,更因雙子線太細和柔軟,極易被黃顙魚呈鋸齒狀的胸鰭棘損壞和纏繞。現在常采用子孫釣和延繩張公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技法。所謂子孫釣是用蚊子的子孫拌和穀糠灰,以兩指指尖捏住鉤柄尾部在穀糠中快速攪和,使不斷卷曲的子孫附纏於鉤尖和鉤彎成團,這是釣黃顙魚的絕招。所謂延繩張公釣是將專門用於插竿釣甲魚的鉤尖內折,製成延繩釣組,鉤上掛蚯蚓為餌,順河岸走向置於水深1米處的水底佈成鉤陣,常一次能釣獲幾十尾黃顙魚。

  依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在釣黃顙魚的時候,還是用傳統的使用臥鉤比較適宜。就是釣線直接結紮在鉤尾上,離鉤子約6—9厘米處裝一鉛墜。當釣竿將鉤和線甩向前方入水後,由於鉛墜比餌鉤的重量稍大些,能下沈,餌鉤下沈的速度很慢,徐徐地飄蕩著下沈,很容易被覓食的魚發現。再鉤上厚體壯的蚯蚓,就是最好的絕配瞭。

  黃顙魚行動緩慢,咬鉤平穩,隻要你的方法對瞭,是很好釣獲的。用孑孫拌糠粉製成的餌做成釣餌,那更是沒話說,雖然我還沒有試過,不過聽過老者說,他曾經用過這種方法,在短時間內就給釣起來數十條,這可是一個很好的戰績瞭。你也是加油哦。

》釣黃顙魚的技巧《

  釣黃顙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成功釣到黃顙魚,除了選擇正確的釣具和釣餌之外還需要掌握一些釣黃顙魚的技巧。

  1.選擇適合的釣點:黃顙魚喜歡在水底活動,所以選擇一個適合的釣點非常重要。一般來說,黃顙魚喜歡在水深1-2米的地方活動,所以在選擇釣點時,要選擇這個範圍內的點。

  2.適當調整釣竿:釣竿的長度和硬度對於釣黃顙魚也非常重要。釣竿的長度以2.7-3.6米為宜,硬度要適中,不宜過硬或過軟。

  3.適當調整釣線:釣線的粗細以0.4-0.6毫米為宜,線的柔軟度要適中,不宜過柔或過硬。

  4.適當調整釣餌:釣餌的選擇對於釣黃顙魚的成功率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黃顙魚喜歡吃蚯蚓、孑孫等活餌,所以這些餌是釣黃顙魚的理想選擇。

  5.耐心等待:釣黃顙魚需要很大的耐心,因為黃顙魚的活動速度很慢,咬鉤時也是不急不慢的,所以垂釣者要耐心等待,不要急於收竿。

》釣黃顙魚的注意事項《

  釣黃顙魚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過度捕撈:黃顙魚是一種珍貴的魚種,我們要遵守釣魚規則,不要過度捕撈,以保護黃顙魚的生態平衡。

  2.注意安全:釣魚時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在水邊行走時,要小心滑倒。

  3.尊重自然:釣魚時要尊重自然不要亂丟釣具和垃圾,保護水域環境。

  4.遵守釣魚規則:釣魚時要遵守釣魚規則,不要使用禁止的釣具和釣法。

  釣黃顙魚是一種很有趣的活動,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和技巧,耐心等待,就一定可以成功釣到黃顙魚。祝大家釣魚愉快!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1085.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