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口魚因水淺、魚小,需輕觸、慢提。

懸墜釣魚出現輕口魚的原因和垂釣方法 釣魚技巧 在懸墜釣魚時,剛開始浮漂下頓的幅度大而力量足,但慢慢的浮漂上的動作就看不清或是很小的下頓動作,這就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天氣變化、魚情變化引起的魚吃餌時的輕口。魚變成輕口一般有好幾種原因造成,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實際的判斷,才能釣好魚,有時候輕口也是指魚在特定的條件下的一種懶散或謹慎的吃食表現。我們認識輕口,不僅隻是為瞭研究怎樣去釣輕口魚,更主要的是為瞭變輕口為正常吃口。

輕口魚的形成很不利於我們垂釣,有時在競技比賽時,遇到輕口,掌握好,隨時跟著魚情來調整浮漂到還有取勝的機會,但如果一味的認為死守原則,估計賽後結果不會很理想。

我們先來熟悉一下輕口魚在哪幾種情況下容易出現。

輕口魚的常見出現情況

1、冬天天冷溫度低。這是最常見的原因,

2、生口魚受驚。經常被釣起又脫鉤的魚,

3、溫度陡降、溫差過大時、魚口也可能會變輕。

4、高溫環境下再出現低氣壓時,水中嚴重缺氧時,魚的吃口也可能變輕。

我曾有一次就是遇到一天的溫差物別大,中午到下午的溫差相差7-8度,造成瞭魚就餌時的輕口,我果斷的把浮漂調頓釣靈,換瞭小鉤細線的釣組,後來收獲效果還不錯。

我們以平常主打的小鯽為例說一下如何在實際垂釣中應變魚口輕。

應對輕口小鯽的實際調整

從線組上來調整,讓吃口輕的小鯽魚在就餌的時候更容易入口,那怕張開很小的口,也能順利的吸進我的所用的魚鉤,輕口本反應在浮漂上的動作很小,甚至會看不見有吃餌的動作,我們選擇小鉤細線組的靈敏優勢就體現出來瞭,所以雖然我們不講究鉤線漂等是最小,但我們還是首選更小的。

釣輕口小鯽主線一般用0.3—0.4號左右,子線一般選0.08——0.1號的,鉤用到袖0.5——0.8號的,由於我們的線組比較細,中魚時很容易斷線,所以我們的釣竿一定要以輕、軟為主,因為軟,所以我們哪怕是多揚瞭一點竿,也不會因此而斷線跑魚,而且由於魚小,口輕,鉤又小提竿時鉤的都不深,多為魚的嘴內表皮而且還是靠嘴邊的附近,力稍大一點極易脫鉤跑魚。

有時候我認為線組和用標是分不開的,俗語說釣什麼魚用什麼漂,用好瞭漂才是上魚的關健。不管選什麼標型我們都應選以照我們的原則,垂釣輕口魚,用小為主,標型可有三種選擇:

釣輕口魚的標型選擇

1:長碳腳短身硬長尾,這種標翻身慢,吃鉛小下降慢,靈敏度高,應是釣輕口小鯽的首選。

2:短碳腳長身硬長尾,對付小鯽的密度高,信號多而亂,中魚低的情況。

3:對於釣餌剛到底時有信號,到底後又沒有信號瞭,說明魚已不願在底索餌瞭,可用碳腳短棗核體型的標來釣,因為這樣的標體兩頭尖,信號放大,抓底層離底接口比較好。

餌料總是我們必說的話題,因為輕口,所以選擇餌料的時候也相當有難度,有很多的時候我都準備三份餌料供其選擇,以腥,腥香或相對無味的為主,入鉤餌料要小這個我就不多說瞭,但拉出的餌料鉤柄上盡量不要黏有餌,霧化都要好,餌料要輕,容易入口。

調整好垂釣線組後,你可能會發現,魚口變重瞭,上魚率高瞭,這也是我們最想達到的結果,在正常情況垂釣時,也要根據浮標上的動作來應變餌料的大小,線組的大小,做到後發製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1029.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