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技巧精要,一招製勝。

海釣技巧精要,一招勝千招,這話不假。甭管是哪種魚,哪個海灣,只要方法對頭,總能有所斩获。本文就來聊聊海釣的門道,講講那些讓你們在浪裡凜凜有勁的實用技巧。

海釣有哪些常見對象和特殊環境?

我國海岸線綿延1800多公里,海魚品種多,常見的有70多種。但並非所有海魚都適合垂釣,黃魚、鱸魚、鱈魚、海鯰、帶魚、石斑魚、鰻魚、黑鯛這些才是咱們垂釣的主要對象。海水魚兒比淡水魚兒更兇猛,見餌即咬,所以比淡水釣更易收獲。海洋面積廣大,垂釣對象有暖水性、溫水性和冷水性魚類;水體深,上、中、下層水的魚類多樣,垂釣更具刺激性和樂趣。

海洋與淡水自然環境差別較大, 是海洋有暖、寒流。許多海魚都有隨季節流遊動的習性,季節流還會帶來大量有機物和浮遊生物,尤其寒暖流相遇之處,更是海魚覓食的最佳場所。第二,海洋有潮汐的漲落。海水漲潮會把大量的有機物質和魚帶到岸邊,此時更有利於垂釣;落潮後,則一般不宜垂釣。第三,早、晚海面相對平靜,適宜垂釣。海上白天易起大風浪,甚至會危及垂釣者的安全,不宜垂釣。

海釣工具有何特殊之處?

竿的不同是海釣與淡水釣的主要區別之一。在工具專題中已對海竿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不過海竿日前在淡水垂釣中亦廣為使用。海竿不論何種質地,都應有較強的硬度,並且都需配備繞線輪。

海釣魚線應稍粗,直徑都應在0.5毫米以上,線長60米-70米,分母線、子線。因海上風浪較大,浮漂的傳遞信息作用不大,海釣中可省去浮漂,憑手中的顫動感或視覺來直接判斷。

海釣的釣鉤應準備多枚,以適應不同魚種的需要。

海竿的墜大多為活動式的,魚吞鉤後線自由牽動竿梢,魚墜宜偏重。海竿中也有用死墜,各式誘魚器,一般為死墜。

海竿有何拋投方法?

海竿主要用於海釣,也可用於淡水釣。根據海竿的特點,有以下幾種投拋方式:

上投式:兩腳分開,腳往前站,身體重心偏至左腳,左手握線、墜。以40度-50度角度,右手揮竿,左手將線墜拋出。采用此法墜、線擺動幅度小,落點準確,簡單易學。

斜投式:左腳後退半步,左肩後偏,雙手同時握住海竿,竿與水平面呈45度角。左手食指壓住魚線,重心落在右腳,竿梢從右手方往前揮。魚墜通過頭頂時,放開魚線,使鉤墜自然落入水中。此法不易掌握,需多次反復練習,一旦熟練後則可投遠,目標準確,操作方便,尤其適合海釣。

除此之外,還有側投、單臂投、坐投、跪投等多種方式。

繞線輪有何作用?海竿梢與其竿體有區別要好一點?

海洋面積廣,水體深,要求較長的魚線。為瞭方便垂釣者配備及調整魚線長短,繞線輪應運而生。目前繞線輪是海竿和海釣必備的工具,運用癒加廣泛。繞線輪可分為電動式繞線輪、密封式繞線輪和旋壓式繞線輪、盤式繞線輪和袖珍式繞線輪等品種。

電動式繞線輪采用電機操作,方便而準確,魚上鉤後自動收線拉魚。但電動式繞線輪體積很大,攜帶不方便。旋壓式繞線輪操作亦很簡單,收線速度快,體積適中,是目前廣為使用的一種繞線輪。

一般來說,海竿梢與其竿體有區別要好一些。因為竿梢與竿體顏色有區別更有利於視線觀察。而不帶顏色的海竿就不具此優點,在陽光照射的情況下容易花眼,一般竿梢以黃色或白色為好。

怎樣選擇海洋釣位?

選擇好瞭釣場,還需確定具體的釣位。海洋自然環境更為復雜,考慮釣痊應綜合多種因素,但有幾條普遍適用的原則。

第一, 應盡量選擇海釣,避免淺灘。淺灘上日光充足,大多數魚兒都有避光性,一般隻有夜間和早晚在淺灘活動。

第二, 在海灣垂釣應選擇滯水區。內海中的滯水區,包括河流入海口、生活碼頭、防波堤等。這些地方水底淤泥或沙石較多,水流緩慢、餌料豐富,一般魚兒較多。

第三, 巖礁垂釣應選拔面向海潮沖擊的一面,即通常所說的潮表。潮表帶來豐富的浮遊生物,與巖石撞擊時又會產生豐富的氧分,所以潮表亦是理想的釣點。

海洋垂釣有哪幾種方式?

按照方式的不同,海釣可分為海洋底釣、海洋浮釣和海洋戲釣。

海洋底釣就是使用組鉤,在釣組的尾部掛上鉛墜,將鉤、餌直接墜入水底的一種釣法,多用於垂釣底層魚類。

浮釣就是選用重量合適的鉛墜,與浮漂的浮力合理配比,能使鉤、餌恰好懸浮於水中的釣法。浮釣適宜垂釣中上層魚類,如竹魚、金色小沙丁魚等。若風浪較大,宜選擇偏重的鉛墜,以免釣餌隨波逐流。若釣餌已漂遠,則應提竿重拋。

海洋戲釣就是利用各種誘餌,如活餌、藥餌等,讓魚兒追趕釣餌,然後再將其擊中。這種釣法適合大魚,更具挑戰性。

海釣的實戰技巧

海釣的實戰技巧還有很多,比如如何觀察魚情、如何調整釣組、如何應對風浪等等。這些都需要通過實踐來積累經驗。但無論如何,記住一點:選好釣位,調好釣組,耐心等待,總能有所收穫。

海釣不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在浩瀚的海洋面前,人類显得渺小,但只要我們有夠多的耐心和技巧,總能從大海中獲得滿足和喜悅。記住,海釣的精髓不在于獲得多少魚,而在于享受釣魚的過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865.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