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垂釣,魚獲滿滿
有效利用風向好釣魚 充分利用風向釣魚 有效利用風向好釣魚 中國釣魚人網 魚兒離不開水,但更離不開水中的氧,魚和人一樣都需要呼吸。眾所周知,釣魚不但要準備餌料,釣具,還和根據一些外在因素有關。比如季節,天氣,風向等。其實魚的趨氧運動就和風向有關,“魚隨風移居於下,大魚逐浪小處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它也是池塘垂釣的格言。
魚兒在水裡的主要活動就是遊泳,目的是覓食和尋找適宜的生存環境。池塘的水域有限,供給魚兒的食物和氧氣也有限,因為水有溶氧量,不比空氣中的氧。如果拿食物和氧量相比,魚兒對氧的需求更能威脅它們的生存。例如,養金魚的人可以十天半月不給魚餵食,金魚照樣遊動自如,但如果室內魚缸封閉,水體汙染,水裡含氧量降低,金魚肯定會浮漂死亡。如果養金魚的人較勤快,臨晚把魚缸般到室外,敞開缸口接受風的吹撫,金魚就不會死瞭。也可以給魚缸換水,讓溶有充足氧氣的新水代替舊水,這樣金魚也不會死。
金魚雖不能與池塘中的魚相提並論,但共同之處是魚兒都依賴氧氣維持生命。當水中的氧氣減少而威脅到生命的維持時,魚就會逃離困難水域移向含氧豐富的水域。這在池塘中表現得最明顯的就是:風平浪靜,水面如鏡時,魚的活動量降低,上層魚浮至水面甚至跳躍出水面,一些魚大口大口地吸取氧氣,一些魚隱在人眼可以見到的淺層水裡不遊不動;下層魚中的鯉魚、鮎魚躍出水面尋找氧氣,更多的是變換生活水層,在懸底一定距離的中下層水域活動。這種情況下,魚是不會咬鉤的。增氧機可以製造和改變水的溶氧量,於是養殖魚塘都配有這個設備。這看似非常簡單的葉輪攪水,是以激起漣漪來增加水體與空氣的接觸以溶入氧氣為目的的。細心觀察養殖池塘的增氧機啟動,則可以見到魚都聚集在葉輪攪起的漣漪中。這也印證瞭“魚隨風移居於下”這句話,因為風作用於水的表面,使下風區水體的溶氧量增大,魚集中於下風區的原因是那裡的環境更適合於生存。
風向與魚兒活動的關係
風向不僅影響水的溶氧量,也會影響魚的活動習性。在夏季,微風吹拂時,魚會更活躍,因為風吹動水面能增加溶氧量。而在冬季,寒風呼嘯時,魚會躲藏在水深且避風的角落,活動減少。這就是為什麼老釣手總是喜歡在風天出釣,因為風能帶來更多機會。
在實際垂釣過程中,釣者需要根據風向選擇合適的釣點。例如,在河邊垂釣時,如果風從上游吹來,釣者可以選擇在下游的避風處下釣,因為下游的水流會帶來更多食物和溶氧量。相反,如果風從下游吹來,釣者可以選擇在上游的避風處下釣,因為上游的水流較緩和,魚更容易聚集。
不同魚種的風向偏好
不同魚種對風向的偏好也有所不同。例如,鯉魚喜歡在風大的地方活動,因為風能帶來更多食物和溶氧量。而鮰魚則喜歡在風小的環境中活動,因為這樣更安全,更容易覓食。
在實際垂釣時,釣者需要根據所釣魚種的特性選擇合適的風向。例如,如果釣鯉魚,釣者可以選擇在風大的地方下釣;如果釣鮰魚,釣者可以選擇在風小的環境中下釣。這樣可以提高釣魚的成功率。
風向與餌料投放的關係
餌料投放也是垂釣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風向的影響下,餌料的投放位置也需要進行調整。例如,在風大的情況下,餌料容易被風吹走,因此釣者需要將餌料投放得靠近岸边,並且要適時補充餌料。
在風小的情況下,餌料不容易被風吹走,因此釣者可以將餌料投放得較遠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風小,也要適時補充餌料,以確保魚兒能夠獲得足夠的食物。
風向與釣竿長度的關係
釣竿的長度也是垂釣中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在風大的情況下,釣竿的長度需要適當縮短,因為長竿容易被風吹得搖擺不定,影響釣魚的精度。
在風小的情況下,釣竿的長度可以適當加長,因為這樣更容易感應到魚的咬鉤動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風小,也要根據水情和魚情選擇合適的釣竿長度。
實戰案例分享
老王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釣手,他經常在周末去河邊垂釣。有一次,他發現河面風勁,魚兒活動減少,但他並沒有灰心,而是根據自己的經驗,選擇了下游的避風處下釣。
他將餌料投放得靠近岸边,並且適時補充餌料。同時,他選擇了一支較長的釣竿,以確保能夠感應到魚的咬鉤動作。結果,他很快就釣到了一條大鯉魚,這讓他非常高興。
這次經歷讓老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風向在垂釣中的重要性。他後來總是告訴自己和其他釣友:“順風垂釣,魚獲滿滿,這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戰的經驗總結。”
結語
風向在垂釣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影響水的溶氧量,也會影響魚的活動習性和餌料的投放位置。因此,釣者在垂釣時需要根據風向選擇合適的釣點,並且要根據風向調整餌料投放和釣竿長度。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釣魚的成功率,享受垂釣的樂趣。
順風垂釣,魚獲滿滿,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經驗,一種智慧。只要我們能夠善用風向,就能在垂釣的世界中贏得更多機會,獲得更多滿足。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