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何處釣魚鮮?開春釣魚秘籍揭曉!
早春在何處能釣到魚呢? 開春釣魚技巧 隻有選擇地勢比較高,水底較平坦,水不太深的小型水庫或塘壩,擋風向陽的小水域,才能釣有所獲。背對北或西北方向大山峪裡的水庫池塘,大都座南朝北,此處比其他地方的溫度高3~5℃,甚至更高。高大的山嶺阻擋住寒冷北風的侵襲。水淺,水溫回升快,鯽魚、魴魚、鯉魚等魚率先咬鉤。隻是鯽魚沒有大的,多數在百克左右,很少有超過250克重的鯽魚。就天氣而言,早春的天氣變化無常,冷空氣頻繁入侵,選擇好出釣時間才能獲得豐收。筆者的經驗是選擇多日晴天,氣溫變化不大的日子;多日陰天氣溫穩定時;冷空氣入侵的當天;較大寒流後期。這些天氣,釣效都出奇的好,釣獲的魚也比較大。連續多日晴天,氣溫持續上升時,是最不好釣魚的天氣。
選擇天氣的關鍵
早春的天气,就像變臉的娃娃一樣,說變就變。冷空氣頻頻來串門,讓人捉摸不透。要釣到魚,天氣可是要選對的。筆者的經驗告訴人,多日晴天,氣溫穩定不跳躍的日子,釣魚效果最好。這時候,魚也活潑,容易咬鉤。多日陰天,氣溫不冷不熱,魚也安靜地待在水裡,咬鉤也穩定。冷空氣入侵的當天,雖然天冷,但魚會比較活躍,也是釣魚的好時機。較大寒流後期,天氣轉暖,魚也開始活躍起來,釣獲量不錯。至於連續多日晴天,氣溫像坐火箭一樣飆升時,魚反而會變得懶惰,不好釣了。
釣竿與釣組的選擇
早春在小水域釣魚,因為大魚少,咬鉤的多是小魚。釣竿宜選用4.5米中硬調手竿,這樣既能感應到小魚的動作,又不至於過於柔軟。在釣組配置上,要以輕、靈、細、小為原則。這樣的釣組,既能準確傳遞魚的動態,又不會擾擾到魚。如果在氣溫水溫都高的情況下,就要適當更換大一點釣組,確保獲魚率。因為這時候,魚也會變得有力氣,需要更堅固的釣組才能鎖住它。
釣餌的準備
早春在小水域釣魚,用餌是關鍵。誘餌以腥為主,釣餌要配成腥香、濃香和清香甜幾種餌料,要加入富含蛋白質的蠶蛹粉,再配合蚯蚓、紅蟲、蛆蟲等活餌。這樣的釣餌,有較強的針對性,也對早春魚類的胃口,釣獲量較高。早春的魚,胃口還沒有完全開鋒,需要用比較有誘惑力的餌料才能吸引它們。蠶蛹粉可以增加餌料的香氣,蚯蚓、紅蟲、蛆蟲等活餌,可以吸引魚的注意力,提高釣獲率。
選擇釣位
選擇釣位,要本著有草釣草,無草釣雜的原則去選擇,水深在1.5~2米左右。這樣的水深,既能保證魚的安全,又不會讓釣組過於沉重。再就是看水色,如果近岸有水比較渾的地方,那是魚群在活動,此處就是釣魚的最佳點瞭。因為魚在活動時,會噴濺出一些水花,水色會變得比較渾。這時候,魚比較活躍,咬鉤的機率也較高。不宜餵窩,如果餵窩,肯定會把魚驚跑。餵窩會讓魚覺得危險,四散逃跑,這樣就釣不到魚了。所以,要在遠一些的地方餵餌,引導魚過來,而不是直接餵到釣位附近。
釣魚的經驗分享
釣魚,不僅僅是技術的比拼,更是經驗的積累。早春的釣魚,更是需要細心觀察,靈活應變。比如說,看到魚漂動了,不要急著揮竿,要先觀察一下,確定是不是魚咬鉤了。如果是風吹動的,就放一放,等魚漂 動了,再揮竿。這樣才能提高釣獲率。另外,早春的魚,比較貪吃,但也很驚篤。所以要輕手輕腳,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以免驚擾到魚。
各地言語與俚語
釣魚,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文化。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釣魚言語和俚語。比如說,在廣東,人們會說「釣魚釣魚,有釣無釣」,意思就是說,釣魚這件事,有時候有魚,有時候沒有魚,很難預測。在江浙一帶,人們會說「釣魚釣魚,隨緣而動」,意思就是說,釣魚要隨緣,不要太強求,魚來了就釣,魚不來就放縱。這些言語和俚語,不僅僅是釣魚人的智慧,更是他們對釣魚的熱愛和執著的體現。
幽默風格的釣魚經驗
釣魚,還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在釣魚的過程中,可以觀察自然,享受寧靜,甚至還可以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說,有一次,我正在釣魚,突然有一隻鳥飛過來,落在我的釣竿上,還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我嚇得手都抖了,差點把釣竿扔掉。這時候,魚漂動了,我急著揮竿,結果揮空了,魚也跑了。這時候,我才發現,那隻鳥還在我的釣竿上,它剛剛是在看我釣魚。這時候,我忍不住笑了起來,覺得這隻鳥也太可愛了。釣魚,不僅僅是釣魚,更是享受生活,享受這種寧靜和愉悅。
結合自然與人文的釣魚
釣魚,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在釣魚的過程中,可以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甚至還可以與自然互動。比如說,可以看到魚的生態習性,了解魚的生活環境,甚至還可以幫助魚類保護。釣魚,還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傳承。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釣魚習俗和傳說,這些習俗和傳說,不僅僅是釣魚文化的體現,更是人們對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體現。
早春的釣魚,需要耐心,需要觀察,需要經驗。但當釣到魚的時候,所有的努力都會變得值得。釣魚,不僅僅是釣魚,更是享受生活,享受這種寧靜和愉悅。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