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釣餌尋魚秘籍

在我國北方,進入冬季後,白雪皚皚,寒風凜冽。由於氣溫低,魚基本處於半冬眠狀態,身體變得僵硬,食欲也銳減,是一年最難釣魚的季節。但如能選擇好釣位,且釣餌對口,釣法得當,仍會有魚吃鉤。因此,冬季冰釣找魚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那麼,怎樣做才能找到魚?概括地說,就是要尋找水深、向陽、避風和有枯草、坑窪的地方。此外,還要采取打立體窩誘魚的戰術。具體講,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摸清冬季魚的棲身之處

冬季的魚,多數時間都在深水區棲身。據測2米深的水,底層水溫為6℃左右,而3米以上4米以下的水深為8~10℃。這個溫度盡管與其他三個季節相比低許多,但魚不僅能夠生存,而且尚能進食。因此,鑿冰眼是一定要選擇水位相對較深的水域。此外,淺水中的坑窪和底部積蓄一層落葉的水域,也是魚滯留的好地方。如釣點的附近水域有枯草,水下肯定有魚,因為枯草多的地方水溫相對高一些,魚為瞭禦寒會到此聚集。還需註意的是,鑿冰眼處一定要避風、向陽,切忌在風口處釣,也不宜在沒有日照的背蔭處下鉤。

摸清冬季魚的活動規律

雖然深水區是冬季魚棲身的居所,但在日照充足,天氣比較暖和的日子,魚也會向淺水區遊弋。一為暖身,二為覓食。因此,上午9時至午後2時這個時段,釣淺水應是最佳選擇。這是魚的活動規律之一。其二,當深水區缺氧時,魚會主動上浮,或遊向附近的淺水區。此時深水底釣如無魚訊可改為釣浮。其三,冬季的魚早晚和夜間都聚集在深水區臥底不動,日出後和日落前後會緩緩遊動。此時可尋找深淺水的結合部或淺水區鑿冰眼。其四,陰天、下雪天和刮強風的日子,魚大都潛伏在深水區和枯草區禦寒,這樣的天氣不宜出釣。

摸清冬季魚的食性

到池塘之後,要問清都有什麼對象魚可釣,然後因魚配餌。還要瞭解該塘過去餵什麼料,配餌時莫忘在基礎餌中摻入相同的料。冰釣不宜有太高的要求,想多釣魚,除選準釣位,更重要的是往冰眼裡投放足夠的誘餌,以便達到“餌找魚”的目的。筆者這些年到魚塘冰釣,先投用文火炒熟的豆餅渣做底窩,再投用文火炒熟的豆粉起霧化作用,由此營造一個立體窩。所用的釣餌與誘餌同味,但要比誘餌更香。如用葷餌釣,必須蘸粉劑或糊狀劑下鉤。若釣2~3個小時,底窩不必續投誘餌,每隔30分鐘時間投一次豆粉即可。這樣魚會越來越多,上鉤頻率也會越來越快!

釣餌的選擇與使用

冬季的魚食慾差,所以釣餌的選擇要相對簡單,但必須具備吸引力。豆餅渣、麥麩餌、穀糠餌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餌料容易獲得,而且價格實惠。炒熟的餌料比生餌更容易被魚接受,因為炒過的餌料更加香誘。在投放釣餌時,要先在冰眼周圍形成一個立體的餌區,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魚來吃餌。投放餌料時要分多次,不要一次性投太多,否則會沖散餌區,影響魚的進食。

釣法的調整與應對

冬季的魚活性低,所以釣法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要選擇合適的鉤組。冬季的魚口小,所以應該選擇細小的鉤子,如袖鉤、小号鉤。要調整浮漂的高度。冬季的魚吃餌緩慢,所以浮漂的高度要相對較低,這樣更容易感應到魚的吃餌信號。此外,還要注意餵餌的頻率,冬季的魚食慾差,所以餵餌的頻率要相對較低,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投一次餌,觀察魚的吃餌情況再進行調整。

天氣的影響與應對

天氣對冬季冰釣的影響非常大。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魚會比較活躍,這時候可以選擇淺水區釣魚。而在陰天、下雪天和刮強風的日子裡,魚會比較潛伏,這時候應該選擇深水區釣魚。此外,還要注意氣溫的變化,氣溫低的日子裡,魚的活性更差,這時候應該選擇氣溫相對較高的時間出釣,如午後時間。

耐心與觀察

冬季冰釣需要耐心和觀察。魚的吃餌信號比較微弱,所以需要仔細觀察浮漂的動態,才能及时感知到魚的吃餌。此外,還需要根據魚的吃餌情況調整釣法,如魚吃餌緩慢,可以稍微調整浮漂的高度,或者增加餌料的分量。冬季冰釣雖然挑戰較大,但只要掌握了相關的技巧和知識,仍然可以獲得豐厚的收穫。

冬季冰釣雖然困難重重,但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依然可以享受釣魚的樂趣。選擇好釣位,準備好釣餌,調整好釣法,耐心觀察,就能在寒冷的冬季裡,獲得豐滿的戰利品。記住,冬季冰釣不僅是一種釣魚活動,更是一種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829.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