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宜適度,養生莫久坐。”
青山、碧水、鳥鳴、花香,再加上一位垂釣的老人,就構成瞭一幅經典的中國山水畫卷,難怪很多老人退休後會為瞭躲避都市喧囂而愛上清靜的釣魚。盡管釣魚能親近自然、有益性情,但也並非十全十美。人說得好,\"垂釣宜適度,養生莫久坐。\"這句話可不能當耳旁風,否則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老話說得好,\"釣魚釣魚,坐著等魚。\"這話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暗藏玄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鬱正亞教授曾經告訴記者,人腿上的靜脈分為深靜脈和淺靜脈,肉眼可見的皮下靜脈是淺靜脈,長在肌肉裡看不見的則是深靜脈。 老人們常常會這樣,魚竿一甩出去,固定好位置以後,就靜等魚上鉤瞭,這樣一坐就是半天,甚至一天。這種姿勢看似悠閒,實則暗藏風險。鬱教授解釋道,人如果老是一個姿勢坐著,小腿的肌肉靜止不動,深靜脈血不能在肌肉的擠壓下順暢回流,再加上血液黏稠度高,就可能形成血栓。深靜脈形成血栓後,腿部會覺得痛、腫和脹。這道理跟\"經濟艙綜合症\"是一樣的,都是因為久坐不動導致血液循環不良。 更嚴重的是,一旦下肢血栓脫落,會在血管裡隨著循環遊走,當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多的動脈血後,血栓容易被很細的肺血管\"截留\",其結果就是將肺血管堵住,造成肺栓塞。肺栓塞會引起憋悶、胸痛等癥狀,大多數比較輕微,忍忍就過去瞭,個別的如果堵住瞭大血管,可造成嚴重的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存在的風險。 天冷瞭,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會更大。因為天氣寒冷,血液會變得更加黏稠,肌肉收縮也減緩,這時候久坐就更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老人們在冷天釣魚時更要加強防護,不可掉以輕心。 那麼,怎麼才能避免這種風險呢?鬱正亞教授指出,其實,小腿的肌肉稍微收縮幾下,比如擡擡後腳跟,就能促進深靜脈血液的回流瞭。如果能不時地站起來走在,就更沒有血栓之憂瞭。這些小動作看似微不足道,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釣魚本是一種舒緩身心、放鬆壓力的活動,但如果不注意姿勢和時間,反而可能對健康造成傷害。所以,老人們在垂釣時要記得\"垂釣宜適度,養生莫久坐。\"這句話,切不可因為追求釣魚的樂趣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 在台灣,老一輩人常用\"ㄍㄧㄥˊ釣魚\"來形容那些整天坐著釣魚的人,這個詞語雖然帶點諷刺,但也提醒我們,久坐不動並不是好事。在廣東,人們常說\"坐著等魚,不如站著看魚\",這句話雖然帶點幽默,但也道出了真相。釣魚的樂趣在於過程,而不在於結果,我們應該適時起身活動,才能更好地享受釣魚的樂趣。 在江浙一帶,老人們常說\"釣魚要動,不能動\", 這句話看似矛盾,實則道出了釣魚的真諦。釣魚時要適時起身活動,才能避免久坐帶來的風險。在山東,人們常說\"釣魚要適度,健康第一\",這句話雖然簡單,卻道出了養生的要訣。 老人們在垂釣時,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來避免久坐帶來的風險:
適時起身活動
釣魚時可以適時起身走動,比如每隔一段時間就站起來伸個懶腰,或者到附近走走,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血栓的形成。
做些小動作
釣魚時可以做一些小動作,比如擡擡後腳跟、踢踢腿、轉轉腳踝等,這樣可以促進小腿肌肉的收縮,進而促進深靜脈血液的回流。
選擇合適的釣位
釣魚時應該選擇合適的釣位,避免長時間坐在一個地方。可以選擇一個可以隨時起身活動的釣位,這樣可以避免久坐帶來的風險。
注意天氣變化
天冷瞭,血液會變得更加黏稠,這時候更應該注意避免久坐。可以帶上外套,適時添加衣物,避免因為天冷而導致血液循環不良。
飲食調理
釣魚時可以適時飲食,比如喝點溫水、吃點水果等,這樣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避免身體狀態變差。 老人們在垂釣時,要記得\"垂釣宜適度,養生莫久坐。\"這句話,切不可因為追求釣魚的樂趣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只有適時起身活動,才能更好地享受釣魚的樂趣,同時也能保證身體的健康。這樣,釣魚才能真正成為一種有益身心的活動,而不是一種潛在的健康風險。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