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咬鉤,信號明顯!

註意草魚咬鉤信號---中國釣魚人網

先說手竿釣。草魚咬鉤,浮漂一般先“點動”一下,接著魚邊吞鉤邊離開窩點。浮漂表現多為先升後沈,動作柔和緩慢,邊疆沈浮兩三次,最後斜向徐徐拖走。若是淺水,則浮漂平斜移動,且持續隱約可見。浮漂沈入4-5目時提竿,時機恰到好處,鉤得深、鉤得牢。若浮漂點動時或剛下沈1-2目就提竿,則為時過早,此時餌鉤剛進入口腔甚至魚還未閉嘴。

手竿釣草魚咬鉤的細微體現

草魚吃餌的動作相較於鯉魚來說,顯得更加細膩。有經驗的釣者會發現,草魚咬鉤時浮漂的點動並非急促的上下擺動,而是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在輕輕搖擺。這種動作通常會持續幾秒鐘,然後才緩緩沈下。當浮漂沈入4-5目時,這往往意味著草魚已經將餌鉤吞入口中,並且開始在口中滾動。此時提竿,成功的機率是最高的。如果提竿過早,比如在浮漂點動時或者剛下沈1-2目就提竿,那麼很可能是魚剛剛把餌鉤進入口腔,還沒有完全閉嘴,這時候提竿很容易造成跑魚。跑魚的滋味可不好受,不僅會讓你白費功夫,還可能會讓你氣急敗壞。

若用海竿垂釣,草魚的咬鉤訊號也與鯉魚不同。中小草魚咬鉤,竿梢呈不斷點頭哈腰狀,大草魚咬鉤有時是竿梢較大幅度忽閃,鈴基本不響;有時是竿梢緩慢勾頭,一勾不起,並停頓片刻,鈴不響,竿梢也不點動,與鄰竿相比,隻是竿梢彎曲度加大。時常是釣者正猶豫不決,竿梢已大幅度紮下去,竿柄撅起,竿體前滑……再不提竿,竿將走矣。另外有個特別現象尤須註意:草魚上鉤常會顯得出奇溫順,在你搖輪收線時,它會順線跟來,竟似主動配合一般。提竿時手感很重,搖著搖著分量變輕,有時竟似空鉤無物,常令缺乏經驗的釣者不勝狐疑。直至近岸,大草魚猝然發起猛烈反抗。這一下常常十分迅猛有力,令人猝不及防。此時最重要的搏魚準備是適時將輪上曳力裝置再略加旋鬆,以備大草魚激猛逃竄時自如出線。有時一出幾十米,將大草魚第一回合反掙從容瓦解。然後再來第二回合、第三回合……幾個回合後那“草包”便肚皮朝天,束手就擒。

海竿釣草魚的搏鬥藝術

海竿釣草魚,其搏鬥的過程絕非一帆風順,而是一場充滿挑戰的遊戲。當竿梢點頭哈腰時,你應該保持高度的警覺,因為這可能是草魚在咬鉤。如果你看到竿梢大幅度忽閃,而鈴子卻沒有響,那麼這很可能是一條大草魚在咬鉤。這時候,你需要迅速而穩重地提竿,否則那條大草魚很可能就從你手中溜走了。然而,草魚上鉤後的行為卻常常讓人捉摸不透。它們有時會顯得非常溫順,在你搖輪收線時,它們會順線跟來,彷彿是在主動配合你一般。這時候,你會感覺到鉤子很重,但是當你繼續收線時,分量卻會逐漸變輕,甚至有時會感覺到像空鉤無物一般。這時候,缺乏經驗的釣者往往會感到狐疑,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然而,當你將草魚拉到近岸時,它們會猝然發起猛烈的反抗。這種反抗往往十分迅猛有力,讓人猝不及防。這時候,你需要做好充分的搏鬥準備,適時將輪上曳力裝置再略加旋鬆,以備大草魚激猛逃竄時自如出線。當你成功將草魚拉到岸邊後,你會發現,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草魚那強勁的體魄和頑強的鬥志,讓每一次釣魚都變得充滿意義。

草魚咬鉤的各種情況

草魚咬鉤的情況千變萬化,需要釣者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有時候,草魚會在浮漂點動後迅速離開窩點,這時候你需要迅速提竿,否則草魚很可能就飄走了。有時候,草魚會在浮漂沈入後緩緩移動,這時候你需要耐心等待,直到草魚完全吞鉤後再提竿。還有時候,草魚會在浮漂點動後停頓片刻,然後才緩緩移動,這時候你需要根據草魚的行為來判斷是否提竿。

此外,草魚咬鉤的力度也各不相同。有的草魚咬鉤力度很輕,只需要輕輕一提就能將鉤子拉出來;而有的草魚咬鉤力度很重,需要你用盡全力才能將鉤子拉出來。因此,釣者在提竿時需要根據草魚的咬鉤力度來判斷是否提竿,否則很容易造成跑魚。

草魚咬鉤的經驗分享

許多經驗豐富的釣者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草魚咬鉤判斷方法。他們會根據浮漂的動作、竿梢的彎曲程度、甚至是水面的波紋來判斷草魚是否咬鉤。例如,有的釣者認為,當浮漂呈現出現象性的點動時,往往意味著草魚在咬鉤;而有的釣者認為,當竿梢彎曲度加大時,往往意味著草魚在咬鉤。這些經驗都是釣者在長期的釣魚過程中積累下來的,非常寶貴。

除了上述的判斷方法外,釣者還需要根據具體的環境來判斷草魚是否咬鉤。例如,在風大的天氣中,水面的波紋會比較大,這時候釣者就需要更加仔細地觀察浮漂的動作,以判斷草魚是否咬鉤。而在風小的天氣中,水面的波紋比較小,這時候釣者就可以根據浮漂的動作來判斷草魚是否咬鉤。

總而言之,草魚咬鉤的判斷是一門學問,需要釣者不斷地學習和體驗。只有通過長期的實踐,才能夠掌握草魚咬鉤的技巧,並在釣魚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781.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