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者秘餌,一釣千金
最近熱播《李小龍傳奇》,裡面的一句話,也是李小龍習武的原則,武術就得相互交流才能提高。現在:
某些釣友把釣餌當作秘方,秘不傳人。其實釣小魚的餌,無密可保。隻是地理環境不同,對一些昆蟲捕捉不易和比較難找。加之,對一些小昆蟲的俗稱,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由於本人知識淺薄,又非昆蟲學傢,講不出這些昆蟲的學名,隻好以音代稱。
說葷餌,主要是找溪流淺水石頭下面的寄生小蟲,俗稱水,呈灰黑色,象蜘蛛一樣多腳,沾水爬行極快,有0.5厘米大,最大不超過0.7厘米。抓來以後,放在小瓷碗裡帶去出釣。這種昆蟲出水後極易死亡,春天裡氣溫較暖時,也隻能活兩個小時,死後即腐爛而無法上鉤。初冬後就會在水中消失,到明年初春後,隨著春天雨水增多,河床流水增加,在淺水石頭下又能抓到。另外是俗稱沙蟲,全身呈土黃色,有1.5厘米長,頭殼堅硬,由於我們居住內地山區,不知海岸邊裡沙蟲與它是否屬同類。到瞭深秋它從沙中鉆出,生有透明的兩翼,夜間飛往路燈或有燈亮的窗戶停留。腹中全是堅硬的卵籽,不久即死亡。捕捉沙蟲要用工具,把水中的泥沙連水一起舀出水面,瀝掉水,見泥沙中有蠕動點即有一條沙蟲,用盛黃沙的器皿把它養起來帶走出釣。夏天太熱,也隻能養一兩天就會死亡。必須現挖現釣,所以找有沙蟲的沙灘是個難題,有的地方挖瞭一片而沒能挖到一條沙蟲而掃興。哪些地方有沙蟲,全靠釣手的經驗積累。沙蟲比水個長而大,顏色鮮黃,另有一種臭味,很能吸引溪魚前來搶食。用沙蟲去釣,還能釣上橫鮎、大鯉魚及溪流中的鯽魚等。因為,上述兩類昆蟲長年累月棲息在水中,如遇洪水,又會被大水沖到下遊,成瞭溪魚搶食的佳肴。所以溪魚咬鉤非常大膽,上述兩類昆蟲是最理想的葷餌。
還有蠅蛆,可以到小鎮上專做豬頭熟肉加工戶旁,用塑料編織袋裝骨頭的袋上,就養育瞭很多的蠅蛆,在早上太陽沒上山前,用小木棒在袋邊一敲,沒幾秒鐘就能抓到幾百條,釣不完倒掉,第二天再去抓,現抓現釣。這種蠅蛆比自傢養的減少臭氣,抓蟲時比傢養的蛆更好一點。不釣魚後,用肥皂一洗手也就幹凈瞭。而傢養的蛆,釣完魚後,用肥皂洗兩三次手,還留有臭味十分難聞,故而被多數釣者所放棄,隻是在深秋初冬沒有水下昆蟲的情況下勉強用之。但是其效果沒有水下昆蟲好。在夏天用蒼蠅及初夏用菜蟲雖也能釣,但效果都與前者無法相比。
然后說說素餌。素餌最好是面筋。特別是秋末冬初,昆蟲難找後,用面筋也是釣小魚的最理想的素餌。釣法是摘一粒像米飯大小的團粒,再蘸點炒過的麩皮下水甩釣,也可以蘸點香精餌如鯽魚散、玉米麝香粉等效果也相當好。釣素餌,一般在凈水區垂釣,更適宜在大中型水庫釣小魚,但必須打窩。
面筋的製作:取大把面粉,略加一點食鹽,用一點點清水,先揉成團面,要越硬越好。加水太多,把面揉軟瞭,會把澱粉和未擰成團的面筋一起洗去,而一無所獲,隻有把面揉硬一點,增加互相牽引力,邊洗邊揉,最後又白又黏的面筋就出來瞭。
在素餌方面,也可用飯粒,或者白酒浸飯粒,番茄加面粉,豆腐渣加面粉,都可以成為釣魚的素餌,但是,相比之下,效果還是面筋最好
釣餌的選擇與應用
釣餌的選擇,全憑釣手對地理環境的認識和對魚類習性的瞭解。葷餌中,水個和沙蟲是最具代表性的。水個小而活潑,適合淺水區釣魚;沙蟲大而臭,適合深水區釣魚。蠅蛆雖然臭氣較重,但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也是一種有效的釣餌。素餌中,面筋是最佳選擇,其黏性和香氣能有效吸引魚類。飯粒、白酒浸飯粒、番茄加面粉等雖然也能用,但效果遠不及面筋。
釣餌的養護與保存
釣餌的養護和保存,也是一門學問。水個和沙蟲要現抓現釣,不能養太久,否則會死亡失去效果。蠅蛆可以養在塑料編織袋中,但也要注意保持適當的濕度和溫度。面筋可以保存一段時間,但也要避免受潮和變質。釣餌的保存,也要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來決定,例如在炎熱的夏天,釣餌更容易腐爛,需要更加小心保存。
釣餌的個人經驗分享
每個釣手都有自己獨特的釣餌配方和應用方法。有的釣手喜歡用自製的釣餌,有的則喜歡使用市售的釣餌。無論是哪種釣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魚類的習性,選擇最適合的釣餌。例如,在溪流中釣魚,可以使用水個和沙蟲;在水庫中釣魚,可以使用面筋和飯粒。此外,釣餌的香氣和顏色也是重要的因素,不同的魚類對不同的香氣和顏色有不同的反應。
釣餌的時令性
釣餌的選擇也要考慮時令性。在不同的季節,魚類的食性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春天,魚類活動較為活躍,可以選擇一些活潑的釣餌;在夏天,魚類活動較為隱蔽,可以選擇一些香氣較重的釣餌;在秋天,魚類開始積累脂肪,可以選擇一些高能量的釣餌;在冬天,魚類活動減少,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易得的釣餌。時令性的釣餌選擇,能有效提高釣魚的成功率。
釣餌的創新與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釣餌的創新也越來越多。例如,一些釣餌可以添加特殊的香精和顏色,以吸引魚類;一些釣餌可以添加特殊的材料,以增加其比重和浮力。釣餌的創新,不斷提升釣魚的體驗和成功率。釣餌的發展,也將繼續推動釣魚運動的進步。
釣餌的文化意義
釣餌不僅是一種釣魚的工具,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義。在許多文化中,釣魚都是一種傳統的娛樂活動,釣餌的製作和選擇也是釣魚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在日本,釣魚被認為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釣餌的製作和選擇也充滿了藝術性。釣餌的文化意義,不僅體現在釣魚活動中,也體現在社會生活中。
釣餌的環保意義
釣餌的製作和應用,也要考慮環保意義。例如,一些釣餌可能對魚類有害,應該避免使用;一些釣餌的製作材料可能對環境有害,應該選擇環保的材料。釣餌的環保應用,不僅有助於保護魚類資源,也有助於保護環境。
釣餌的未來發展
釣餌的未來發展,將會更加注重科學性和環保性。例如,一些釣餌將會添加更多的科學成分,以提高其效果;一些釣餌將會使用更環保的材料,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釣餌的未來發展,將會為釣魚運動帶來更多的新機遇和挑戰。
釣餌的選擇和應用,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的學問。每個釣手都有自己的經驗和心得,也都有自己獨特的釣餌配方和應用方法。不論是葷餌還是素餌,都是釣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選擇適合的釣餌,才能提高釣魚的成功率,享受釣魚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