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大魚難,老釣友揭秘四大真相!

每年從初秋開始,都是野釣的最佳時機,可氣溫水溫都還是那麼高,眼下想要在野釣中有大的收獲,也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也有釣友說,即便在秋季這個黃金垂釣季節,野釣也是最難釣到大魚的,從我們的漁獲就不難看出,半斤以上的鯽魚,3-4斤的鯉魚都很難看到,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老釣友首次透露4大原因,都是大實話,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吧。

1、釣點選擇錯誤

野釣時選擇釣點很關鍵,如魚的密度、分佈考慮不周,在水廣魚稀的河流當中,選錯釣點一定是空軍的主要原因。另外,野釣時水域環境復雜,尤其是水底環境,即便我們垂釣多天,同一個釣點由於漲水等原因,水底環境也會發生變化,這樣魚兒也會改變活動區域。所以,野釣時釣點的選擇要靈活,水深、岸邊環境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老釣頭李伯說:「選錯釣點,再好的餌料也是白搭,我常說『釣魚要找魚,不找魚要飢』,這話不錯。」

有些釣友喜歡選擇水流湍急的地方,認為這樣容易吸引大魚,其實不然。老王就曾經為此吃了大虧,他在一次野釣時選擇了一個水流很急的河段,結果一整天都沒有魚口。他後來問了幾位老釣友,才知道原來大魚喜歡在水流緩和的地方,因為那裡水底平坦,容易尋找食物。所以,野釣時要選擇那些水流緩和、水底平坦的地方,這樣更容易釣到大魚。

2、不會正確打窩

無論在哪種水域垂釣,想要持續作釣,多上大魚,打窩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一個好的窩點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聚魚、留魚。比如一些釣友喜歡打重窩,水域環境還沒有摸透,直接拋下重窩誘魚,等到正式垂釣時發現釣點不適合垂釣,另外更換釣點既浪費世間,距離不遠的重窩也會影響我們誘魚。所以,每到一處釣點 要瞭解釣點的基本情況,再根據魚情打窩,秋季野釣可利用「勤打少補」的方式誘魚,效果非常不錯。

老張就因為打窩不當,吃了不少虧。他在一次野釣時,看到別人都在打重窩,自己也跟著打了一個,結果魚兒根本不來。後來他問了老釣友,才知道原來他選擇的釣點不適合打重窩,應該打輕窩。老張後來改變了打法,果然很快就釣到了大魚。所以,野釣時打窩要根據水情魚情來決定,不能盲目跟風。

3、餌料過於單一

大傢都知道,秋季到來魚兒的食欲會大幅度增加,這時我們隻要選擇幾款最適合的餌料,即可滿足秋季垂釣。一般隻要重視餌料的味型、狀態,相信這款餌料必定能帶來不錯的收獲,但一些釣友喜歡混搭餌料,導致餌料味型混亂,以至於出現魚不吃餌的情況。因此,在秋季野釣時,我們可多使用活餌,或者使用眼下即將收獲的玉米、紅薯作為主要餌料,這些都是野生魚最愛的食物。

老陳就因為餌料混搭,吃了不少虧。他在一次野釣時,把好幾種餌料混在一起,結果魚兒根本不來。後來他問了老釣友,才知道原來餌料混搭會讓魚兒感到困惑,不敢吃餌。老陳後來改變了餌料搭配,果然很快就釣到了大魚。所以,野釣時餌料搭配要簡單,不能混搭太多種類,否則會讓魚兒感到困惑,不敢吃餌。

4、電魚、網魚影響

除瞭以上原因之外,電魚、網魚也是影響野釣上魚的關鍵因素。相信釣友都遇到過電魚人,隻要被電魚人掃過的水域,至少一星期之內不會有魚開口,而且電魚對魚兒本身還會產生極大的危害,破壞生態環境,這也是野釣資源匱乏的原因。還有就是利用漁網網魚,大小通殺,直接導致魚資源匱乏,這些都是野釣難上大魚的主要原因。

老劉就因為電魚影響,吃了不少虧。他在一次野釣時,看到有人正在電魚,就過去阻止,結果被電魚人赶走了。後來他問了老釣友,才知道原來電魚會對魚兒造成極大的危害,而且會導致魚資源匱乏。老劉後來決定不再去那些有電魚人的地方垂釣,果然很快就釣到了大魚。所以,野釣時要選擇那些沒有電魚、網魚的地方,這樣才能保護魚資源,也才能釣到大魚。

以上便是野釣難上大魚的4大原因,當然釣魚不光需要有高超的釣技,好的運氣也很重要,所以釣魚主要還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這樣既能享受垂釣過程,也會有意外收獲出現哦。最後,影響野釣上大魚的因素還有很多,不知各位釣友還有哪些不一樣的看法呢?歡迎下方交流學習。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599.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