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空軍?掌握技巧,告別空軍!
野釣為什麼老是釣不到魚,老是空軍,在一片水域,人傢能釣到魚,為何自己就釣不到?
釣點的選擇
為何把這個放在第一位,因為野釣,釣點選擇太重要瞭,選不好釣點,空軍的可能性非常大。
1.1釣點之一要素,要釣腰
什麼為腰?所謂腰,就是水面從小面積到大面積的過渡區域,稱為腰。那為什麼要釣腰呢?魚在水裡需要覓食,就會遊動,由於水面寬廣,有水流動之地就有食物,魚群就喜歡在有食物的地方,並且有水流動的地方,水裡的含氧量更高,魚都喜歡含氧較高的水域。
標準的釣腰,迎風
1.2釣點之二要素,要迎風面
為何要選擇迎風面呢?野釣迎風面溶氧比較多,水面的漂浮物隨著風浪推向岸邊,魚群有迅遊習慣,會跟著氧氣和食物追逐,所以選擇迎風面方向,勝算大得多。
迎風面
1.3釣點選擇之三要素,有外部水流進來之地
野釣的人比較多,都很會選位置,當上面的位置被人傢搶先瞭,那麼我們就要次選有外部水流進來的地方,因為有水流就有食物和溶氧高兩個條件,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魚。
進水口
1.4釣點選擇之四要素,有釣淺不釣深
有的人剛學會釣魚,以為水越深,魚越多,魚越大,其實不然。我們拿普通淡水魚來說,它不同於海魚,它的生活就在5米以內,春天釣魚選擇1-2米水深即可,夏季釣魚選擇3-4米水深即可,最深不超過5米,有灘塗的地方最合適,水深、水淺可以隨時切換,因為在下層水域氧氣含量稀薄,也沒有浮遊生物,既沒有氧氣,又沒有食物,魚是不可能在水太深的地方。所以有些新手釣沈底海竿就喜歡能甩多遠就甩多遠,這是最愛犯的錯誤。另外就是需要根據想要釣的魚種而選擇水深,比如白條就喜歡在水面,鯰魚等就喜歡在水底。
灘之地
1.5釣點選擇之五要素,遠離樹枝,竹枝等雜物之地,盡可能選擇有石頭的地方
樹枝,竹枝的地方雖然也魚多,但是非常容易被卡線,勾底等,就算釣到魚瞭,但是被纏住的幾率太高,影響釣魚的心情。為何選擇石頭多的地方,因為魚喜歡在石頭旁邊覓食,尤其是青魚,喜歡在石頭旁邊覓食螺類食物。
樹枝雜物多
1.6釣點選擇之六要素,遠離上空有雜物
比如上空有樹木,有竹子,這樣在提竿時容易將線纏繞在上空,很難取下來。再有就是遠離電線、變壓器等,這樣要去杜絕危險源。
觸電危險
2.釣點選擇好後就要打窩
打窩要求。野外打窩最好是提前幾天就開始打窩,讓魚群有一個長期覓食習慣,這樣中魚率就高瞭很多。如果沒有提前打窩的條件,就選擇多點打窩,東邊不亮西邊亮,總有一處是魚喜歡去的地方,因為水域寬廣,不聚魚,是很難釣到魚的,或者,釣一會就沒有魚瞭。另外打窩的料也和魚塘裡面打窩區別很大,野外打窩,因為水流,普通的窩料,打下去一會就被沖走瞭,根本起不到打窩的目的,最好是選擇重一點,大塊一點的窩料,比如花生餅,豆餅,糠餅之類比較合適,可以直接打些泡發玉米。
3.窩打好後就要考慮餌料
野釣餌料,不同於魚塘。野外的魚比較雜食,喜歡吃它經常吃的餌料。比如葷餌選擇蚯蚓、紅蟲、蠶、蝦比較好些;素餌選擇穀物類的,比如加些玉米粉,或者直接玉米釣,糠麩之類的餌料也比較合適,因為這些餌料都是野魚平時容易獲得的食物,吃起來也就順口。
4.至於其它方面
比如準備些防蚊蟲的東西,野釣環境,蚊蟲、螞蟻等比較多。還有就是在拉魚時要快、準不能讓魚隨便亂跑,野外水底地形復雜,很容易就卡到石頭縫裡,或者水草裡面去,為瞭避免這些不必要麻煩,盡可能快速解決戰鬥,我就曾經後悔過,本來可以把魚拉上來,結果溜幾下,卡住瞭。還有野釣最容易有小魚鬧窩的現象,這個時候得轉戰別的窩點,否則就是浪費時間。至於如何釣什麼魚,或者各種魚的習性,這裡就不再贅述。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