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釣魚正當時
春光釣魚正當時,這句話可不是說空的。春天一到,天氣轉暖,水溫漸漸回升,魚兒們也從冬眠中醒來,開始活躍起來。釣魚愛好者們紛紛走出戶外,尋找那寶貝的釣點,期待著大魚上鉤的快樂時刻。筆者也是一個釣魚老手,多年的垂釣經驗讓我摸清了魚兒的習性,也總結出一些容釣魚的最佳時間和釣點,現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早春宜釣午、釣稍深
立春之後,氣溫、水濕逐漸升高,但早、晚仍較冷,而中午氣溫、水溫略高。這時候,魚兒們活動起來的頻率也高了,覓食的慾望也更強。因此,中午下釣是最好的時候。早春的魚兒多喜歡在水域稍深處遊動、覓食,所以選擇1米深左右的水域釣魚,既不會太深,也不會太淺。有些釣友說,早春時候魚兒怕冷,喜歡躲在水深的地方,這話不無道理。但筆者覺得,早春時候,魚兒雖然喜歡深水,但也需要適度活動,太深的水域魚兒也活躍不起來。所以,1米左右的水深是最適合早春釣魚的。
仲春宜釣草、釣石旁
仲春是釣魚的最好時光,無論什麼天氣、時間都可以出釣,尤以釣水草邊、水草縫為佳。這時候,各種水草開始抽芽,水草的嫩葉和水草中的浮遊生物成了魚兒的主要“糧食”。腳魚們常到水草邊、水草間覓食和嬉戲追逐尋偶,選擇合適的天然“產床”產卵。在水草邊釣魚,不僅魚兒多,而且釣到的魚也大多是活潑好動的。有些釣友說,水草太密了,魚兒難以進出,釣不到魚。這話不對,水草雖然密,但卻是魚兒覓食的天堂,只要找到水草縫隙,就能釣到魚。在無水草的水域,選擇石頭旁下釣,也是這個道理。石頭旁的水底多凹凸不平,容易聚集魚群,而且石頭也能為魚兒提供隱蔽處,讓它們安心覓食。
大麥黃,釣魚忙
春分前後,大麥黃須時,魚兒特別貪吃,上鉤率頗高。這時候,魚兒剛剛產卵,需要補充營養,所以活躍程度很高,四處覓食。大麥黃須是一年中魚兒最貪吃的時期,這時候出釣,上鉤率非常高。有些釣友說,大麥黃須時,魚兒會飢餓,所以會吃任何東西,這話不無道理。但筆者覺得,魚兒飢餓時固然會吃任何東西,但並非所有釣餌都能吸引它們。大麥黃須時,魚兒最喜歡吃活餌,尤其是小魚小蝦,這時候用活餌釣魚,效果最好。有些釣友說,大麥黃須時,魚兒會聚集在特定的水域,這話也有道理。大麥黃須時,魚兒會聚集在水源豐富、水質好的地方,這些地方也是釣友們最喜歡的釣點。
暮春宜釣淺、釣早晚
暮春,氣候逐漸炎熱,魚兒常到岸邊淺水處遊動、覓食,所以宜釣溫水。但不宣釣深水或太淺的地方。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水大淺則無大魚”。這話雖然有點誇張,但也說出了淺水區釣魚的難處。淺水區水溫雖然高,但溶氧量低,魚兒不易停留。而且淺水區也容易有陽光直射,魚兒會躲到陰影處,這時候釣魚就比較困難。暮春的早晚很涼爽,魚兒喜歡在這時候遊動、覓食,所以宜釣早晨和傍晚。早晨和傍晚,陽光不強,水溫適宜,魚兒也活躍起來,這時候出釣,上鉤率非常高。有些釣友說,早晨和傍晚是魚兒覓食的時間,這話不無道理。早晨和傍晚,魚兒會從深水處游到淺水處覓食,這時候出釣,很容易釣到大魚。
地方與俚語中的釣魚智慧
不同地方的釣魚愛好者們,也總結出許多有趣的和俚語,這些和俚語中,也蘊含著豐富的釣魚智慧。比如,台灣的釣友們說,“釣魚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話的意思是,釣魚不光要看天氣、水溫,還要看魚情和環境。再比如,廣東的釣友們說,“釣魚要講究耐心,有緣千里來相會”,這話的意思是,釣魚需要耐心,要有緣才能釣到大魚。還有,江浙一帶的釣友們說,“釣魚要講究技巧,七分鈎,三分釣”,這話的意思是,釣魚不光要看鈎,還要看技巧。這些和俚語,都是釣魚愛好者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非常寶貴。
幽默風趣的釣魚生活
釣魚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在釣魚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放鬆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同時,釣魚還能讓我們學會耐心和堅持,因為釣魚需要我們等待,需要我們觀察,需要我們調整。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釣不到魚,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享受釣魚的過程。有些釣友說,釣魚就像做人,要講究耐心和堅持,有耐心才能等到好幾率,有堅持才能取得成功。這些話雖然風趣幽默,但也說出了釣魚的真諦。
春天是一年中釣魚的黃金季節,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釣點,都有不同的釣魚體驗。只要我們掌握了釣魚的技巧,選擇了合適的時間和釣點,就一定能釣到大魚。希望大家都能在春天的釣魚過程中,享受到釣魚的樂趣,體驗到生活的美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