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青魚,掌握關鍵技巧

冬釣青魚與釣上述幾種魚不同,主要以拋竿為主。因為有5千克以上大青魚、大草魚的,一般水面都在1.3公頃以上,水深2米以上,拋竿正好可拋到魚塘中心青魚過冬處。有些並塘的魚塘,0.7公頃以內的也有5千克左右青魚。這種魚塘,可用手竿,但要夏秋季長用的6.3米的標準竿,不需用專釣青魚的加重竿,因為這時的青魚雖然個大體肥,但掙紮力小,隻要牽住,就可慢慢拖到岸邊。

選擇合適的竿具與線組

當然,魚線應比釣鯽魚、鯿魚的粗些,一般2——3號即可,而夏日要用5——6號,魚鉤也要略大些,龍門要闊,鉤絲要略粗,以防因魚體大、嘴大而鉤脫或鉤絲斷裂。拋竿多用1.6——2.7米的小型輕軟拋竿,不用夏秋季常用的爆炸鉤而用葡萄鉤,一串5——6個鉤子,下方用20克重小鉛錘,不需拋遠,30——50米即可。竿要柔軟,線要結實,這才不會出現魚大線斷的慘劇。老鳥們常说:“青魚是個硬頭蛋,不過冬還要飽餐,線組得跟它較量。”

冬季餌料的選擇與組合

餌可葷可素,以葷為主。由於天氣寒冷,青魚的消化機能差,新陳代謝慢,青魚不再吃難以消化的螺螄肉、蚌肉,而喜食蚯蚓、蝦、面包蟲、蠶蛹、昆蟲屍體,也食素,面粉粒、面筋粒、熟山芋丁等它們都吃。老手們會根據水情調整餌料,水渾的以葷為主,水清的,青魚吃素的多,和夏日水渾喜素、水清喜葷恰恰相反。這是經驗,也是觀察。冬季,青魚宛若成瞭“雜食性”魚類,兩類食品中,以易消化、蛋白質含量高的葷餌為主。這大概是夏秋季為生長期,青魚為快速生長,而對容易成長的食物感興趣,而冬季,則以容易獲取的食物最感興趣。

餌料的組合也很重要,單一餌料不如多種混合,可以增加吸引力。例如,用蚯蚓作主餌,搭配少量麵粉或玉米粒,既能提供動物蛋白,又能增加些微的碳水化合物。再說,冬季的青魚飢餓感不強,餌料要香,但要避免過於喧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老鳥有句話:“餌要靜,像個害羞的姑娘,魚才會來。”

冬季青魚的生活習性

冬日的青魚也受風向和氣溫、水溫、水流的影響,但不似鯽魚、鯉魚,尤其是鯿魚的影響大。除非水質太壞,缺氧,底水汙泥發酵,它們才向流入新水的流水口下方轉移,但絕不靠近流水口;幾日南向風,表水熱,底水與表水溫度差距大,它們也上浮到中層曬太陽,但不會到表水搶食。魚體越大,越是深居簡出,這是釣青魚特別要註意的。大青魚不像小魚那樣活躍,它們喜歡待在深水處,等人靠近才會出來咬餌,這就需要釣者有耐心,也要有觀察力。

冬季的青魚還有一個習性,那就是喜歡群集,尤其是在食物充足的地方。因此,找到一個青魚聚集的區域,釣魚的成功率會大大提高。老鳥們會通過觀察水面的波紋、餌料的沉浮來判断青魚的位置,這些都是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經驗。而且,冬季的青魚不會像夏日那樣追趕餌料,它們咬餌的動作比較緩慢,但一旦咬住了,就很难甩脫。因此,在餌餌入水後,要及時收線,確保餌餌不會被水流帶走。

釣技的細節與注意事項

拋竿要準,餌要落在青魚可能出沒的地方。冬季的青魚不會遠離食物,因此,把餌料投放在它們常活動的區域,可以提高中魚率。拋竿的力度要適中,過於用力會讓餌料落入水底產生過大的騷動,驚擾青魚;力度過輕,餌料又可能不到位。這就需要釣者根據自己的手感來調整。

在冬季釣青魚,還要注意保暖,寒冷的天氣不僅讓釣者感到不適,也讓魚的活性降低。因此,選擇一個風小的時間段出釣,可以增加釣魚的樂趣和效率。另外,冬季的水面凍結風險也要考慮,選擇水溫較高的時間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心理準備與釣魚的樂趣

冬季釣青魚,不僅是技術的比賽,也是心理的比賽。寒冷的天氣、低溫的水域,都需要釣者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但當看到大青魚緩緩上浮,咬住餌料的時候,所有的辛苦都會煙消雲散。這就是釣魚的樂趣,不僅在於獲得魚,更在於過程中的挑戰和享受。

冬季的青魚釣法,需要釣者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應用。不論是餌料的選擇、竿具的搭配,還是釣技的運用,都需要根據水情和魚情來調整。只有掌握了這些關鍵技巧,才能在冬季的寒冷天氣中,獲得滿滿的收穫和釣魚的樂趣。老鳥們常说:“冬季釣青魚,不過是個調整,調整好了,魚就會來。”這話雖然簡單,卻道出了冬季釣青魚的真諦。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425.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