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釣青魚,餌選鮮活,釣法精準。
秋季是釣魚的黃金季節,本來是各類魚類都能上鉤,但實際情況下,依然是雜魚居多,鯽魚、鯉魚較為常見。而大一點的青魚卻是難覓蹤跡。尤其是在野外,青魚的密度不高,想要垂釣,技巧方面要做好。下面給各位介紹下秋釣青魚的一些經驗,希望能給各位釣友帶來幫助。
一、秋釣青魚餌料選擇
秋天的青魚食量大,吃口好,會不停的遊動尋覓食物,在河蚌、螺獅多的地方,總能夠找到一絲青魚留存的線索。但是,現代環境破壞嚴重,魚類資源越來越少,青魚已然成為稀有魚種,野釣青魚僅靠找青魚覓食場所遠遠不夠。而在養殖魚塘中,青魚生長速度較其他魚類慢,再加上混養,想要垂釣青魚依然不利。
天運不夠,人利來湊,做好餌料誘惑更重要。青魚作為肉食性魚類,雖然喜歡河蚌、螺獅等食物,卻也不會對素食筆而不食,尤其是野外青魚,對豆餅、菜籽餅、玉米等也很有興趣,池塘中的青魚也不會避開顆粒飼料。
在秋季垂釣青魚, 要打重窩、大窩,增強窩料影響範圍,一次做窩用料量在十斤左右,面積達到一平方米才夠。多使用顆粒餌料,顆粒物占比超過半成最好,延長魚窩發效時間,經得住水泡,長時發窩。輔以各類菜籽餅、麥麩等易霧化餌料,虛實結合,擴散窩子影響力範圍。
青魚嗅覺不佳,擴散處的味道不足以吸引到青魚,所以才不會使用穿透力更強的酒米。但是青魚的味覺很好,它們三五成群,吃到瞭什麼合口食物,就會招引來一群青魚。又因為食量大,窩子小瞭,窩料少瞭,根本不足以支撐垂釣青魚需要。
釣餌也是如此,味型要求低,持鉤性和餌料狀態要求高,不易溶散很重要。常用玉米粒、麥粒等穀物餌料,紅薯、面團等不易溶散餌料,或者去殼後的河蚌、螺獅、蝦仁等做釣餌。
秋天的青魚體力足,遊動在水域中的各個水層,晴天時,出沒魚深水區,陰雨天氣,則悄然上浮至一米左右的水層。因為力氣大,中魚後反應強烈,跑魚。
二、青魚的釣法技巧
進入秋季之後,知道冬季之前,都適合垂釣青魚。在晴天去深水區,每天上午8點到10點左右,以及午後到黃昏之間,用長竿垂釣。陰雨天氣,青魚遊到淺水區,短竿垂釣,重點抓黑漂漂相。
由於青魚較為少見,很多人分辨不清青魚和其他魚類的魚口區別,就算是有青魚入窩,也會茫然不知。
想要確認青魚入窩,最好是靠魚星,青魚吐泡頻繁,魚星有硬幣大小,每個半分鐘一次小氣泡,中間不會出現密集小氣泡。隻要有類似魚星出現,多半是青魚入窩瞭,若是能夠發現窩內小魚避散,基本十拿九穩是青魚入窩。秋季的青魚吃鉤迅猛,看到魚星後不會超過十分鐘,必然會有咬鉤。抓漂以頓口為關鍵。
青魚咬鉤後,會快速逃竄,一般有兩種表現:一種是發現逃離無望,就會紮在溝坎中動也不動,這種情況最好不要硬拉硬拽,適當放鬆魚線,靜靜等待即可。我也見過有些人會拿著石頭朝咬鉤處砸去,試圖驚動青魚。另外一種,青魚發現有魚鉤,立刻轉身原路返回,遛魚流程即可,高高舉起釣竿,保持提起的狀態遛魚,順順當當的遛魚入護。
三、青魚的遛魚心得
遛青魚,要的就是一個耐心,青魚力氣大,不遛個三兩個鐘頭,根本沒辦法拉上岸。初學者,最好是選擇體型稍小的青魚練練手,等於是熱身運動,熟悉了青魚的力道,再慢慢挑戰大魚。
遛魚的時候,要時刻保持釣竿的提起狀態,不要讓釣竿貼到水面,否則青魚會藉機拖動鉤子。同時,也要注意觀察釣線的拉力,如果拉力太大,要適當放鬆魚線,讓青魚游動,減少拉力,避免斷線。
遛魚的時候,也要注意周圍的環境,如果水中有其他魚類,要小心被騷擾,可以適當撒一些餌料,吸引其他魚類的注意力,避免它們騷擾遛魚。
遛魚的時候,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如果水中有水草或者其他障礙物,要小心避開,避免被困住。
四、青魚的處理與品嚐
青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很多釣友的最愛。處理青魚, 要將其殺死,然後去除鱗片和內臟,最後將其切成片或塊,用鹽、醬油、蒜蓉等調味料燉煮,味道非常棒。
青魚的魚頭和魚尾也可以利用,可以做成魚頭豆腐湯,或者魚尾湯,味道也非常棒。
秋天的青魚,是釣友們的夢想,也是釣友們的挑戰。想要垂釣青魚,不僅要有好的餌料,還要有好的技巧,更要有好的耐心。希望大家都能在秋天的水域中,享受到垂釣青魚的樂趣,也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穫,滿載而歸。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