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釣紅肚子羅非,美味可享!

羅非魚,在兩廣一帶,這種魚的數量非常多。日前,廣西賀州一位釣魚人就釣獲瞭不少異樣的“羅非”,看上去有些特別。

這些羅非魚的肚子下面有一道紅斑,身體背部的顏色額比較重,看上去個頭不小。有釣友問,這樣的“紅肚子羅非”難道是變異瞭?能不能吃?

其實這隻是普通的雄性羅非魚,在這個產卵的季節,它們會變出一身“婚姻色”,同時在水底挖出一個圓形的巢穴,吸引異性前來交配。因此廣西這位釣友釣獲的紅肚子羅非,是即將出生的小羅非“爸爸&rdots;

紅肚子羅非的奇特現象

無獨有偶,這樣的羅非魚,廣西的很多釣魚人都表示曾釣到過,甚至不堪其擾:魚鉤扔下去就被它們搶食,太兇瞭……釣羅非釣到手軟……體型太小的羅非又不能吃,隻能扔在岸邊進行無害化處理。

在廣西的邕江、柳江等河流中,羅非魚的身影可以說是隨處可見,部分河道已被它們占領,但釣魚人卻並不待見它們。

最重要的原因,無外乎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加上它的食性,什麼都吃,對汙水的忍耐力很強,還有吞食魚卵、與本土魚種搶食等惡習,因此不少人將其視為“垃圾魚”,沒人願意去吃它們。

羅非魚的生態影響

羅非魚是南方重要的經濟魚種,在廣西柳州的一些夜市上,烤羅非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小吃,而且廣西也是重要的羅非魚養殖基地。

對於野外生存的羅非魚,由於繁殖速度較快,在同樣一片水域中,由於密度過大,會出現搶食的現象,且野外本身食物就不充足……種種原因導致它們體型瘦小,刮掉魚鱗,就沒什麼肉瞭。尤其是一些“指甲非”,除瞭造成生態入侵外,似乎一無是處,更別提能不能吃瞭。

既然不能吃、沒人吃,它們在野外就有瞭“泛濫”的理由。

不過對於野外一些體型看上去有些肥碩的“巴掌非”,有釣魚人表示:將它們做成魚生,味道不差……前提是體型稍微大一點的……

廣西羅非魚的分布情況

在廣西的柳江、西江、右江等水系中,羅非魚已經全面安傢,可以說廣西是繼廣東、福建、海南等省份之外,羅非魚的又一個天堂。

小羅非數量眾多,巨型羅非魚也時有發現。據報道,有釣魚人曾在廣西南寧某水庫釣到過七八斤重的羅非魚,體長達到60多公分。這樣的羅非自然是那些“指甲非”所不能比擬的。

無論是清蒸,還是紅燒、做成魚生,它們都是難得的美味……

羅非魚的泛濫問題

羅非魚雖然味美,但出現在自然水域,卻是待錯瞭地方。這兩年南方水域中關於羅非泛濫的報道屢見不鮮,已對當地生態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羅非魚在野外的泛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養殖逃逸、人為放生……

河道被密密麻麻的羅非魚占領

自然水域中羅非的出現,並不是一個好信號。

釣魚人在野外垂釣時,再遇到它們,千萬不要手下留情,尤其是對於這種“紅肚子羅非”,更是不能讓其繼續生存。釣上來進行無害化處理,甚至做成魚生,都是正確的選擇。

羅非魚的處理方式

雖然羅非魚在野外容易成為釣魚人的眼中釘,但它們並非完全無用武之地。對於體型較大的羅非魚,可以考慮做成魚生,這在廣西一帶可是相當受歡迎的。不過,前提是這些羅非魚得有相當的體型,否則刮掉魚鱗後,肉量實在不多。

另外,對於那些體型過小、無法食用的羅非魚,最終的選擇還是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既能避免羅非魚繼續繁殖,影響當地生態,也能減少釣魚人的麻煩。

羅非魚與生態的關係

羅非魚的繁殖能力極強,且食性廣泛,這使得它們在野外環境中很容易成為入侵物種。它們會與本土魚種爭奪食物,甚至還會吞食魚卵,對當地生態造成嚴重破壞。

因此,在廣西這樣的羅非魚常見地,釣魚人遇到羅非魚時,應該謹慎對待。尤其是對於那些體型較大的羅非魚,可以考慮做成魚生,而對於體型較小的,則應該進行無害化處理。

如何正確處理羅非魚

對於釣魚人來說,遇到羅非魚時,正確的處理方式非常重要。應該盡量避免將羅非魚放生,因為這會加劇羅非魚的泛濫問題。

如果遇到體型較大的羅非魚,可以考慮做成魚生,這不僅能夠享受美食,也能夠減少羅非魚的數量。

最後,如果遇到體型較小的羅非魚,則應該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其繼續繁殖,影響當地生態。

羅非魚的未來展望

雖然羅非魚在廣西這樣的地方非常常見,但它們並非不可控制。只要人們能夠正確處理羅非魚,避免其繼續泛濫,就能夠保護當地生態,同時也能夠享受羅非魚帶來的美味。

總而言之,羅非魚是一種既美味又容易泛濫的魚種。對於廣西的釣魚人來說,正確處理羅非魚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護當地生態,同時也能夠享受羅非魚帶來的美味。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393.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