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子線的長短應用,垂釣不同魚類有區別
釣魚用到的線組分為主線和子線兩段,主線也稱大線,是連接魚竿和放置浮漂鉛墜所用,沒有損壞的情況下很少更換。而子線又稱腦線,其作用是用來綁製魚鉤,再通過八字環和主線進行連接合成一個可以垂釣的線組。
釣魚用到的線組分為主線和子線兩段,主線也稱大線,是連接魚竿和放置浮漂鉛墜所用,沒有損壞的情況下很少更換。而子線又稱腦線,其作用是用來綁製魚鉤,再通過八字環和主線進行連接合成一個可以垂釣的線組。
為何釣魚線組要分為主線和子線,單獨一根線不能釣魚嗎?答案當然是可以的,一根單獨的線也能釣魚,以前臺釣還沒有盛行的時候,我們釣魚(傳統釣法)就是用的單鉤通線,隻是現在的臺釣把線組細化進行瞭分隔,提高瞭釣魚的實用性。
釣魚線組分成子主兩段,並非是為瞭好看,而是這麼分開有兩種好處,一是為瞭保護主線和魚竿,主線上會帶有浮漂和鉛墜,如果在垂釣過程中斷主線浮漂和鉛墜容易丟失,還有遇上大魚,線組的承受力大過魚竿的承受力,很有可能會造成線不斷而斷竿的情況發生。
這第二個好處是,子線可以控製鉤餌在水下的狀態,能提高魚吃餌的入口性,垂釣時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浮漂的調釣目數,以及子線的長短來控製調整鉤餌在水下的狀態,正常情況下子線都會比主線的號數小,這也提高瞭魚兒的入口性。
瞭解完臺釣主線和子線的用意,我們來聊一聊很多釣友關心的一個問題,野釣子線應該用多長合適?其實子線的長短應用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說法,它主要是看你主釣的魚類和垂釣環境來決定的,本文章小編就舉例幾種常釣淡水魚類的子線長短用法,供釣友們參考。
一、野釣鯽魚
鯽魚屬於中小型魚類,釣魚所用子線有一個規律,釣小魚用短子線,釣大魚用長子線,在野釣鯽魚的時候,子線最好不要超過25厘米,比較合適的長度在15~20厘米之間,子線用的越短傳給浮漂的信號就越快,加上釣鯽魚用到的子線都很細,過長的子線會加劇纏繞打結。
二、野釣鯉魚
野釣鯉魚子線可以控製在20~35厘米之間,鯉魚是底層魚類,而且警覺性很高,子線加長能方便鯉魚更好的吞食餌料,在釣鯉魚的時候,調漂不應過於靈敏,當然黑坑除外,野釣本身就沒有那麼多魚,釣鯉魚一般采取守釣來一條釣一條為主,抓的就是一個穩紮穩打。
三、野釣草魚
釣草魚和釣鯉魚子線長短上差不多,但是在釣大個的草魚時,子線可以控製在30~40厘米之間,子線用的越長拉力也會越大,反之越短拉力會減弱,像野釣草魚青魚這種中大型的淡水魚,首選長子線為主,有的釣友野釣青魚還會用到50厘米以上超長的子線。
四、野釣鰱鳙
鰱鳙為水裡的中上層魚類,野釣鰱鳙大多采用釣浮的方法,所以在子線的長短上一般不會使用太長,根據鰱鳙的個體大小,子線應該控製在30厘米左右為宜,也有釣友用很長的子線釣鰱鳙,不過很沒這個必要,過長子線反而不利於抽竿過程中魚鉤掛中魚嘴。
五、野釣鯪魚
一般垂釣的鯪魚分為三種,泰鯪、麥鯪和土鯪,前兩個就不多說瞭,和釣鯉魚一樣,子線不長也不短,我們主要來說土鯪。野釣土鯪子線會用到大力馬線,當然尼龍線也可以,大力馬用梅州釣法,10厘米的子線對折,尼龍線則用跟釣鯽魚一樣的長短就可以。
六、野釣黃辣丁
黃辣丁也是我們釣魚人經常垂釣的魚類,雖然它的個體並不大,但價值遠比鯽魚、鯉魚等要高很多,野釣黃辣丁通常都采用跑鉛釣法,所以要以短子線為主,控製在15厘米左右就可以,這裡有個小建議,釣黃辣丁用新關東魚鉤比較好,有倒刺的魚鉤非常難摘鉤。
上面就是垂釣不同魚類所使用到的子線長度,我是釣魚人木木哥,感謝大傢的支持。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