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霧化”也是一種狀態,剩餘餌料不要丟,隔夜使用好處多
眾所周知釣魚是一個比較“燒錢”的運動,那麼這個錢究竟“燒”在哪裡瞭呢?有人說是浮漂,一隻高檔點的浮漂要百多塊錢,也有人說是魚竿,想要輕、硬、挺的高碳竿起碼得上千。可是我認為釣魚最燒錢的應該是餌料,浮漂和魚竿看起來貴但一旦買瞭就可以用很久,而餌料看起來便宜一袋才三五塊錢,但它屬於快消品,一袋三五塊錢的餌料差不多100多克,用個幾次就沒瞭,你要是出釣率高點隔三差五就得買。
眾所周知釣魚是一個比較“燒錢”的運動,那麼這個錢究竟“燒”在哪裡瞭呢?有人說是浮漂,一隻高檔點的浮漂要百多塊錢,也有人說是魚竿,想要輕、硬、挺的高碳竿起碼得上千。可是我認為釣魚最燒錢的應該是餌料,浮漂和魚竿看起來貴但一旦買瞭就可以用很久,而餌料看起來便宜一袋才三五塊錢,但它屬於快消品,一袋三五塊錢的餌料差不多100多克,用個幾次就沒瞭,你要是出釣率高點隔三差五就得買。
而且令人心酸的是,咱們很多釣友的餌料根本就不是用在釣魚上,而是被自己“打窩”瞭。不誇張地說,我以前野釣的時候釣個小鯽魚開一次餌基本都在200ml左右,腥的倒一點、香的倒一點,每一種都感覺倒的不多,可加起來就變成瞭一大坨,最後魚釣瞭沒幾條餌料都扔水裡打窩瞭。
那時出釣率不高,感覺餌料多開點浪費不瞭多少錢,不過現在不一樣瞭,有時一周就釣三四次,明顯感覺到燒錢瞭,所以變著法地節約。
剩餘餌料不要丟,放冰箱裡幾天都不會壞
釣完魚就把餌料往水裡一扔,這是很多釣友都有的習慣,咱不說這種做法汙染水質,但浪費錢肯定是真的,其實剩餘餌料完全可以留下來帶回傢,省錢更省事。現在天氣冷,如果你出釣率高,可以不放冰箱,第二天用不會壞;如果天熱或者你幾天才釣一次魚就把餌料裝在袋子裡密封好放冰箱冷藏室,想保存更久就放冷凍室。
當然你也可以不用這麼麻煩,隻要用量杯精確計算用量或者刻意少開點,那就不會有剩餘。但我個人還是喜歡多開一些餌料,小團的餌拿手上總感覺拉餌的時候不太方便,另一個原因是野釣魚情不穩定,今天狂口明天也許就空軍。那麼如果我今天剩一些餌料,第二天下竿可以先用隔夜料,魚口好再重新開,如果魚口不好就不用麻煩瞭,餌料用完直接掛蚯蚓,能釣一個是一個。
即使是要打窩,也是留在第二天打窩比較好。商品餌主要還是以粉餌為主,霧化性能強,你釣完後打下去馬上就會被小魚吃光,要麼被水流沖走,對第二天的垂釣幫助不大。我覺得還是留下來,等第二次去釣的時候配合酒米或顆粒一起打窩,這樣誘魚會更快
“不霧化”也是一種狀態,使用隔夜餌並不隻是為瞭省錢,其實它還能避開小雜魚
以前有人對我說過:你這個餌料丟在水裡都不化開,一點狀態都沒有,哪能釣到魚啊。霧化是一種狀態,不霧化也是一種狀態,而且不是霧化好的餌就一定好用,這是臺釣的某種錯誤引導或者說是釣友們理解出錯。野釣雜魚多,有些地方甚至連冬天都有雜魚,而雜魚對霧化強烈、味道大的東西就特別感興趣。
使用隔夜餌也就是放置過一夜的餌料時,你會發現它的拉絲含量變多瞭,同時霧化也降低瞭,這個對防止小魚鬧窩是有一定好處的。雖然算不上什麼奇效,但對於冬天小魚並不是非常活躍的季節,已經可以瞭。
有的人說:我想控製霧化可以加黏粉啊。對,當然可以加黏粉,但是加瞭黏粉的餌料就不太好拉瞭,冬季野釣大部分地區還是以釣鯽魚為主,那麼拉餌這種方便快捷的方式肯定是首選。
另外,隔夜餌因為經過一夜時間的放置,期間會進行微微的發酵,聞上去香精的刺激味減淡瞭,細聞還有一股酸酸的味道。
如果溫度高你又沒有放到冰箱甚至會產生一些餿味,這種味道我們覺得不行,但魚兒未必覺得不行。比如說大個體的魚比較狡猾,有時候商品餌的香精味太濃它就不敢吃,經過發酵產生的酸味或者少許的餿味可以模仿水底腐爛的一些食物,反倒能消除大魚的警惕心。比較典型的就是鯉魚,我寫鯉魚類的文章,看到過好幾次釣友們說用隔夜的餌料釣獲大鯉魚的留言,其實這並不一定是偶然。
最後留給大傢一個問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算過自己一年在餌料上的花費有多少,窩料花費又有多少?如果每次把要丟掉的餌料留下來放到第二天使用又能省多少錢呢,夠不夠買一隻好浮漂買一隻好釣竿?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