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線長短確實影響魚獲!給我3分鐘,告訴你野釣該用多長的子線

有釣友問:野釣該用多長的子線啊,有人說用長子線好,有人說用短子線靈敏,還有人說要看魚種、大小、甚至根據釣法來決定,自己是越看越懵瞭。明明是一個小問題,為啥那麼復雜呢?
這事說復雜確實復雜,別人沒說錯,理論上子線長度確實和魚種、個體大小以及釣法有關。

有釣友問:野釣該用多長的子線啊,有人說用長子線好,有人說用短子線靈敏,還有人說要看魚種、大小、甚至根據釣法來決定,自己是越看越懵瞭。明明是一個小問題,為啥那麼復雜呢?

這事說復雜確實復雜,別人沒說錯,理論上子線長度確實和魚種、個體大小以及釣法有關。

但說簡單也可以簡單,因為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接觸的魚情是比較單一的,而且咱們玩野釣又不是打比賽,沒必要那麼精確。

所以關於子線長短這個問題,如果各位釣友搞不清楚,就花幾分鐘時間看看文章,我保證給你們講清楚。

正常野釣多長的子線合適

看到下面這個圖片瞭嗎?平常野釣的話差不多這麼長就可以瞭,就是“一紮”的長度。

把自己的手盡量張開,從大拇指指尖到食指指尖的長度就是正常野釣子線的長度。

當然,每個人的手大小不一樣,肯定存在一些差異,但正如文章開頭說的那樣,咱們是玩野釣不是打競技比賽,不需要那麼精確。

成年人的“一紮”,就是二十公分左右的樣子,差不多就可以瞭,上下差個幾公分是不會嚴重影響魚獲的。

大魚和小魚,子線有什麼區別

上面說的“一紮”長,是你沒有設定目標魚的前提下所采用的子線長度,反正就20公分左右,上下誤差5公分都沒啥問題,不要擔心。

要是你的目標比較明確,設定瞭目標魚,子線可以稍微調整一下,調個大概就行。

魚種咱就沒必要分瞭,隻看魚的個體大小就好瞭。

釣白條、鯽魚以及鯝魚這類小體型魚,10~15公分就行,偏短,短子線靈敏、到位快。

釣中等體型的鯉魚、鰱鳙,二三十公分就可以瞭,無需太精確,鉤距稍微大一點2~4個鉤距。

釣大體型的草魚、青魚,或者使用特殊的釣法,比如需要飛鉛釣翹嘴,需要一鉤釣底一鉤釣浮釣草魚鯿魚,這兩種情況子線都得長,子線在50~80公分。

以上說的子線長度,指的都是單根子線長度。

跑鉛釣法子線要短

本來是要根據釣法來劃分子線長度的,但說多瞭怕大傢弄不清,所以盡量簡化。

釣法方面其實也就兩點需要註意,第一點就是飛鉛釣翹嘴,或者是想兼顧兩個水層,比如一鉤釣底一鉤釣浮主攻草魚鯿魚,但這個前面都說瞭,使用50~80公分的子線長度即可。

第二點就是跑鉛,相比飛鉛什麼的,我覺得在野釣中跑鉛用的更多點,畢竟遇到走水、小魚鬧窩、釣狡猾的大魚都需要用到跑鉛。

跑鉛釣法無論是大跑鉛還是小跑鉛,都建議用短子線。

小體型魚,比如鯽魚、鯝魚、土鯪這些,子線能短則短,五六公分就好瞭,盡量不超過10公分。

守鯉魚草魚等大一點的魚,稍微長點,不過十幾公分也可以瞭,盡量不超過20公分。

好瞭,多的就不說瞭,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幾種情況已經足夠,不知道我講清楚沒有,如果大傢還有疑惑可以給我留言、發消息,進一步討論。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希望大傢能點個贊支持一下,點個關註就更好瞭,謝謝各位釣友收看,祝各位魚獲多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chinafishingrod.com/rm/10459.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