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爲什麽要用蚯蚓來釣魚 魚真的愛吃蚯蚓
都喜欢用蚯蚓来钓鱼,其实并不是因为鱼爱吃蚯蚓,而是蚯蚓在水里要淹死的时候会拼命挣扎。而鱼其实对于活动的小动物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有些鱼很喜欢蚯蚓的土腥味,那么鱼就会被蚯蚓身上的气味所吸引过来。一旦鱼对蚯蚓产生了兴趣,一口咬到了鱼钩,自然就会
每個人都喜歡用蚯蚓釣魚。事實上,並不是因爲魚喜歡蚯蚓,而是因爲蚯蚓在水中溺水時會拼命掙紮。事實上,魚對移動的小動物感興趣,有些魚喜歡蚯蚓的土腥味,所以魚會被蚯蚓的氣味吸引。一旦魚對蚯蚓感興趣並咬鈎,它自然會上鈎。
事實上,大多數魚都不挑食。如果沒有其他選擇,那麽蚯蚓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像鲢魚這樣的魚,甚至死蟲或蝸牛都可以作爲食物,有時水生植物也可以作爲鲢魚的食物,所以當有蚯蚓時,它會吸引許多魚來吃。
同時,蚯蚓一般生活在陸地上,不會自己跑到水裏。河裏的魚在遇到平時看不到的食物時會非常興奮,因此會吸引大量的魚。就像從來沒有吃過鮑魚的人,突然有一天午餐吃鮑魚,他們肯定會非常喜歡。因此,少量的成分實際上會吸引魚,這就是爲什麽蚯蚓可以用作誘餌。
此外,蚯蚓對魚的吸引力還與蚯蚓的氣味有關。釣魚時,必須在魚鈎上鈎住蚯蚓,因此蚯蚓會釋放出一種土腥味和血腥味。魚類原本依靠嗅覺捕食,這種氣味會迅速傳播,從而吸引許多魚類。
而且事實上,魚不喜歡吃死的東西,蚯蚓即使被鈎住也仍然可以掙紮,即使斷成幾段,它們仍然可以移動並存活下來,這就是蚯蚓被用作誘餌的原因。蚯蚓越活躍,越能吸引魚類前來捕食。因此,魚在捕食時實際上並不知道蚯蚓的氣味,這完全是被它的活性和土腥味所吸引。
鲫魚爲什麽愛吃蚯蚓?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因爲蚯蚓是生活在陸地上的環節動物,而魚是生活在水中的脊索動物。從表面上看,這兩種動物沒有交集。然而,奇怪的是這兩種動物沒有任何交集,但我們可以用蚯蚓來誘魚。原理是什麽?魚怎麽知道蚯蚓能吃東西?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蚯蚓能釣到什麽魚。
蚯蚓被稱爲“土壤清道夫”。它們喜歡棲息在溫帶潮濕的土壤中,以土壤中的動物糞便和細菌爲食。它的排泄物可以改善土壤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壤更加透氣透水,所以它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益蟲”。
雖然蚯蚓被稱爲“萬能餌料”,但並不是所有的魚都吃這一套。例如,我們很難用蚯蚓釣到鲢魚。這是因爲鲢魚的攝食特點是濾食性。在原始環境中,它們主要以過濾浮遊生物和藻類爲食,因此它們對蚯蚓這種“食物”並不太感興趣。但相對來說,蚯蚓對大多數魚類的“誘惑”是很大的。
爲什麽大多數魚喜歡吃蚯蚓?
蚯蚓經常被用來捕捉鯉魚、鲫魚、鲶魚等魚類,這意味著這些魚喜歡吃蚯蚓。然而,蚯蚓並不是魚類生活環境中的常規食物。爲什麽他們喜歡吃它們?原因有二。
表格01
我們以鲫魚爲例。鲫魚是淡水中常見的魚類之一。雖然它沒有草魚和鯉魚那麽大,但它的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所以它的價格比其他常見的淡水魚要貴。在原始環境中,鲫魚是一種雜食性動物魚類,它不僅吃水中的一些藻類植物,還捕食水生昆蟲、蝦等生物。
蚯蚓入水後,它的形狀看起來與一些水生蠕蟲非常相似。因此,將蚯蚓作爲常規食物是魚上鈎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斷。有什麽科學依據嗎?答案是肯定的。
一些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的內容是將塑料碎片和塑料製成的蟲子分別挂在魚鈎上,測試魚的反應。顯而易見,由塑料碎片製成的魚鈎“無人問津”,而由塑料製成的蠕蟲卻頻繁受到魚的攻擊。
因此,蠕蟲狀的物體會使魚誤以爲它是常規食物,這是蚯蚓能釣魚的主要原因。
02嗅覺
當然,每個淡水區的水質都不一樣。在一些水域,水下能見度很低。在這樣的水域中,魚有時看不清蚯蚓,因此無法從外表判斷食物。因此,魚的另一個器官開始工作,那就是嗅覺。
嗅覺是魚類最发達的感官,否則我們無法在野釣中釣到魚。一般來說,魚有四個鼻孔,它們位於嘴和眼睛的中間,並且是對稱的。鼻子內部有嗅囊,嗅囊內有無數的嗅覺細胞。它們識別氣味的方式是通過前兩個鼻孔進入水中,然後通過後兩個鼻孔排出水。在這個過程中,嗅覺細胞會捕捉水中的有用信息,比如氨基酸。
蚯蚓是高蛋白生物,氨基酸是蛋白質的主要成分。一條成年蚯蚓的氨基酸含量約爲63%。因此,當蚯蚓進入水中時,它體內的氨基酸會釋放到水中,因爲魚鈎已經刺破了蚯蚓。當魚過濾水時,它可以被檢測到。然後,根據氨基酸的濃度,它們會找到蚯蚓的準確位置,然後你就會抓住它。
摘要
魚不喜歡吃蚯蚓,但喜歡蚯蚓中的氨基酸,這是蚯蚓能誘魚上鈎的主要原因。在不同的水域中,魚以不同的方式找到蚯蚓。在相對清澈的水域中,魚主要通過視覺发現蚯蚓,而在相對渾濁的水域中,魚則通過自己的嗅覺发現蚯蚓。無論如何,大多數淡水魚對氨基酸幾乎沒有抵抗力,因此這是蚯蚓被稱爲“萬能餌料”的主要原因。
鲫魚是雜食性魚類,但成魚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爲主。因爲植物飼料富含水分,可供食用的品種繁多。維管束植物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鲫魚最喜歡的食物,鲫魚可以在菱角、蓮藕等高等水生植物誕生的水域中獲得各種豐富的營養物質。矽藻和一些藻類也是鲫魚的食物,它們也喜歡蝦、蚯蚓、幼螺和昆蟲。
鲫魚(學名:Carassius auratus)是歐洲和亞洲常見的淡水魚,是猕猴桃目鲫魚屬(鯉科)魚類之一。鲫魚經過人工培育和繁殖,可以産生許多新品種,如金魚是一種觀賞魚,鲫魚的學名與食用野生鲫魚相同。
鲫魚喜歡群居,選擇食物生活。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每100克肉中含有13克蛋白質和11克脂肪,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鲫魚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性平味甘。當它進入胃和腎時,它具有和中、補虛、化痰、暖胃和食、補中的功效。鲫魚分布廣泛,全國各地一年四季都有生産。鲫魚在2-4月和8-12月最爲肥美,是我國重要的食用魚類之一。最大體長約30厘米,棲息深度0 ~ 20米。它是一種無毒、經濟、可食用的魚,質優價廉。它多産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洱海中的鲫魚更爲出名。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ly/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