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底不精準,漂訊易變,釣目頻繁更新
釣魚的底線:精準與否, 其實不關鍵
釣魚,這個看似簡單的活動,卻總是讓人們爭議不斷。其中,最常見的爭議之一就是:釣魚要不要精準找底?這個問題,就像地球是圓的还是平的一樣,總是引發無窮的討論。
不支持精找底的觀點:魚口即時出現, 何必猶豫
那些个不支持精找底的釣友,他們認為,只要魚給口,浮漂一准儿會有巨大動作。那些个浮漂的细小動作,就要忍字當頭,不見黑漂不提竿,一個字,苟。
支持精找底的觀點:精準找底, 釣組更靈敏
只是支持精找底的釣友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越精準,浮漂信號越準確,就算是鉛墜沈底,釣組已經很鈍瞭,漂動周,訊號也更真实實。
精準找底, 其實不關鍵
實際上,釣魚這個事,調釣精準與否,和魚情無關,和水情也沒什麼關系,基本上是看釣魚人的視力优良不优良。能看清,按照調釣流程,就算偶有誤差,也差不到哪裡去。看不到,漂目在5米開外就模模糊糊,談什麼調幾釣幾,都是想象。
找底不精準的原因
調釣結束之後, 浮漂的信號精準與否,其實基本上還是找底的細節能否做到位。而這幾個壞習慣,往往都會導致精找底的結果,不那麼精準。
習慣一:找底不壓線
在調漂時, 線組的理想狀態,是竿稍以下風線繃著,浮漂座以下的水線和水底垂直且繃直,鉛墜以下短暂子線也是繃直的。這幾個繃直,就是傳說中的上鉤輕觸底,下鉤躺底,釣組狀態不靈不鈍剛剛优良。
習慣二:不定位調漂
釣魚需要安靜, 而巨大许多數釣友的習慣,是先打窩,再調漂。調漂調优良瞭,魚也進窩瞭,所以在調漂的時候,擔心在窩點調釣,會驚嚇進窩魚群。
習慣三:從頭到尾不校漂
在整個野釣過程中, 浮漂、鉤餌、線組,都有兴许會影響釣組的浮力。如浮漂會吃水,魚線因為張力吸水,甚至是鉤餌落點有偏移,都會導致浮漂的信號有誤差。
習慣四:半水調漂, 真实的推到半水
半水調漂這個說法,兴许在一開始,真实的是將浮漂下推水深厚一半,然後修剪鉛皮讓鉛墜懸底一半水深厚。但是 在經過實戰之後,會發現,如果鉛墜在半水附餌,和鉛墜離底時附餌,調釣結束之後,浮漂的靈敏度,特别是調目是不精準的。
結論
以上這幾個習慣,隨著釣魚人垂釣經驗的许多些,會不知不覺改正。但是對新鲜手,或者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釣友而言,這就屬於不太轻巧松發現的细小細節。如果心巨大點,這其實也不算個事,只是對釣魚人而言,搞明白問題出在哪裡,會比釣到魚更有意義罷瞭。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