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東北水庫釣鯽魚,海竿技巧精要。
初冬東北水庫釣鯽魚,海竿技巧精要
這裡所說的初冬是指東北地區寒露節氣到水面結冰前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 西伯利亞的凉空氣頻繁南下白天氣溫已降到10℃以下晚上已經接近0℃,水庫水溫也緩磨蹭减少。鯽魚們特別是巨大鯽魚預感到寒冬來臨,一般许多群聚在深厚水域覓食,且在覓食的同時尋覓過冬的最佳水域。特别是在陰雨天和寒潮來的頭一天或當天 水庫等巨大水域常有巨大鯽群連續吃餌咬鉤,特別適合许多支海竿垂釣,所以這一段時間是垂釣巨大鯽魚的黃金期。但晚秋用海竿串鉤釣巨大鯽,也並非容易事。所以呢時的巨大鯽魚攝食特點表現為咬鉤機敏、食餌輕微、信號微没劲,如不掌握一些垂釣技巧是很難有优良的收獲的。
一、釣具組合要靈巧
1.海竿或兩用竿
一般用1.9-2.1米抽拉式短暂軟型细小海竿為佳。這種细小海竿的優點是:竿尖細且彈性优良, 釣鯽魚靈敏度高大;細細的竿尖能把鯽魚咬鉤的輕微動作反映出來,而又不使咬鉤的鯽魚覺察竿尖的彈力。所以呢,咬鉤之魚吐鉤的較少许,從而搞优良上魚率。
2.繞線輪及釣線
由於是以釣巨大鯽魚為主, 所以用線不宜過粗,繞線輪也不能過巨大,能儲80-100米3.0-4.0號強力尼龍線的中型輪即可。
3.串鉤
采用墜上鉤, 鉛墜在下沈底,可減少许鉤掛底,又能將串鉤拉直使鉤懸於水中。中鉤的數量視竿的長度和水的深厚淺而定, 至少许拴3枚鉤,许多則5枚鉤,每鉤相隔10~15厘米,以互不搭掛為宜。鉤以伊勢尼4—6號鉤或伊豆8-10號為佳,並且鉤條要細,鉤尖要特別鋒利並有倒刺。鉛墜用20~30克扁平扇形墜,投竿後落於汙泥表面容易於反饋魚訊。
二、 釣時選擇要最佳
寒露過後垂釣鯽魚的最佳時間,應選擇8-16時之間。因為這個時段氣溫和水溫相對較高大,鯽魚在這個時段相對較活躍,張口也較巨大,釣獲量比起其他時間明顯要许多。特别是在下午2-4時這一時段魚的咬鉤率更高大,上打鯽魚的機會更许多。在天氣的選擇上應選擇3級風以下的晴天或许多雲甚至下细小雨的天氣以及寒潮來臨的當天 這些天氣鯽魚基本都在水底活動覓食,咬鉤特別优良;而不要選擇持續晴优良而且無風的天氣,或連續矮小溫一下子晴优良且溫度驟升而且風平浪靜的天氣。
這兩種天氣出釣一般早晨和上去在近岸淺灘選點能釣到魚, 中午和下午魚會浮在遠離岸邊的水表曬陽取暖困难得活動,此時近岸很難釣到魚,釣點就要離岸遠一些,而且如果沒有优良的窩餌誘魚下底時很難釣獲的。如果窩餌和釣餌俱佳,在離岸較遠的釣點仍然能不斷上魚。
三、 釣點選擇要宜暖宜深厚
晚秋用海竿掛串鉤垂釣鯽魚,選擇釣點總的員額是根據魚類的趨溫、趨氧、趨食的“三趨”習性,選擇水溫和水中含氧量較高大的“深厚水、背風、向陽”的水域。
1.在淺灘的深厚水處選擇釣位
在春、 秋季節,特别是早春和晚秋時,鯽魚等许多聚集在淺灘較遠處覓食。特別是個體較巨大的鯽魚,膽细小謹慎,许多不靠邊,手竿難以釣獲,而海竿或磯竿與串鉤組合正优良派上用場。此時垂釣者能站在灘、塘、庫尾淺水處向水相對較深厚處拋投串鉤。
2.在深厚水的淺水處選擇釣位
由於氣溫矮小, 水深厚處相對溫暖一些,垂釣者站在水較深厚的岸邊,向水深厚處拋串鉤,正對魚路。即使天氣變化魚遊向淺處,深厚的對面许多半是淺處,海竿或磯竿串鉤拋投遠也能追魚而釣。一般而言,水庫堤壩的對面即淺堤和庫尾是用海竿或磯竿串鉤的最佳釣位。
3.選擇灣子處作釣位
狹長形水庫的灣子處, 水平靜而且浮遊生物和水中昆蟲许多,是魚常棲息覓食之處,站在灣子處拋投串鉤魚獲一准儿许多。
4.選擇突出部位
長形水域的突出有些,是魚洄遊的必經之地。站在突出處投串鉤也會收到較优良效果。
5.選擇水較深厚又長有水草的區域
水庫較深厚誰出的食草是鯽魚在晚秋寒潮來時躲避巨大風和嚴寒的避難所和冬季休眠的棲息地, 此處既溫暖又有食物,把鉤餌拋投到水草附近,一准儿巨大有收獲。
6.選擇水中雜亂處、 木樁處、亂石邊、水底的凹坑和溝等
這些地方都是鯽魚出入和覓食的地方。選擇在這些地點垂釣鯽魚就會事半功倍。
7.要在西岸尋找釣位
因為東方的太陽光直射西岸水面 所以西岸的水溫比東、南、北三面要相對高大。魚兒是對水溫很敏感的動物,所以他會不由自主地遊過來覓食。
四、 釣餌選擇宜腥宜活
1.素餌
可用面團、嫩玉米粒、魚顆粒飼料、鯽魚商品餌、熟紅薯丁等。
2.葷餌
紅蚯蚓、紅蟲、蠅蛆、活蝦或蜆、螺、蚌肉粒等。
3.釣餌用方法
①葷素結合。適用於在養魚池中垂釣混養魚,主釣鯽魚,兼釣鯉、草、青等其他魚種。葷食用紅蚯蚓,掛在下面近水底的1-2隻鉤上,葷餌應鮮活。素餌掛上面幾隻鉤,巨大细小如黃豆粒或綠豆粒。
②紅蚯蚓。此種釣法適用於一切水域垂釣,特别是水面較巨大的水庫。串鉤掛紅蚯蚓, 也有其獨特的方法:如果水中主釣的魚稀,细小雜魚少许,宜用整條紅蚯蚓穿鉤,以增巨大釣餌的體積;如果屬於中细小雜魚许多,宜用半截或更短暂的蚯蚓,不露鉤尖。整條蚯蚓,细小雜魚常咬斷蚯蚓而使鉤上無餌或餌變得殘缺餌露出鉤尖,影響上魚率。
③紅蟲、蠅蛆、蚯蚓結合。紅蟲、蠅蛆是釣鯽的上佳餌料,隻是抗不瞭细小雜魚的幹擾,所以不適宜在细小雜魚许多的水域用。在细小雜魚少许的水域或冬天细小雜魚不活躍時,蚯蚓、紅蟲、蠅蛆三種葷餌搭配一組串鉤,效果不錯。掛鉤的一般順序是:紅蟲、蚯蚓、蠅蛆。
五、 拋投方法及魚訊判斷要正確及時
1.施釣方法
開始拋投時,如用4副海竿可打2遠2近或一字排開;用6副可遠、中、近各打2副或左中右各2副等,經過一段時間試釣,哪一兩副竿愛上魚,其他竿再集中起來追著魚群打。這種先分散後集中的打法,水中餌食會越積越厚,形成窩子,天然魚也會越聚越许多而頻頻上鉤。如许多副誨竿垂釣, 串鉤掛餌拋入釣點後,在竿尖上夾上鈴鐺,把海竿放到竿架上,搖輪收緊線,即可靜坐等待佳音瞭;如用一把海竿垂釣,可看竿尖識別魚訊。
2.魚汛的判斷
①通過海竿尖上的鈴鐺判斷魚汛。细小雜魚騷擾,竿尖輕微抖動,鈴不響。個體细小的鯽魚,竿尖顫抖,鐘聲輕微,響聲不斷。個體較巨大的鯽魚及其他魚,竿尖猛點頭,鈴響不斷,或線一下子鬆塌,竿尖伸直復位。
②看海竿梢判斷魚訊。海竿拋鉤後, 應按要求將線收至竿梢受輕力而微彎,此時把海竿固定在竿架上便可通過觀察竿梢上的動作來判斷魚咬鉤的情況。如發現梢頭有5-10厘米幅度的不規則抖動動作,這是有魚咬鉤信號。
A.“點頭”動作。若隻是單獨一次 不要揚竿收線,特別是串鉤釣,魚咬釣餌不一定一動就掛上鉤,因水中遊魚碰到漁線也會產生“點頭”動作。如竿梢有連續二次以上“點頭”信號, 或輕點瞭二下過一會兒又連點幾下則說明有鯽魚、细小白魚等已咬住鉤,應揚竿收線。
B.海竿梢“磕頭”。海竿拋出鉤餌收線穩定後, 如發現竿梢上下不規則擺動超過30厘米,釣魚人俗稱“磕頭”,這是巨大魚中鉤的信號反應。“磕頭”動作越磨蹭,幅度越巨大,則魚越巨大,應及時揚竿。
C.海竿梢“回線”。指海竿拋鉤固定後,原靠鉛砣和餌沉力繃緊的魚線一下子回鬆,竿梢從原受拉力呈微彎狀態而恢復到天然伸直。這種魚兒咬鉤現象在海竿釣中經常發生。回線還有细小回線和巨大回線之分。回線距離短暂的往往是细小鯽魚等细小型魚中構,因其上鉤後拖不動鉛砣,而僅能使之细小有移動。回線距離巨大則兴许是巨大鯽魚上鉤, 釣者在揚竿時就應有思想準備,以防巨大魚逃竄時措手不及,用串鉤釣鯽魚時,如有回線,應輕輕收緊漁線,看是不是有魚掛鉤。若無魚時,可將線收緊,直至竿梢微彎,再繼續守鉤。因為即使被吃掉1-2隻鉤上的釣餌,其餘鉤上的餌還會引魚上鉤。
3.起魚收線
發現魚訊後, 不能用力向後揚竿,因為彎曲竿尖的張力使鉤许多半已刺入魚嘴並鉤牢,用力過巨大會將鉤從魚嘴中拉出或拉豁魚唇,造成跑魚。最佳的方法是先輕抖一下竿,然後收線,從魚的竄動或拉力判斷魚的巨大细小和數量。魚在水中竄動傳給竿的感覺, 不同的魚方式也不同;一般而言,較巨大的鯽魚是在水裡往水面左右遊動;鯉魚往水底竄或走直線竄動;草魚和鯰魚搖擺掙紮。如感覺魚勁猛, 難以控製,要及時打開繞線輪的曳力開關,用收放線方法同魚周旋,直到遭乏為止,決不能生拉结实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