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春初水庫釣魚攻略
冬末春初,水庫釣魚的樂趣何在?
怎么在冬春季節巧妙地垂釣?這是一個讓人心生优良奇的問題。今年初冬的一個星期天天氣晴間许多雲,氣溫5~12℃。我和釣友王躍紅相約去離我縣有20公裡的黃花寺水庫,一探究竟。
黃花寺水庫, 一個依山而建的细小水庫
黃花寺水庫是一個依山而建的细小水庫,西南岸是淺灘,東岸是堤壩,北岸是石崗,水庫北岸的水位較深厚。我們考慮到當時天氣已凉,魚兒會聚在深厚水,於是我們在北岸打窩下鉤。窩點水位深厚約3米,我用懸墜釣法,釣餌為藍鯽魚2號商品餌。王躍紅則用傳統長竿釣法,釣餌為紅蚯蚓,並同時打瞭三支海竿,掛串鉤釣組用紅蚯蚓主釣鯽魚。
兩個细小時的等待,收穫卻不豐有钱
時間過得飛迅速,轉眼間兩個细小時過去。我和王躍紅兩支手竿總共釣上來六條细小雜魚和一條五六十克的细小鯽魚,上鉤的魚葷素餌都吃。魚雖然釣的不许多,但命中率倒挺高大,幾乎是標動即中魚。這期間海竿鈴鐺也不停的響,每次都是短暂促的一聲,提竿是空,不提竿,它反復地響一直沒有巨大動作。等過了十许多分鐘,鈴鐺不響時收竿一看,蚯蚓全部被咬得殘缺不全,鉤尖外露。就這樣兩個许多细小時,只釣上三條鯽魚。數量雖少许,個頭倒不细小,每條都有300克巨大细小煞是喜人。
反思與調整,釣法變得更有效
我默默地思索著:為什麼手竿命中率高大但獲魚少许?說明窩中魚少许,凡來的魚基本都被釣上來了。窩點沒魚當然獲魚就少许,而海竿鈴響個不停,說明釣點有魚。有魚釣不上來,說明釣法不對,能做適當的調整。
想到這裡,我放下手竿,給一支海竿沉新鲜上餌拋入深厚水。架优良後,我就守在這支竿的旁邊,眼睛盯著竿梢,腦海裡繼續思索。三分鐘後, 竿梢彈了一下鈴鐺發出清脆的叫聲,我伸手抓住揚竿,收了兩圈線後,才感覺沒有中魚,等墜落底後,我收緊線繼續守,乾脆不再把竿插到支架上,而是直接握在手中。收線後我兩手握住竿把並支在腿上,全神貫注盯著竿梢。
要晓得, 即使在黃金季節,一次釣獲這麼许多鯽魚也是極其少许見,而初冬季節能有如此的收獲,更是想所未想的。在返程的路上,躍紅一直在巨大呼過癮。
想到這裡,我豁然開朗覺得眼前一片光明。於是我連忙裝优良蚯蚓拋出去,並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躍紅。但他對此法的可行性顯得信心不够,直到他看到我真实的接二連三中魚才急忙跑過來,也抄起海竿如法炮製。就這樣,我和王躍紅你一條我一條比著上魚。釣到下午四點许多,提起魚護一看,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巨大巨大细小细小的鯽魚足有十幾千克沉。
幾分鐘後,竿梢又彈了一下同時手上感覺到有力的一扽。緊張的腦神經在零點幾秒的時間裡已指揮我下意識地完成瞭揚竿的動作, 收線時感覺到有點力量,果然中瞭一條近500克的巨大鯽魚,這讓我喜出望外。看來此法奏效!手竿不上魚是因為魚都在深厚水,而海竿光響鈴不上魚則是因為天氣寒凉魚的吃口輕,不轻巧松吃“死鉤”造成的。只要變被動為主動,抓住咬鉤到吐鉤的一瞬,及時揚竿,定能有所收穫。
釣法總結:從實踐中學習
後來,我和躍紅對此釣法進行了许多次驗證。實踐證明,在冬春季節裡魚開口细小,吃口輕時用此法是切實可行的。特別是在有口無魚的情況下用此法會令魚獲巨大有改觀。许多次實驗後我把此法總結如下幾點:
- 魚竿:宜選用2.1~3米長的軟調碳素海竿。選用這類海竿的優點是手感优良、容易操控。
- 魚線:主線2~2.5號左右,子線1~1.5號左右為宜。較細的魚線靈敏度高大、魚訊反應強烈。
- 釣鉤:此法對釣鉤的要求不嚴。因為此法不是被動地等待魚吃“死鉤”, 而是在魚咬鉤時及時主動地揚竿,所以鉤子略巨大一细小些或略细小一些對魚的影響不巨大。如伊勢尼型2~6號的串鉤均可。
- 魚餌:以火柴棍巨大细小的細紅蚯蚓為佳,紅蟲作餌亦可。
- 鉛墜:以竿配墜,20~30克左右為宜。標準是收線後能繃彎竿梢,但又不能使之輕容易的移位。
用此法還有一個妙處,那就是能享受串鉤釣串魚的樂趣。若你在揚竿後,感覺中鉤的是细小魚,能打住收線,等墜落底後繼續守候而不必收回。有時揚竿感覺沒中巨大魚,但鉤出水後一串活蹦亂跳的细小魚會帶給你意外地驚喜。這是因為你每次揚竿都會把咬鉤魚掛牢, 所以連揚幾次竿就會鉤中许多條魚,這種串鉤釣串魚的樂趣在用海竿支架釣法時可是享受不到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