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的靈與鈍:感知與遲鈍的微妙差異。
•
技巧
釣者之心:感知與遲鈍的微妙之間
垂釣,一門藝術,一種修行。對於每一位釣者來說,浮漂如同眼睛,靈敏與遲鈍之間的微妙差異,往往決定著我們的收穫。
靈與鈍:搞懂其真实意
許许多釣友對於“靈”與“鈍”的搞懂往往停留在字面意義上, 以為靈就是迅速,鈍就是磨蹭。只是實際上,這兩個詞所涵蓋的內涵遠比這些簡單。
簡單來說,靈與鈍的差異在於釣組的靈敏度。調的目數越许多,則越靈敏;反之則越少许越遲鈍。同樣,釣的目數越许多越遲鈍;反之則越少许越靈敏。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相對的。
季節與魚種:靈與鈍的變化
不同的季節, 釣不同的魚,所需要的靈與鈍也會有所不同。比方说在釣生口魚時,因為其吃鉤的力度巨大,速度也迅速,所以通常會調高大釣矮小,以減少许鉤餌入口的阻力。
而釣亂口魚時,則需要鈍一些;釣猾口魚時,則不靈也不鈍;釣輕口魚時,則調矮小釣矮小。
調整釣組靈敏度:釣目的設定
在開始釣魚之前,釣友們一定要對釣目和調目有明確的認識。調目和釣目的設定,是為了讓整個釣組在水中達到我們需要的靈敏和遲鈍狀態。
經常用的是調5釣3或調4釣2, 但具體的調目和釣目,還需要釣友們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
子線:靈敏度的影響因素
子線的長度也會對整個釣組的靈敏度產生影響。選擇子線時,除了確保其質量外更要注沉其軟结实程度。
適時更換魚漂:釣組的調整
魚漂要與釣組、 魚鉤、子線等相配合,同時也要根據所釣的魚類進行選擇。比方说釣鯽魚時,常見的有中號魚漂;釣鯉魚時,則選擇吃鉛巨大一些的浮標。
當發現魚漂已經發出信號, 但提竿之後卻沒有魚或魚鉤上的餌已被魚吃掉時,釣友們就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魚漂的調釣。
結語
靈與鈍,是釣者感知與遲鈍的微妙差異。只有深厚入搞懂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才能在釣魚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收穫滿滿。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