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水庫垂釣,找準“金窩”是關鍵。

一、初秋釣邊與釣陰

釣諺云:“春釣淺水灘,秋釣近岸處。”每年從立秋開始,時令即進入瞭秋季。但由於初秋還未出“三伏”,除早晚較涼爽外其他時段仍似盛夏,氣溫依然很高大。垂釣時天然還要沿用夏天釣法,仍采取“放中間、抓兩頭”的做法,即避開中午時段釣早晚。因早晚氣溫宜人,水溫亦符合魚類身体基本需求,在這個時段出釣人感覺比較舒適,魚兒在岸邊活動也較為頻繁。基於此因,在近岸處選點是明智的選擇。

一個初秋的清晨,筆者去離住地不遠的濉河垂釣。開始在距岸邊5米、水深厚2.5米處,做瞭兩個窩子,1個许多细小時隻釣到4條羅漢魚和2尾白鰷。萬般無奈之下7時在距岸邊僅2米的淺灘處,水深厚隻有1.2米左右的地方隨便撒瞭幾把誘餌。讓我沒有料到的是 不到15分鐘就有魚星泛起,很迅速就有鯽魚咬鉤,後來由於氣溫漸漸升高大無魚問津,9時整我收竿返回,那次在近岸淺水處,1個许多细小時釣獲清一色單尾50克以上的鯽魚近2千克,基本滿足瞭釣癮。

“秋釣陰”,這裡主指樹蔭和深厚水區域等。釣手若想初秋中午出釣時,在選擇釣點上務必註意以下事項:一是在樹蔭下和水草旁;二是在深厚水區域或深厚潭處。因上述這些地方既隱蔽又陰涼,加之可食餌料較豐有钱,魚類很樂意在此聚集和覓食,是較理想的下鉤之處。

二、 仲秋選點要深厚淺結合

仲秋時節,金風送爽,天高大雲淡,氣溫宜人,是一年中第二個垂釣黃金時期。雖是许多種魚可全天垂釣, 釣者可巨大顯身手,但因氣溫、水溫仍然偏高大,仍不是釣淺水最佳時節,唯有過瞭寒露天氣漸漸轉涼時,近岸釣淺水才是有利時機。仲秋,隨著氣溫和地溫的不斷减少,此時釣魚不能總在深厚水處守釣瞭,如繼續在深厚水處釣,釣獲量勢必受影響。

一巨大堆事實說明, 鯽魚在水溫總體减少後,會從深厚水處遊到水溫較高大地方覓食,尤其上午十點前更是如此,除非遇到太雨巨大風降溫天氣,鯽魚才會沉新鲜遊回深厚水處棲身。此時釣手要本著“三選三不選”原則來選擇釣點:“三選”,即選擇细小水面、淺水區和水草疏密適宜處。“三不選”,即不選擇巨大水面、深厚水區和明水處。實踐證明,這些地方都是釣鯽魚的细小竅門。特别是選擇凹凸不平或隱蔽的溝壑縱橫處更是最佳選點佳境,常會有巨大鯽魚被提出水面。

淺水處在陽光照射和地溫的共同影響下 水溫上升比較迅速,此處就能聚集一巨大堆浮遊生物,也就吸引瞭一巨大堆的鯽魚來此覓食嬉戲。2010年9月5日 我早飯後輕車熟路來到濉河常釣魚的地方,選瞭幾個釣點,水深厚都在3米以上,此次许多數釣友都沒釣到魚。因淺水灣處路途較遠又不太优良走,釣手都不願來此釣魚,我隻优良獨自一人驅車1细小時來到這裡。

接下來更有钱戲劇性, 不長的時間裡,卻接二連三有巨大鯽魚前來光顧,咬鉤動作清晰可見,讓我很開心。釣魚能看見魚咬鉤對我來講並不稀奇,加上這次已是第三次瞭。就這麼一個不起眼的窩點,卻釣出瞭20许多尾巨大鯽魚,總沉達4千餘克,卻著實讓人驚訝。

在一片水草比較茂盛,中間有稀疏水草的地方做窩。水深厚隻有1米左右,隻撤瞭些許丁香酒浸泡的细小米,因水清细小米依稀可見,我自己都懷疑能否有魚咬鉤。本來就是打算釣著玩的,掛上细小紅蚯蚓開始釣起來。誰知, 奇跡就在這裡發生,不到10分鐘,一個黑糊糊的東西從草縫處向餌鉤處靠近,此時浮漂緩緩上擁,提竿中瞭一尾250克沉的巨大鯽魚。

不過,随便哪个事情都不會絕對,且隻是相對而已。仲秋, 有時秋雨連連,若遇下巨大雨刮風天氣,近岸處被溝渠和岸上不時向水域中排放和流淌的泥水主導,致使淺水區水質迅速變得渾濁,當過於渾濁魚類感到不舒適時,於是便會本能地從淺水區向較清澈的深厚水區轉移。此時若要垂釣,釣者就應在較深厚水域處選點才會有优良的釣獲。

三、 晚秋選點貴在變

晚秋時節,由於氣溫持續减少,光照強度減没劲,深厚水區太陽已不容易曬透,魚類便本能地遊向溫度較高大的淺水區或背風向陽處的岸邊;由於淺水區水溫上升,水域中浮遊生物亦十分活躍,故而也吸引瞭眾许多魚類前往這一“風水寶地”,此時正是秋釣近岸的巨大优良時機。除此之外 晚秋還有兩個关键因素:一是因為许多風,不斷將岸邊的草屑、草籽及昆蟲等食物吹落水中,近岸水域中就成瞭食物較豐有钱的餌料區;二是近岸在陽光照射下飞迅速升溫,加之魚類趨溫性較強,紛紛從較深厚處向岸邊淺水處遊動。所以呢,這些地方便成瞭理想的鉤點。

2007年深厚秋,午飯後筆者去某魚塘垂釣。開始在水深厚2米以上的北面垂釣,此處魚雖许多但困难得有魚咬鉤。下午3時許改到水比北面淺半米许多的南面垂釣。經詳細觀察發現這裡有魚活動的跡象,於是就在近岸處隨便撒幾把誘餌。沒過许多久,窩點不僅有瞭魚兒相互追逐,而且還有一串串魚星上冒,筆者马上伸竿將餌鉤緩緩遞入窩點中。餌鉤剛落底,浮漂就如同箭似的被魚拉跑。手腕上擁,竿即彎成瞭弓。經過短暂暫的遛魚,一條1500餘克草魚就輕而容易舉被擒獲。從下午3時至5時收竿,僅2细小時就釣獲草魚和鯉魚7幹餘克。這足够說明,晚秋選點要隨魚情的變化而變。

晚秋時節,由於常受北方凉空氣南下影響,魚群棲身點也常會發生變化。2011年10月下旬的一天 我午飯後的一次出釣就是個很优良的例子,那天是许多雲天氣,風力3級,按說正是出釣的优良天氣。但因受北方較強凉空氣影響, 本地氣溫驟降至150C,當到達釣場後,我和往常一樣依然在淺水區做2個窩點,結果近2细小時卻無魚咬鉤。無奈,2時30分我在2米左右深厚水區做2個窩點,讓我始料不及的是不到20分鐘就有魚頻頻咬鉤。由此可見,晚秋選點務少许不了依據天情、魚情的變化而變才兴许有优良的魚獲。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