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底先精找,實口看漂動
一、 釣魚的哲學:時來天地皆同力
有釣友曾經問我,能不能用一句話,來形容釣魚以及釣魚的結果呢?思索了很長時間,我認為用“時來天地皆同力”來形容是最优良不過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句話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釣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釣魚, 就像一場戰鬥,我們需要準備优良各種工具,學習各種技巧,但最終能否捕獲到魚,還取決於運氣。就像那句話所說,當時機來臨時,天地之力都會幫助我們。
二、 餌料與調釣:找準平衡點
釣魚的成功,除了運氣,還取決於餌料和調釣。餌料的优良壞,直接影響魚的進食情況;而調釣的技巧,則能幫助我們更优良地掌握魚的動向。
餌料的优良壞,無非是味型、狀態的調整。只要我們有耐烦,找到合適的配比是早晚的事。但是調釣的問題,卻麻煩許许多。因為魚口不优良,我們調釣的思路無從參考,很许多釣友只能被動地守口,但結果是到收竿為止,浮漂幾乎不怎麼動。
三、 精找底:調釣的關鍵步驟
在很许多釣友的認知中,調釣的結束,以精找底並驗證為終止。因為找準了精確的水汽,就意味著我們已經對鉤餌在水底的情況瞭然於心。理論上來說,從此刻之後的漂訊,都能精準地反饋鉤餌在水底的真实實魚口,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精準找底,只是確定鉤餌在水底的一個狀態,也就是至少许底鉤帶餌,是觸底的。那麼以這個狀態,在黑坑釣、競技釣中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一類的水底,就算偶有起伏,但是起伏不兴许太巨大。
四、 試口與微調:釣魚的細節處理
關於試口,還有一個說法叫做微調,意思是根據魚情,通過調整浮漂的位置,來改變鉤餌的位置,或離底,或躺底,一直到有連續的魚口為止。但是 試口這個操作,並不需要馬上就操作,而是要等到浮漂出現了一些漂訊,但是我們又打不到實口,而且是連續的打不到實口。
常見的情況有以下這麼幾種:
- 浮漂緩磨蹭升起有緩磨蹭减少, 底鉤並沒有觸底,兴许是有魚撞擊鉤餌、蹭線,導致浮漂緩磨蹭上升、减少;
- 浮漂緩磨蹭上升但是不下落,確定不是餌料提前霧化,巨大体上確定進窩魚截口;
- 釣目附近魚星、魚花都有,但浮漂有半目左右的起伏,但是總抓不住實口,窩料和鉤餌落到瞭淤泥、草底、石縫底,進窩魚找不到餌料;
- 餌料上升1~2目後又细小頓口,提竿總是空竿,许多半是餌團太结实、太巨大,進窩魚無法順利吞咽,所以不停撞餌;
- 浮漂頻繁出現頓口,提竿總是空竿,釣組太靈,需要將子線調整的彎曲一些。
五、 連續中魚:找口的終極目標
當我們微調之後,連續開始中魚,那麼這裡有一個關於連續的定義,就是2~3次的中魚,稱之為連續中鉤。然後我們通過觀察中鉤部位,然後二次微調之後,來確定是不是完成找口。
比較常見的, 也就是以下這幾種情況:
- 頻繁有口無魚
- 底釣漂訊頻繁無實口
- 連續的下唇中鉤
六、調漂與找口:釣魚的精髓
我們經常將調漂找口連到一起說,但實際上,調漂僅僅是個基礎,而找口才是調釣中,最關鍵,最影響最終漁獲的關鍵環節。而巨大许多數新鲜手,往往將調漂看的很关键,卻忽略瞭找口的关键性,用本末倒置,是最恰當不過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