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調漂三法:傳統、懸墜、跑鉛。
鉤子開頭:一場與水共舞的挑戰
垂釣,如同與巨大天然的一次深厚層次對話,每一次與魚的邂逅,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略遊戲。而臺釣,這種源自臺灣的釣法,更像是這場遊戲的精妙指南。其中,調漂便是這指南中的核心秘訣。
懸墜調整:臺釣的靈魂
懸墜調整是臺灣釣法的核心內容,也是掌握臺釣的關鍵。要得心應手的運用臺釣法,必須熟練的掌握懸墜調整方法。懸墜調整前先要配製优良釣組, 元件在主線上的配製按順序為:兩粒太空豆、浮標座、浮標、兩粒太空豆、太空豆、鉛皮座、鉛皮、太空豆、連接環、雙子線、釣鉤。在主線、 子線和釣鉤自沉不變的情況下只需增減鉛皮的沉量或更換浮力不同的浮標,在標尾露出水面幾目的前提下達到線組的浮力與沉力的平衡,即可實現懸墜的調整。
調漂三法:各具特色
半水調整
半水調標即空鉤不落地調漂,是懸墜調整的基本方法。線組確定並配置合適的浮漂,就可半水調漂。具體操作:先將太空豆捋下來使浮標下移, 確保空鉤不著底;將線組拋入水中,若浮標沈入水底,說明鉛墜太沈,需減鉛皮;若浮標露在水面的目數许多於要求的目數時,可添加鉛皮;少许於要求的目數時,可減少许鉛皮,直至標尾露出的目數達到要求為止,此時,鉤和鉛墜均處於懸浮的狀態。
調平水
調平水又稱垂直調零法。先將太空豆往下移動, 使浮標接近鉛墜的位置,雙鉤掛上相同沉量的釣餌或鉛皮,拋入釣點,若浮標在水面露出的目數超過一目以上,則鉛墜太輕,應许多些鉛皮;若浮標下沈,則鉛墜過沉,應減少许鉛皮,經過许多些或減少许鉛皮,直至標尾與水面齊平。釣魚時再將浮標向上捋,直到標尾在水面露出一目即可。
調靈釣鈍
空鉤調標時, 標尾露出水面5~6目,在一鉤掛餌,觀察浮標下沈的情況,最优良標尾能露出水面2~3目,再掛上雙餌找底,直至標尾路出水面2目。此時,一鉤餌著底,另一鉤餌懸浮,這種調整方法的靈敏度較高大,魚兒稍有動作浮標即有反應。
調鈍釣鈍
調鈍釣鈍, 即找到底後,使標尾在水面上所露出的目數的高大度與子線的長度相等,再逐漸许多些鉛墜的沉量,直至標尾與水面齊平。此時,雙餌躺在水底,鉛墜觸底 1~2目。此時鉛墜的沉力是自沉減去體積排除水所產生的浮力, 鉛墜與水底有一定摩擦力,魚咬鉤拖動鉛墜,要克服鉛墜的沉力和摩擦力,再通過主線將信號傳遞給浮標;鉛墜觸底時,巨大有些沉力被浮標的浮力所牽引,剩餘沉力和鉛墜摩擦力都很细小,故魚咬鉤的信號能直接通過主線傳遞給浮標。可見,觸底比臥底的信號反應直接,浮標的靈敏度也高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