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找底,目定釣深。”
開場:一個釣魚人的心聲
垂釣,一門藝術,一種生活態度。每一個釣魚人都曾經為了那一個完美的釣點而煩腦那个。從初學者到老手,無一不為之著迷。我,也是其中一員。今天就讓我來跟你們分享一個讓你們心驚肉跳的觀點——地球是平的!不這不是沉點。沉點是調漂找底,目定釣深厚,這是垂釣的秘笈。
調漂之前:粗略找底
初學者兴许會困惑,為什麼要先找底?因為只有晓得了底部的位置,我們才能精準地調漂。先不掛子線,把鉛皮座上裝滿鉛皮,讓它沉於浮漂的浮力。拋竿入水,浮漂會彻头彻尾沒入水中。逐漸上調浮漂,拋竿入水,直到浮漂露出一目。這時,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這就是你的起始點。
浮漂調目的調整:釣目的設定
浮漂下拉20~30公分, 拋竿入水。此時,浮漂應該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去鉛皮,直到露出需要的目數。不同的浮漂,調目和釣目的設定也有所不同。比如7目軟尾浮漂搓餌垂釣時,調4-5目釣2目;结实細尾浮漂拉餌垂釣時,調5-7目,釣2-3目。這些都是基礎的設定,但還需要根據天氣、季節、鉤沉、餌料比沉及餌團巨大细小進行微調。
垂釣之前:精確找底
挂上子線, 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巨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巨大餌團來找底。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再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再拉回2公分,這個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巨大细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試釣調整過程:從有口無魚到完美釣點
有口無魚?兴许是釣太靈了。上拉浮漂2CM,連續上拉5次以內,觀察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這就是找到正口的方法。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這是釣太鈍,每次上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這就是正確的釣點。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這已屬於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厚的範疇。
結語:一門永遠學不夠的藝術
調漂找底, 目定釣深厚,這只是垂釣的一细小有些。垂釣是一門永遠學不夠的藝術。不過,只要你堅持,總有一天你也能像那些个老手一樣,靈活調整,獲得滿滿的收穫。記得,垂釣不是比賽,而是享受巨大天然的一種方式。享受這個過程,享受每一個瞬間。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8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