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反向找底,驗證是關鍵。

一、調漂的困擾:浮標的變化

許许多垂釣愛优良者在尋找水底時常常陷入一個疑問:為什麼在找底時浮標露出水面3目,但當掛上餌後卻變成4目呢?這個問題看似複雜,實則其實相對簡單。關鍵在於你掛的是什麼東西找底,它的體積和沉量與釣餌的差異。

二、 虛底與實底

在天然環境中,長期穩定的靜流區域和積淤較厚的養殖池塘,水底往往存在厚度不等的“虛底”。用較沉的鉛皮裹在鉤上找底時,鉤子轻巧松穿過虛底,落在較结实的“實底”上。當你換上釣餌時, 因為餌的沉量比鉛皮輕,鉤子沉底後兴许只落在虛底的表面或埋在淺表,導致浮標露出水面的目數许多些。

三、 橡皮塊找底

我喜歡用细小橡皮塊找底,原因有二:一是它不會脫落,能夠準確找到底;二是能根據視標的粗細、釣餌的輕沉和虛底的軟结实選擇不同沉量的橡皮塊,非常方便。橡皮塊取材轻巧松,能用學生擦字的橡皮用刀片切成巨大细小不等的立方體。這種四方塊與常規釣餌的外形相比,许多了棱和角,魚對它不習慣,轻巧松避開,找底時更加順利。

四、 反向驗證法

為了確保能夠準確找到底又不會過度找底,能採用“反向驗證法”來檢驗。比方说調整到5目釣5目。上鉤掛橡皮塊雙鉤到底,得到標尖露出水面5目,然後將浮標往下移1目,觀察是不是變成4目。如果沒有變化,說明已經找過底。接著將浮標繼續往下移,直到變成4目,然後將浮標上移1目,使其回到5目位置。

五、 釣餌的沉量與調整

換上釣餌後,如果釣餌的沉量比測底時的橡皮塊輕,浮標會上升一點。這時能將浮標下移到5目,也能暫時不動浮標,先試著釣魚,再根據浮標的動作和中魚效果進行調整。對於是不是找到底,有些人總覺得心裡沒底。我的建議是千萬不要草率行事,一定要把底找實瞭。特別是釣鯽魚時,要特别注意不讓餌穿過虛底,因為鯽魚沒有挖掘泥沙尋找食物的本領。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