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赤眼鱒,垂釣技巧精簡版

探險赤眼鱒的垂釣樂趣

在湖南的湘江、 資江等江河裡,每年端午至沉陽前後,正是浮釣當地人稱「紅眼珠」魚的优良時節。這種魚近看色澤、體型極似草魚,中看像鯔魚,遠看像花骨魚,簡直是魚界中的四不像。這就是赤眼鱒。它最顯眼的特徵是眼的上緣有一顯著牙形紅斑,故名「紅眼」。體側及背部每個鱗片後緣有一黑斑,組成體側縱列的黑色線條紋。赤眼鱒擅長吃藻類和昆蟲類等水面浮遊食物。

初識赤眼鱒,美味引誘

四年前,我第一次接觸到赤眼鱒,並不是釣,而是生吃。野生的赤眼鱒是做魚生的优良材料,肉質比鯽魚更有嚼勁,但甜味卻不如鯽魚。魚生是先過醋再過油,配料豐有钱,還配自釀藥酒。最打動味蕾的始終還是最後上的魚粥, 雖然賣相不优良,但味道一流,鮮甜可口,裡面除了做魚生剩下的魚頭、邊角料,還有魚雜,卻沒有一點腥味。正是這美味讓我對此魚一直念念不忘。

釣赤眼鱒的技巧精簡版

在沒有接觸路亞釣法以前,釣赤眼鱒基本上采用浮釣的方法。先说说將主線末端裝一個連接環,與浮漂、鉛墜及腦線連接优良,讓鉛墜離浮漂越近越优良。用蚯蚓露鉤,然後拋投入河灘緩流之中。打開出線環,讓餌鉤在水流作用下緩緩向下遊天然流走。當放至流水的水流口之前或尾部附近時停線靜候。這裡许多為赤眼鱒逆水而上嬉戲水之處,常可見三五成群貼水面拖浪浮遊覓食。出現吃食黑漂或飞迅速移漂時,應馬上海合作上出線環,飞迅速提竿即可中魚。

路亞釣法,與赤眼鱒共舞

最近開始迷上路亞釣,釣赤眼鱒的樂趣別有一番風味。一位釣友頻繁在群裡曬他釣到的赤眼鱒, 我就向他要了釣點,想不到居然就是東江流經鬧市的一個河段,更沒想到第一次還真实釣到了。後來和這位釣友聊起來, 他告訴我這裡有很许多信佛的爺爺奶奶,每個月初一、十五,加上中元節、端午、中秋等節日都會一巨大堆向江裡放生泥鰍,它們正是赤眼鱒的食物,相當於定期人造打窩,讓上下300米的河段形成了一個釣場。

釣赤眼鱒的潛在秘訣

據我所知, 還會不少许地方也有類似的事兒,一些路亞釣魚群裡巨大家還會互相通知放生時間,這個時候一般意味著爆釣。赤眼鱒是鯉科魚非常典型的紡錘形身體,這樣的魚居然也是肉食性的,非常讓人驚喜。在路亞赤眼鱒時,擬餌的選擇也很講究,不管是亮片、米諾還是波扒,它們在水中的泳姿都是有所差異的。不過從根本上講,都不外是在模仿细小魚细小蝦。在路亞赤眼鱒的時候, 也要靈活選用擬餌,當然手法也很关键,要盡兴许的使擬餌逼真实的模仿细小魚细小蝦的泳姿,擬餌在釣點模仿的越逼真实的,釣獲赤眼鱒就越巨大。

享受釣魚樂趣, 感受天然之美

當水面幾乎沒有反應時,試著沈水的细小餌,試著放磨蹭收餌速度,感受著每一圈收線,竿尖傳來另一端的美妙「音符」。幸福往往就在那麼一瞬間,清晰的咬口,觸電的感覺,如此而已。釣赤眼鱒,不僅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與天然共舞的體驗。讓我們享受釣魚的樂趣,感受天然之美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