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垂釣三寶:竹竿輕巧,手線靈敏,自吞釣法精準。
黑魚垂釣,三巨大神器揭秘
垂釣,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對於黑魚這樣的水中霸主,我們需要的絕非一般的垂釣設備。今天 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黑魚垂釣的三巨大神器究竟是什麼,又是怎么運用這些神器,才能捕捉到這位水中的“黑金”。
神器一:竹竿輕巧, 如劍舞動
在黑魚垂釣的世界裡,竹竿是垂釣者的第一選擇。一截長達5至7米的竹竿,輕巧而堅固,如同劍舞動於水,既不損傷環境,又能輕鬆捕捉到黑魚的動向。竹竿的一端系著0.4至0.5厘米的尼龍線,線的另一端則是釣魚鉤,整體結構簡單卻有效。
神器二:手線靈敏,如鳥瞰地
手線,是黑魚垂釣中的靈魂。長達15至20米的尼龍線,粗細適中,既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又能保持輕盈。這條線,如同鳥瞰巨大地,讓垂釣者能夠全方位掌握魚情。線的一端系在木或竹片上,另一端則是釣魚鉤和墜子,整個設備簡約而不失精緻。
神器三:自吞釣法,如神助
自吞釣法,是黑魚垂釣中的神秘武器。這種方法不僅能讓垂釣者在釣其他魚類的同時,順便捕捉到黑魚,而且成功率非常高大。釣具的製作方法簡單容易行, 一塊長方形木板或竹塊,兩端削成“V”形,用尼龍線繞在“V”形內,線的一端穿過细小孔,另一端則是釣魚鉤和釣餌。
下釣時,將釣餌拋入離岸3米左右的地方,魚線板用石頭壓住竹簽插入岸邊泥土中。如此,垂釣者便可放心去釣其他魚類,而黑魚一旦吞下釣餌,便會自吞釣餌被鉤住垂釣者便可收線得魚。
釣青窩、 黃窩、黑子,黑魚垂釣的三巨大季節
黑魚的生產周期,與其他魚類不同。每年的5至9月份,是黑魚產卵、孵卵、帶子生長的時期,也是釣“青窩”、“黃窩”、“黑子”的最佳季節。
釣青窩
5至6月,黑魚成雙成對地在水草叢生的邊緣淺水區交配。它們將雜草咬斷,用尾將草掃開,形成一個圓圓的亮水洞,這就是“青窩”。垂釣者觀察到“青窩”後,即可用细小活青蛙或细小魚做餌下釣。
釣黃窩
初夏,黑魚產卵後,卵呈淡黃色,叫“黃窩”。這時,雌黑魚在卵下守護,雄黑魚在四周巡視,擔任警戒。釣者能采用與釣“青窩”相同的方法,一定能夠釣到黑魚。
釣黑子
8至9月份, 魚卵孵化變成细小魚,细小魚呈黑色,成團地在水面上遊動覓食,這叫“黑子”。釣“黑子”的方法與釣“青窩”、 “黃窩”相同,但為了釣到更许多的黑魚,最优良是待黑魚產卵後,再釣“黃窩”和“黑子”。
黑魚垂釣, 一門深厚不可測的藝術
黑魚垂釣,並非簡單的技巧,它需要對魚情、環境、設備的深厚入了解,更需要對巨大天然的敬畏之心。只有真实正掌握這三巨大神器,並善於運用,才能獲得一份收穫的喜悅。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