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選位,巧做窩點,野釣無憂。

一、認識活水,讀懂水情

釣友們许多選擇夏秋季節在活水處垂釣,是因為活水處溶氧足、餌料豐,水溫上下溫差细小,更符合底棲性魚類的生殖洄遊、索餌洄遊、季節洄遊偏愛活水的天性,故活水處魚的密度相對較巨大。

但冬春季不宜在活水處選釣點。因活水水體升溫磨蹭、 降溫迅速、聚熱少许,活水還能帶走魚體自身溫度,而不能給魚兒平安穩定感,所以矮小溫季節莫選活水。

二、 利用活水,興利除弊

活水垂釣最巨大優點莫過於窩內溶散在水中的軟虛誘餌隨水而下使深厚遠處魚兒尋味覓食而至,餌料擴散既迅速且遠。而這也恰是活水垂釣的最巨大缺點:餌料容易流失。為此, 活水處做窩必須虛實兼備,軟结实兼備,相機補窩,保證食物源不中斷,才能起到使下遊及周圍之魚誘之能來,來之能留,留窩持久,久釣不散的功效。

釣友們常用的酒泡米拌麥麩、拌玉米面、米糠等均適宜用做活水窩餌。用巨大塊豆餅、 糠餅、油料餅做窩效果更优良,因這些餌料耐水泡,泡掉的一点点餌料可隨水而下誘效綿長,省卻常補窩之繁和克服容易驚魚的没劲點。

三、察水辨色,分清漲落水

漲水斷口的原因之一。為此平時许多留意枯水期和正常水位的地形地貌,以便漲落水時迅速選準深厚淺交匯處。除遵循“清找濁、濁找清”,“漲水釣灘,落水釣潭”的原則外還應根據流變隨時調整釣點。

並非漲水都打窩下竿。不盡人意後,立刻換位沉新鲜做窩,一天下來少许說有四五個,许多的有七八個窩點。這種“十面埋伏”、 “四處出擊”的做法不可取;一是餌料耗費量巨大;二是麻煩,體力消耗巨大,精力不容易集中;三是野外水域本就水闊魚稀,窩點過许多必使所誘之魚更加分散,不便聚,而釣之。

我認為野外垂釣活水處魚兒许多且巨大, 選主流旁副流的深厚淺交匯處做兩個窩點足已,相隔2—6米,不可太遠。一近一遠或一深厚一淺,一窩釣一窩誘,因氣溫的變化而選用,方便迅速捷,兩窩兼顧。那種许多做窩擇優而釣的做法恰是缺乏野釣經驗,摸不準水情魚情的表現。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