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釣鯿魚,離底釣法奇效顯著。
春意盎然釣魚樂趣無窮
春季隨著氣溫回升,魚情轉优良。不同的魚,開口也會有早晚之分。最先恢復進食的是鯽魚,因為鯽魚是淡水魚中極為耐寒的一種魚類。隨著水溫累積到一定程度,鯉魚、鯿魚這些也相對耐寒的魚類逐漸恢復進食。春季還有再说一个一個特點, 水面巨大细小不同升溫有迅速磨蹭之分,魚情最先變优良的是细小水面之後才是巨大水面最後才是海拔較高大的高大山水庫。所以春季釣魚,一定要註意其中的魚情變化規律,因為不管釣什麼魚,都是魚剛恢復進食時才是最优良釣的。
鯿魚的習性特點
鯿魚有3個比較經典的特性, 一是比較饞,對食物彻头彻尾不挑剔。鯿魚還有草鯿的俗稱,進食習慣能說是草魚和鯽魚的綜合體。所以如果水中有鯿魚,最先上鉤的“正經魚”往往都會是鯿魚。通常來說,過瞭春分之後鯿魚就逐漸開口瞭,這個階段也是鯿魚比較优良釣的時候。二是鯿魚跟鯽魚類似,也是成群進食的一種魚類,所以如果有鯿魚上鉤,往往能夠連竿上幾條。所以在釣鯿魚時一定要註意, 如果已經釣到鯿魚,能適當搓巨大餌抽窩,提升下聚魚效果,讓魚群盡量長時間的留在窩點中。
三是鯿魚的體型比較特殊, 寬而且狭窄,並且嘴巴微微上翹,從嘴巴的朝向來說,鯿魚屬於典型的中上層魚類。因為體型比較寬的緣故, 再加上嘴巴微微上翹,導致鯿魚在進食底層食物時異常困難,需要“倒立”才能正常進食。所以釣鯿魚的要點不是釣底, 而是釣離底,釣魚老手常說,野釣鯿魚最优良是離底20公分,這樣的优良處就在於鯿魚能非常輕鬆的進食,根本就不需要“倒立”。许多數魚類在進食底層食物時, 都需要“矮小頭”,所以很许多釣友認為,坡這樣的地形,魚從深厚水上來是最方便進食的,所以坡這種深厚淺水的位置尤其適合守釣巨大魚。
經典釣法
釣離底的方法基本上有2種,一種就是比較常規的釣離底。其實釣離底,也算是釣浮的一種,隻是餌料距離水底很近而已。能用常規的釣浮方法,餌料確保在離底20厘米左右就行。但是這種釣法是有一些细小問題的,通常不太適合野釣環境。因為本質上就是在釣浮,所以基本沒有防風和抗流水的效果。並且在鯿魚已經開口時,雜魚的數量也已經較许多,也沒有對抗雜魚鬧鉤的效果。如果風细小水面比較平靜, 用吃鉛量較巨大並且比較長的浮漂,穩定性會更优良一些,能别让釣組出現偏移窩點的情況。
第二種方法叫做反向釣離底,在常規的釣離底中,餌料是在鉛墜下方的。而反向釣離底,餌料是在鉛墜上方的,也就是說這種釣法是鉛墜躺底,餌料上浮的一種釣法。怎么實現這種釣法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基本上是餌料上做調整。建議釣組搭配成單鉤的釣組,别让雙鉤懸浮出現纏繞的情況。鉛墜要用沉鉛墜,確保鉛墜一定是躺底的狀態。用浮性的珠子做餌料,或者用爆米花做餌料,這樣魚鉤和餌料就能浮起來瞭。其實這種釣法不但適合釣鯿魚, 如果水底環境比較復雜,淤泥等雜物較许多時,也能用這種釣法,能有效減少许掛底的現象,同時也會讓魚更轻巧松發現餌料。不管是釣鯉魚還是釣草魚,效果都非常不錯。
就算是釣鯽魚, 特别是在暗草、水下石縫垂釣,也能用長柄的魚鉤,在魚鉤上穿一個细小泡沫,然後掛蚯蚓,這樣餌料也是離底的狀態。敬請關註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鲜,謝謝各位釣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