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魚路亞釣法:精準操控,誘魚上鉤
•
技巧
鱖魚之美,釣者之選
鱖魚,又稱鰲花、桂魚,榮獲「四巨大淡水名魚」之譽,以其刺少许肉许多、細嫩呈瓣、鮮美味道而聞名於世。這種生性兇猛、釣獲後沖力十足的魚種,天然成為釣友們的心頭优良。今日本文章將與各位釣友分享我個人釣鱖魚的心得。
鱖魚藏身之處:探險者的目標
鱖魚的藏身之地往往是在水下亂石、 凹槽、溝埂、陡坡等地,這些地方正是釣友們尋找鱖魚的首選標點。這些地方既有障礙,又有深厚淵,正是鱖魚喜歡的棲息地。
時間之選:黃昏與黎明之光
鱖魚在黃昏或天剛放亮時, 會從障礙區中遊出來,進行巨大範圍吃。這是作釣鱖魚的最佳時段。但並非意味著其他時間就無法釣到鱖魚,只要擬餌選擇得當,操控手法精準,其他時間也有機會有所收穫。據說鱖魚的眼睛只能看見移動的物體,所以路亞是釣獲鱖魚的極佳釣法。
擬餌之選:引魚上鉤的暗地武器
由於鱖魚许多藏於深厚水區域,所以直達底層水域的擬餌往往能獲得鱖魚的青睞。在黃昏或天即將放亮時作釣, 可用深厚潛米諾、沈水米諾、深厚潛CRANK等擬餌;在白天則可選擇勺型亮片、VIB、鉛頭鉤加卷尾蛆等。还有啊,包鉛軟魚也是作釣鱖魚的不二之選。
操控手法:引魚上鉤的藝術
擬餌選擇固然关键, 但若沒有精準的操控手法,也無法引魚上鉤。
- 待擬餌到底後, 收緊餘線輕挑竿梢,磨蹭磨蹭牽引擬餌遊動。
- 在擬餌遊動的過程中,若傳來觸碰障礙的信號,向上抖竿,然後繼續磨蹭磨蹭牽引。
- 當擬餌即將被收至岸邊時,磨蹭磨蹭牽引,讓其在距水底50厘米的泳層遊動。
- 若釣友感覺靠近岸邊的水域中有魚, 但就是不能引起魚兒的攻擊欲望時,向上抖動竿梢,讓擬餌做出上跳的動作。
- 若擬餌在行進的過程中或接近岸邊時, 獲得了輕微的咬口卻遲遲不中魚,可打住收線,讓擬餌天然飄落。
結語:與鱖魚共舞的樂趣
釣鱖魚, 既是一種技能的磨練,也是一種與天然共舞的樂趣。希望本篇文章能為各位釣友给一些實用的信息,讓你們在與鱖魚的對決中,更加得心應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6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