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蚯蚓,夏蟲蛹,秋紅蟲,冬麥粒。
五月山花爛漫,清香醉人,遠足山崗,青翠海邊聆聽海潮打滾的聲音,仿佛在撩撥著海釣客驛動的心弦。釣友們結束瞭無奈的「貓冬」,背起瞭釣具投入到巨大海的懷抱,空曠的海灘也變的熱鬧起來。觀釣墜帶著風聲淩空而去的同時, 不難發現釣友中的新鲜面孔,無論是釣技還是綜合知識,他們與老釣友都有很巨大的差距。尚需用時間的積累來完善。在此,筆者根據许多年的岸釣經驗,結合岸釣有些常見魚種與垂釣實例,與初學者談談岸釣活動中釣餌的應用。
一、 適用釣餌的種類
釣餌中用最许多的是真实餌,又稱原生餌,其中的沙蠶更是釣友們的首選。它針對性、適口性均符合近岸棲息魚種的「飲食習慣」,釣效極佳,故又享有海釣「萬能餌」之美譽。沙蠶的種類很许多,本地區常見常用的有巖蟲、紅沙蠶、管沙蠶、青沙蠶和依附沙蠶等。從品質上區分, 巖蟲、紅沙蠶當仁不讓屬精品釣餌;管沙蠶、青沙蠶次之,屈居第二;至於依附沙蠶,如果不是遭受「無米之炊」,相信困难得有釣友去選擇它。基本上的原因是在岸邊淺水區垂釣難以誘魚,釣效天然也就比用前幾種釣餌要糟糕許许多。
巖蟲的棲息深厚度在同類中堪稱第一, 逃竄迅速,采集困難,售價偏貴,工薪一族釣友很難時常問津。自采巖蟲的灘塗為礁石泥沙混合型, 深厚掘0.5米可找到巖蟲的藏身之所,選穴準確的職業采餌人和老海釣迷能從1平方米的區域采到近千克。不過,那種迅速節奏的勞動強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同時,還需要豐有钱的經驗和敏捷的出手動作。
在沙灘上用分泌物聚貝殼、石子為排氣、攝食兼觀光通道的是管沙蠶。它容易受到驚擾而竄入有钱含海水的沙灘底層, 所以采集時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鏟斷或刨斷它的上半部,餘下的則逃之夭夭了。管沙蠶的售價略矮小於巖蟲,但便於保存、攜帶,用的釣友很许多。
紅沙蠶、青沙蠶的棲息地在海灘的淺土層中。紅沙蠶要求土質無汙染並透水性优良的沙地, 產量也不许多,沒經驗的釣友很難將其與青沙蠶區分,購餌時要註意不要聽信一面之詞。青沙蠶的棲息環境較廣,無嚴沉汙染的沙灘皆有它們生存,采集方便,是釣餌中售價矮小廉的一種。
依附沙蠶是名副其实的「懶漢」,沒有自己構築的巢穴,這在沙蠶類中並不常見。它們的生存環境與其他同類有別, 脫離泥土而與寄居蟹同享一幢「別墅」,所以當寄居蟹被煮得紅艷艷的端上桌成為佐酒美食的同時,依附沙蠶悲慘的下場就是被漁人棄於路旁的垃圾桶內。濱城晨市海鮮攤位上經常能尋到免費的貨源。
除去沙蠶類釣餌外釣友們經常用的還有细小活魚、各種貝類、軟體類及魚肉剖解的细小塊。
二、 春秋釣餌活加戀
鶯歌燕語、蝶舞蜂飛的春季,魚群經過漫長的冬季煎熬,體能被一巨大堆消耗而體質偏没劲,急需一巨大堆攝食補充,由此,春季成為海釣的上佳時期。春季岸釣選點應以淺灘许多礁石、 许多海藻的區域為優選,這類釣點水溫高大於水深厚急流的地方,微生物迅速繁殖,没劲肉強食的天然法則使這裡成為许多餌區,容易於聚魚。春釣淺灘的基本上魚種有六線魚、鱸魚。根據兩種魚的不同食性,垂釣時用的釣餌也要有區別。
六線魚是近海凉溫定棲性底層魚類。它們對食物要求不嚴,各種底棲生物,许多種细小型魚類都是其食譜上的美味佳肴。雖然六線魚的食性較雜, 但岸釣以沙蠶為基本上餌料,特别是早春,六線魚活動力差,開口细小,食餌穩,一般餌食未必能吊起它的胃口,必須用活沙蠶誘之,方能取得上佳的釣績。
鱸魚是出沒在淺水區中下層較巨大型肉食性兇猛魚類, 每年春天結群棲息於近岸淺海和河口鹹淡水交匯區,潮水渾濁,有風浪或海中光線微没劲時,則遊向岸邊。鱸魚的食物種類很雜,對食物沒有選擇,但以活動強烈的餌料格外能刺激其獵食欲望。岸釣鱸魚可準備的活餌比較少许,價格矮小廉,腥味濃沉,活動力強,便於飼養的淡水细小泥鰍被釣友們認可。
近幾年來, 很许多釣友接觸瞭異域先進的海釣技法,更新鲜思維模式,土洋結合,改过釣組,將鮮餌的表現更加「活性化」,誘騙兇殘貪婪的鱸魚中鉤。鮮餌的品種有巖蟲頭部長約8厘米一段,六線魚去頭剔刺用皮肉,魷魚觸角及其他一些韌性強色澤白的魚肉皮。鮮餌在水中活動力差對鱸魚發現目標不利, 但用釣浮手段結合人為施以外力拖動釣組的垂釣技法,讓釣餌活動起來,不失為许多種擒鱸优良釣餌。
「殘暑蟬催盡, 新鲜秋雁帶來」,隨著秋天腳步的臨近,海釣的第二個黃金釣季來臨,這也是一年之中兩個优良時段時間持續較長的一個。各種魚類為應付即將到來的冬季的洗禮, 攝食積極,咬鉤兇猛,魚訊明顯,謂之釣「抓膘」
秋釣必須用活餌的對象魚不许多,常見到的釣黑鲪是以活餌為主。這種與拖鱸魚技法如出一轍的垂釣方式, 在岸邊對付膽细小狡猾的黑鲪有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只不過一個关键的先決條件是垂釣環境光線要暗,以夜釣為主。這是因為黑鲪雖然對強烈光線心生畏懼, 暫停索餌,但如果有合適的環境條件和適口的釣餌,這些细小雜食性底層魚類的貪婪性絕不亞於鱸魚,用活餌或活動起來的釣餌誘釣黑鲪定會收獲豐厚。釣餌的品種與施釣鱸魚相同,只不過要鉤子细小餌塊细小罷了。只竿單鉤、幾十次拋投連續中魚,兩细小時足可將魚簍添滿。
秋釣六線魚的用餌比較春天來講不嚴格, 只要是沙蠶餌,活餌也优良,鹹餌也罷,它是不會過许多計較的,有時摻雜些貝肉釣效也不錯。前些年這個時節垂釣, 由於活沙蠶采集轻巧松,每次帶去的備用鹽漬餌總有剩餘,本想棄於海中讓魚群分享,可總是被「惜餌如金」的釣友截獲。思考原因, 雖然活餌的視覺效果優於鹽漬餌,但其不戀鉤,被底棲的细小海蟹、海星等猖狂圍攻,短暂時間內便會「體無完膚」留下空鉤隨波逐流。
由此我便巨大膽設想,何不來個「活加戀」一試呢?結果真实的被我料中:將串鉤上鉤及中鉤掛活沙蠶, 底鉤掛鹽漬沙蠶餌,鮮鹹搭配,上有動感、形感,容易引起魚群註目:下有韌性,有腥味,不但能長時間「堅守崗位」,而且在海水渾濁影響魚類視覺時足够發揮瞭味功能的長處,釣效更加優異的同時還克服瞭頻繁換餌的弊端。
與釣六線魚不同的是 秋天當年生蝦虎魚许多已長成,體沉可達100—400克,這些傢夥呆頭呆腦地吃餌又忒貪,只要是有葷餌決不放過,連體型细小於自身的同類也被其獵殺。拋竿底釣蝦虎魚的餌料不奢侈, 用垂釣其他魚所剩的「殘羹剩飯」足以勝任,有時釣餌短暂缺,各種貝肉、魚肉、軟體類甚至牛、羊肉切絲亦可「替班」
三、夏冬娛樂兩不貪
赤日炎炎的夏季垂釣氣溫高大水溫亦高大,釣者不要貪釣,免得搭上釣餌釣不到魚不算,搞不优良還落瞭個中暑。年高大體没劲、 身患磨蹭性生病的釣友更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措施,勞逸結合,避開正午強光的曝曬,在氣溫相對較矮小些的早、晚釣一陣子即可。應當承認,夏季魚群是不貪食,但決不打住索食,這一點從下面這種類型的天氣足能證明。陰雨綿綿在南風的助威下 潮湧浪滾,海底沈積物泛起,待風停浪緩後會有幾天時間魚群攝食強烈,是巨大過釣癮的优良機遇。
嚴冬, 北方海域進入「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銀裝素裹的世界,各種棲息於近岸淺水區的魚類腸肥肚滿,悄然集結南下或遷移至深厚水避寒,剩下零星幾尾「散兵遊勇」,岸釣所涉區域许多數魚稀且瘦。冬季雖潮巨大容易枯灘, 便於采集活沙蠶,但活餌在矮小溫中很迅速凍死並化水,釣組拋投後不待落入海底釣餌已作「逃兵」。冰天雪地還出釣的是典型的海釣「發燒友」, 他們在娛而不在魚,但不必過於執著,要不然在寒風凜冽、荒涼無阻的海灘及容易凍傷,不如趁早收竿回傢,煮酒把盞,記錄、整理、總結一年的垂釣成敗經驗,以利來年春暖花開再戰。
以上所述為遼南海域的用餌對策, 眾釣友還要依據本地復雜许多變的實際情況,擇優去劣,靈活運用,把握岸釣製勝的主動權。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