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進階指南:釣組精選與精準調漂技巧
哇塞,各位釣魚達人們,今天我要帶大家進階一下,講講臺釣的釣組精選與精準調漂技巧。這可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不聽說不會知道,聽了後絕對讓你的釣技更上一层樓。
釣組組合——臺釣的四大件
臺釣的釣組組合,簡單來說就是釣竿、鉤、墜、漂、線的組合。這些東西看似普通,但組合起來卻能決定你的釣魚效果。
來講講主線的組合。主線一般要比釣竿長10-30厘米。先裝上一個“太空豆”,再裝上浮漂插座,再裝一枚太空豆夾註浮漂座。然後再裝一枚太空豆,再把鉛皮座裝上。再裝一枚太空豆,用來固定鉛皮座的位置。最後拴上“返撚環”。現在還有直接帶V型掛鉤的鉛皮座,或掛○型圈,或直接與子線相連。
接下來是腦線的組合。腦線的直徑應為主線的1/2,實際上腦線只要比主線略小一號即可。長度約35厘米。兩端各拴上一個魚鉤。線要從鉤的內側拉出,要牢牢拴住。拴好後兩鉤相距約30厘米。將拴好鉤後的腦線對折,形成兩鉤一上一下,對折處打一個外圓字結,兩鉤相差半鉤長的距離。
最後,要將腦線與竿尖固定。在竿尖的尼龍線上打個結,在主線的另一端將釣線折回8厘米左右,連打兩個“圓圓”字結,形成一個大環,一個小環。把線順入大環,再套到竿尖的尼龍線上拉緊。解下時拉小環即可。
臺釣浮漂的調整——靈敏度是關鍵
臺釣的浮漂調整,關鍵在於靈敏度。以下這三點,都是影響浮漂靈敏度的關鍵因素:
1. 漂頭為實心細桿,像鉛筆芯一樣大小,長度較長;漂身用孔雀羽根或輕木等製作,中間稍粗,兩端尖細;漂尖為空心或實心細塑料管,分成若幹目,塗上不同的帶螢光的顏色。
2. 浮漂與釣線的結合是硬連結。先在釣線上穿上1粒太空豆,然後穿上漂座,再穿上1粒太空豆,把漂座夾在中間,垂釣時漂頭細桿就插在漂座上,釣線的動靜可以迅速地傳遞到漂上。
3. 漂尾很細,直徑一般只有0.5~1.0毫米,一目的長度一般是7~13毫米,以平均直徑0.7毫米、長度為10毫米計算,一目產生的浮力為3.9克。
浮漂的選用——根據情況選擇
浮漂按形狀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漂身,一種是短漂身;按標示竿可分為硬尾漂和軟尾漂;按材質又分為孔雀羽、巴爾沙木、化學合成等。
選擇浮漂應根據當時所垂釣的水域、魚情、季節、魚種和天氣來選擇。例如,所垂釣的水域為平釣池塘,魚種以鯽魚為主,季節為夏季晴天微風。這時應選擇長漂身的軟尾漂。
選擇浮漂時應記住短漂身的靈敏度高,長漂身的穩定性好,硬尾漂的信號傳遞靈,軟尾漂的信號傳遞穩。根據實際垂釣情況選擇出適合自己垂釣的浮漂。
臺釣浮漂的調整——調四目釣二目
臺釣在正常情況下,對浮漂的調整通常是調四目釣二目。
第一步,先將浮漂座捋近鉛片座,使魚鉤至浮漂標示桿的長度,小於水的深度。然後,在空鉤的狀態下,在鉛皮座上增加或減少鉛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
第二步,在調好四目的基礎上,兩隻鉤子都掛上餌,投到釣點,並將主線全部壓入水中。這時浮漂就會慢悠悠地全部沉沒在水裡。然後將浮漂上捋,直至露出水面二目,並且雙鉤沉底。調整浮漂的工作就算全部完成,可以開始垂鉤了。
這就是臺釣的釣組精選與精準調漂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加油,各位釣魚達人們!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