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快速“找魚”的方法,學會以後你也能輕鬆釣到魚!

天冷钓鱼,主要是得学会找鱼,这个季节玩野钓,拼的不是窝料、不是饵料,也不是看谁的装备好、浮漂灵敏,就看你找不找的到鱼。当然了,有资源+天气好鱼开口,这两点肯定是基础,就不多说了。说到找鱼,就不得不提传统钓,由于传统钓装备少、机动性强,相较台

本文共計2011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9分鐘。

天冷釣魚,主要是得學會找魚,這個季節玩野釣,拼的不是窩料、不是餌料,也不是看誰的裝備好、浮漂靈敏,就看你找不找的到魚。

當然瞭,有資源+天氣好魚開口,這兩點肯定是基礎,就不多說瞭。

說到找魚,就不得不提傳統釣,由於傳統釣裝備少、機動性強,相較臺釣來說,能夠更快速地找到魚。

不過方法一定要對,有些新手總覺得傳統釣等於多打窩,於是一到釣位先打個十個八個窩,這樣的後果就是前腳窩剛打好、後腳就忘記打在哪裡瞭~

傳統釣如何打窩不會忘記窩子

可以多打窩,但前提是你得記得住,最笨的辦法就是打好窩以後拍個照,然後在照片上標註一下參照物以及魚竿伸出去幾米。

或者可以在腳下放一些東西做記號,比如石頭、樹枝或者稍微倒一點米。我比較推薦放石頭,打個比方,魚竿伸出去幾節就放幾塊,然後把石頭堆成一條直線,和魚竿伸出去的方向保持一致。

當然瞭,自己最好也記一下,新手的話盡量把窩子打在草洞、草頭或者其他障礙物附近,你的窩點附近有參照物,最容易記住。

如果打在亮水區,則需要記三個點,腳下踩的地方是一個點、窩料入水是一個點(也就是魚竿伸出去幾節)、然後在對岸再找一個顯眼好記的點,三點連成線,窩子就不會記錯瞭。

傳統的找魚,並不一定是窩子越多越好

大部分情況下,窩子多更容易找到魚、魚獲也會多一點,但也不是絕對的。

比如很多時候,由於某些原因會導致這一條河的魚都不開口,這樣一來你打十個八個窩子都沒用,但同一天可能其他的釣點會開口,這樣情況下換窩子不如換釣點。

而且窩子打得多,窩料會浪費、時間也會浪費。

我個人建議,一開始窩子不要打多,3~5個足夠玩瞭,我一般是打3個,打完以後等著,最起碼等半小時,發窩快慢和魚資源、釣位、天氣、窩料都有關,但冬季的話發窩普遍慢,30分鐘已經算快瞭,普遍在四五十分鐘。

至於網上那些號稱五分鐘十分鐘發窩的窩料、小藥,多半是智商稅,割韭菜的!

先打3個窩,這三個窩一定不要打在相似的釣位,比如不要打在同一水深,尤其是新手!

當你缺乏經驗,或者對這片水域不瞭解,無法判斷魚在哪裡時,打窩時一定要註意,要打在遠、近、深、淺、草區、光水區等不同的位置,這樣才能全方位搜索魚群。

傳統釣打窩快速找魚的方法

先打三四個窩,等上個把小時開釣,掛一根小蚯蚓或者二三根紅蟲,然後輕輕地下竿,動作一定要輕、小。

如果窩子裡有魚、正常開口,下去就會來,魚多可以連桿。

下去沒口就等一等,等一等還沒口就重新提起來再放下去,然後逗一逗、在窩子前後左右都試試。

釣個幾分鐘一點動靜都沒有,就換下一個窩子,全部試一遍都沒口,暫時放下魚竿,再等等。

等瞭一段時間再去試如果還沒口,就可以換釣點瞭,對,我建議直接換釣點,而不是換釣位!

如果說你打3個窩,一個沒魚、一個有魚但不多、另一個魚口蠻好,這就說明魚開口是正常的,沒口那個窩子單純是位置不好,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暫時放棄那些不出魚的窩子,出魚不多的窩子釣個幾條以後也可以放棄瞭,然後繼續打新的窩子。

你也可以通過觀察其他人的釣況來判斷,別人能釣到自己釣不到,那多半也是位置的關系。

既然已經確定這個地方的魚可以正常開口,那麼我們接下去就可以多打幾個窩子瞭,你打十個八個也行,前提是記得住窩子、釣的過來,同時不影響別人(釣魚人多的地方就不要打很多窩子瞭)。

最後補充:

不出魚的窩子不要完全放棄,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試試,有可能會出現驚喜。

我遇到過很多次這樣的情況,早上打下去的窩子到傍晚才發窩,但一發窩就狂拉,還有一種情況是發窩慢、並且發窩以後魚也不多,隻能釣個一二條,但個體特別大!

不出魚的窩子不要補窩,出魚少的窩子不要頻繁補窩、每次補窩量要少、隻需要一點點,出魚好的窩子補窩可以勤快點,不要等完全沒口才想起補窩!

冬季釣鯽魚,尤其是天氣不好時,咱們一定要用細線、鉤條細一點的魚鉤,另外餌料要小,比如蚯蚓,一定要用小蚯蚓,這個很關鍵很關鍵!能用紅蟲還是盡量紅蟲,紅蟲體積小,適口性更好。

很多人都知道釣鯽魚需要逗釣,同時逗釣也是傳統釣的精髓之一,但我想提醒的是,逗釣也講究方法,不要逗的太過於頻繁,另外魚口越差引逗的幅度要越小,否則會把魚嚇跑的!

文章就寫到這裡,希望我的分享能對大傢有幫助,剛入門傳統釣的朋友建議把這篇文章多看兩遍、一定能提高你的魚獲!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0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