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捕獲大鯽魚,小技巧大效果
•
技巧
春季釣魚出釣時間是很關鍵的,如果你感覺自己總是釣不著大鯽魚、大鯉魚不妨更改一下出釣的時候看看,沒準會有驚喜像我們這邊,近段時間總聽到釣友們吐槽魚太小、沒有年前好釣之類的,而通過我反復的觀察發現總是有這麼幾個人,都是下午出來打個窩,然後吃完晚
春季釣魚出釣時間是很關鍵的,如果你感覺自己總是釣不著大鯽魚、大鯉魚不妨更改一下出釣的時候看看,沒準會有驚喜像我們這邊,近段時間總聽到釣友們吐槽魚太小、沒有年前好釣之類的,而通過我反復的觀察發現總是有這麼幾個人,都是下午出來打個窩,然後吃完晚飯再釣,從五六點釣到十二點,鯽魚經常拉到手軟我因為晚上要寫文章、解答釣友們一些問題,所以夜釣玩不瞭,白天也基本上早上十點左右到釣點,釣到個下午三四點又得收桿瞭,可以說是完美地避開幾個上魚的高峰期正因為出釣時間受限製,所以我對釣位的選擇、窩料的投餵格外仔細為瞭能釣到個體大一些的魚,我昨天試瞭幾個笨方法,效果倒還不錯,應該是這段時間以來最好的一次瞭第一招:打下隔夜重窩關於隔夜窩料我已經說過很多次瞭,這辦法確實很有效果,尤其像我這種下桿比較晚的人,提前打窩、養窩太有必要瞭大傢應該都知道鯽魚的開口高峰期就是早晚,一般早上天蒙蒙亮的時候魚兒就出來覓食瞭,差不多到九十點停口(當然瞭如果天氣好會延長覓食時間,一天都有口的情況在春季也不少見)而我十點到釣點,如果現釣現打,不能說完全發不瞭窩吧,效率肯定高不到哪去但前一晚打下隔夜窩,就有一晚上的誘魚時間,魚兒在洄遊過程中發現有吃的就會停下來,即使吃飽也不會走遠,因為餓瞭可以繼續吃這個釣位我前天來探釣過,傍晚走的時候打瞭半包發酵的雜糧+酒米,混著泥土打的結果第二天上午十點,下桿就中魚,這麼快的中魚速度,我覺得爆護應該是沒跑瞭果不其然在連續釣瞭六七個魚之後,隨著一個小頓口,一尾斤鯽出水瞭,要知道上一次釣到野生斤鯽還是去年12月份呢第二招:舍棄老釣位,開辟新釣位打隔夜窩有多好處,但最大的問題是怕釣位被搶,所以除非你有足夠的把握拿到老位置,否則隻能找那些平常沒人去坐的釣位打隔夜窩當然瞭新釣位不是隨便開辟的,隔夜窩也沒有牛逼到能夠把魚吸引到它們從來不願意去的地方大傢看看上面這張圖,我新找的釣位滿足瞭以下幾個重要的聚魚條件:、左邊走水很急(每天中午電站開閘放水),前方是條小溪常年流水,我下桿處剛好處於一個水裡相對平緩的洄灣,魚能夠停留住2、我的釣點並不在正前方,而是在右邊靠近水草的地方補充一句,這一塊區域就這麼一灘水草,這裡要是不藏鯽魚我真想不出更合適的地方3、魚因為要產籽,所以必須上淺灘,我釣的這塊地方深淺剛剛合適,漲水之前才一米多點第三招:粗鉤大線笨浮漂說出我這次的裝備可能很多釣友都得吐槽瞭,因為用的完全是釣鯉魚的套路:.4的桿子+3號主線+2號子線+3克吃鉛的浮漂+六號伊豆(鉤子具體大小不明,老早綁好的,當時沒標記大小)主要是前天來的時候我老看見鯉魚在跳,金黃金黃的,讓人好生羨慕另一方面裝備太精細小鯽魚咬鉤的信號就多瞭,魚竿5.4要是打頻率手都會抽斷的,於是幹脆用“笨釣”,把水下的魚篩一遍,隻釣大鯽魚和鯉魚結果倒真和我想的差不多,特別小的沒怎麼上,大部分都是二三兩的,手感很舒服不過粗鉤大線鈍是肯定的,我調的平水釣的一兩目,有幾個個頭小一點的鯽魚什麼時候咬鉤的都不知道,感覺浮漂沒有動,提桿換餌卻有魚,好尷尬~中午十二點左右開始放水,沒到半個小時水就漲瞭三四十公分,可能是因為流動的水比較涼也有可能窩子裡魚被釣得差不多瞭,口變得很少,魚的個頭也明顯小瞭,到後面幹脆連蚯蚓都不咬鉤瞭本來像這樣的走水我是不補窩的,因為精確不到點上,但現在一口沒有隻能死馬當活馬醫,於是就用自己泡的碎米+泥巴,捏團打窩說明一下:這個米目前隻是半成品,還沒有上色,所以是白的酒米打下去後等瞭20分鐘,就上瞭一條小鯽魚,感覺發窩還蠻快的,估計是流水幫瞭忙連小奶鰱都誘過來瞭,這玩意兒腥味太重,取下鉤直接丟瞭回去後面也就釣瞭幾條不大不小的鯽魚,沒啥特別的驚喜,所以咱就不多說瞭,最後用“大眼妹妹”來結束文章吧總結一下:粗鉤大線能夠過濾雜亂信號,在小中取大,但前提是你窩子裡必須有大魚、有很多的魚;那怎麼樣才能聚來很多的魚呢,就看你會不會找釣位、窩子做的好不好瞭,所以我用的這三個笨招其實是一套,需要搭配使用【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7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