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輕口魚的4招,信號無處藏!

首先要說明一點,很多人都覺得冬季天冷所以魚口都很輕、浮漂動作很小,這是不對的。

首先要說明一點,很多人都覺得冬季天冷所以魚口都很輕、浮漂動作很小,這是不對的。

隻能這樣說:從整體上來看,冬季的魚口大多沒有夏天猛,這應該是要相比較而言的;另一點,冬天也不全是輕口魚,有的時候出口還是挺大的,就是天氣出現變化的時候,尤其是降溫以後的幾天,魚口才會明顯減弱。

驗證方法也很簡單,同樣的裝備,之前釣得都挺好,可今天你發現浮漂動作很小,能釣到,隻是效率很低或者發現釣上來的魚,鉤子鉤的比較淺。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可以判斷明今天魚情不對、出口比較輕。

碰到輕口魚別怕,首先是縮短子線+釣鈍

對付輕口魚我們有很多辦法,但在實際作釣中我們如果采取對策的話肯定是遵守兩個原則:

、哪種方法簡單、快速,就用哪種。

、不需要把所有的辦法全部用上,解決問題就好。

所以我給出的第一個對策就是縮短子線+釣鈍。可能有些釣友會覺得魚口輕應該釣靈,這樣更有利捕捉信號。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反正我的看法是:魚口輕是因為魚吸力不夠、那解決辦法就應該是讓魚餌能更好的入口,所以很明顯,釣鈍點,讓子線彎曲的更厲害一些,這樣魚才方便吸入餌料。

至於縮短子線是因為如果子線很長、加上彎曲幅度較大,那就會損失信號,如果子線很短那就能好一些。

我之前寫文章說過“小跑鉛”在冬季其實很好用,咱們無鉤調平水,掛上子線和鉤餌釣1~3目,抓頂漂信號就可以,子線可以用到3~5公分。這樣線組的狀態是八字環觸底、子線橫躺,看似鈍,其實並不鈍,因為子線很短,信號傳遞及時。

如果你不想用小跑鉛也沒事,那就調個二三目釣個二三目,如果不行繼續向上推漂,不過子線還是要短一些。

第二招:換小個體的蚯蚓紅蟲

活餌在冬季是很好用的,尤其是碰上輕口魚,很多時候都是商品餌口很小甚至不出口,換上蚯蚓紅蟲就給很明顯的口。

但是用蚯蚓紅蟲也是有講究的,我看很多釣友都喜歡挑大個的掛,我不太建議大傢這樣做,尤其是魚口很輕的情況下,越小的餌入口性越強。

這也是相比較而言的,應對輕口魚,蟲餌比商品餌好用,但同樣是用活餌,掛小個體的又比掛大個體的入口性好。

如果你用蚯蚓,發現每一條都很大,那就截段,掛一小段在鉤尖上即可。

在作釣中不建議頻繁的、大幅度的逗釣,先守釣,守釣一段時間不吃可以將餌丟在窩子前後左右的地方,也就是釣窩邊,再不吃,那可以小幅度的逗一下,三五分鐘逗一次即可。

第三招:降低餌料比重、增加餌料味型

如果你用的是商品餌且沒有帶蟲餌怎麼辦?那就重新開一款餌,我建議是以腥為主,如果是單開某一種腥香餌,那就加入大量的蝦粉或赤尾青,以此增加餌料的適口性。

另外,還需要加10%左右的輕麩,來減輕餌料的比重,這個是很有效的。

如果你餌料備的比較多,那麼應對輕口魚,最好是選擇那些比較細膩的餌。我之前推薦過大傢蠻多的餌料配方,其中一款經典配方是化氏四號鯽+化氏六號鯽,這倆餌料就比較細膩,在釣輕口魚時也好用,咱們隻需要再加點赤尾青或者蝦粉即可。

如果你手上有添加劑,此時也可以加一點,目的也是增加餌料味型,來刺激用開口。冬釣鯽魚常用的添加劑就是千裡香、豬母乳等,少量加點就行。

除此之外還要註意,上餌時餌團不宜過大,隻需要鉤尖帶一點點就行,餌團越小魚越容易吸入。

第四招:換小鉤細線+碎目漂

每個人的水平不一樣、用線習慣也不同,有些釣友習慣瞭用粗鉤大線,所以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當魚口輕的時候,你明明縮小瞭線號,但效果還是不明顯,情況並沒有改善。

那是因為你雖然縮小瞭線組,但還是太粗瞭。舉個例子,你平常用1.+.6的配置,遇到輕口魚改為0.+.4或者0.+,這樣效果可能就比較好。

可如果你平常用的是2+、+.8這樣的配置,那麼縮小個一二號,改為1.、.0的主線,、.6的子線,還是粗瞭,魚還是比較難拖動線組,明白吧?

我是建議,遇上魚口輕的情況,直接拿出你最細的線組,改動的越大、效果就會越明顯點。

至於碎目漂,其實對入口性、靈明度並沒有提高,它隻是一個視覺效果。碎目漂漂尾每一目都很短,可能2目頂正常浮漂漂尾1目,所以正常浮漂下頓1目,在碎目漂上反映的就是2目,視覺上會強烈一些。

結語:

其實方法不止這四種,但這四種是最簡單且有效的,反正我遇上輕口魚基本就這四招,有時候用一招就可以解決問題,有時候需要用到二三招。

可如果把四招全用上瞭依然沒效果、釣不到,那就放棄掙紮瞭。

如果釣友們有更好的辦法也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大傢一起交流共同進步,感謝各位釣友收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9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