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窩料多無魚咬鉤原因及解決技巧

隻要是個釣魚的就沒有不想釣大魚的,但實際上十個釣友有九個都以釣小魚為主。為啥呢?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主要還是資源不太給力,釣大魚需要時間守,打大窩,釣魚的人又多,你打窩之後一走開說不定別人就占你位置瞭。

隻要是個釣魚的就沒有不想釣大魚的,但實際上十個釣友有九個都以釣小魚為主。為啥呢?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主要還是資源不太給力,釣大魚需要時間守,打大窩,釣魚的人又多,你打窩之後一走開說不定別人就占你位置瞭。而且有這麼多時間的釣友也不多,所以一般也都以釣小魚,快魚為主。不過也有很多釣友說,我有時候連續釣幾天也沒釣到大魚,而且也是用的玉米,麥粒,紅蟲顆粒之類的,為啥還是釣不到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釣大魚需要註意的事。眾所周知,在自然水域釣大魚還是以天然食物的窩料比較好,不僅是因為便宜,還因為味型自然,大魚對它們的警惕性比較低。但如果你不熟悉窩料的性質和它的作用,不進行針對性的調整,那很大可能就是誘不到魚,或者是浪費窩料。就拿我們用得最多的玉米來說,它也是有一些比較明顯的針對性的。比如說玉米分為嫩玉米,浸泡過的老玉米,蒸熟或煮熟的玉米,發酵變臭的玉米這些類型。針對的魚也以草魚,鯿魚,青魚,鯉魚,翹嘴這些。但不同的魚種有不同的習性,釣不同的魚也應該用不同的玉米。比如說水情不同,有的是多年沒清理的老塘,有的地方是淤泥較厚的水域,這些地方水質同城都比較肥。這些地方往往腐質物比較多,如果用玉米最好用發酵類的玉米進行針對性的打窩,其次用鮮甜的嫩玉米也可以。如果水底比較幹凈,或者水質偏瘦,那就用煮熟的玉米或者新鮮玉米就行。從魚情來看,一些生口魚或者水質比較清瘦的地方,那裡的魚一般喜歡自然的鮮甜,除瞭用玉米打窩,還可以用一些簡單加工的窩料,比如玉米配合酒糟,花生枯之類的窩料,這樣既有原本的清香,又能保持對魚較強的誘惑力。 不同種類的玉米的特效和作用略有不同新鮮玉米汁水飽滿,清甜,魚兒吃瞭很容易消化,對魚的誘惑力比較大。但缺陷也比較明顯,那就是本身味道散發比較弱,掰開後很容易脫水幹枯。而且價錢比較貴,一般都用來作釣,純粹用新鮮玉米打窩成本比較高。老玉米和新鮮玉米不一樣,它味道比較淡,單純的老玉米誘魚速度太慢,而且不容易消化,一般都是經過處理,比如發酵,變臭之後打窩,這樣誘魚速度更快。有的釣友喜歡直接用大量的老玉米打窩,最後魚沒來,但玉米卻在水底發酵,造成窩子附近的水域缺氧,怎麼都沒魚咬鉤。正常情況下我都推薦發酵玉米,因為發酵過後的玉米軟硬程度適中,味道濃鬱,誘魚能力和留魚能力都是最穩妥的。就算你嫌發酵太麻煩,至少也要將老玉米煮熟,完全激發玉米本身的香甜味,讓誘魚更廣,聚魚速度更快。不過單純的老玉米很容易將自身的味道散發出去,需要隔三差五地補窩誘魚。打窩要註意的細節不同的情況下打窩方法也不同,比如前面說的肥水和瘦水,生口魚還是滑魚,但有時候還要根據你的釣法,水域面積大小。比如說有時候釣小水域,想要快速誘魚就不單純隻用玉米打窩,中間摻和一些麥麩,酒糟之類的,打上3-5團就好。然後根據情況時不時的補窩就行。大水域則不一樣,窩料就要大一些,一般都是十斤起步,窩料太少反而誘不到魚。上星期我那個鄰居想試試釣大魚,我就把我做好的發酵玉米給他,讓他在水庫裡提前打窩,特別叮囑他要全部打完(15斤左右)沒想到他把這些玉米分三個地方打的窩。第二天我們去釣的時候結果隻有短竿上魚,釣玉米的長竿一動不動。排除其他因素,窩料不足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打窩瞭並不是不管瞭,不管你窩量多少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窩,一定要保障窩子裡有足夠的窩料來留魚。不要以為你十斤窩料很多,比如說一條草魚每天要吃掉和它體重一樣重的食物,你還覺得窩量夠多嗎?另外,窩量和你的釣法也有關,比如說你釣鯿魚,釣翹嘴,或者因為水底淤泥太多釣浮,那窩量就不需要太大,前期窩量少一點,保障足夠的補窩頻率就好。特別強調一點,自然水域的自然並不是特別好,大魚更少,並不是你窩量夠大,窩料夠好就能釣到魚的,有時候運氣也很重要。想要把握大一點,最好是去被承包的水庫去釣。沒人管的水庫釣大魚實在是太難瞭。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7631.html